APP下载

从文化内涵看古代中国传统绘画

2015-05-30张衡

西江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审美国画文学

张衡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是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和强大的艺术表现语言,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艺术家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决定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产生的艺术价值与高度。我通常说的韵味就是是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具备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中国传统绘画其实是门综合艺术,“诗书画印”,“琴棋书画”不分家,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独立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准则。

【关键词】:国画 文学 艺术 审美

中国传统绘画是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和强大的艺术表现语言,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中国传统绘画不只是一门视觉艺术,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中国画经过上千年的变革与发展,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并非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相媲美的,是"文之极",能"与六籍同功",甚至是"文未尽经纬,而书不能形容,然后继之于画"。因此,视觉冲击力不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成教化,助人伦",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求"中庸",达"和谐"才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美学素养,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源于中国传统文人的思维活动,倘若没有思想和文化,中国传统绘画就不能成为獨立的艺术范畴。而这欧取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对自然物象和规律的深层次的理解。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的发展过程、认知进程同源不同步。在中国古代,华夏先祖中的高人就提出哲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分析和表达了中国人的思维活动特征,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哲学开始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

中国传统绘画中中国画是典型的的例子,中国画的发展和进步是伴随中国传统哲学哲学思潮的意识发展形态下逐渐实现的。整个认知过程是中国古人潜意识里的返璞归真,其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思想折射。

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画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所以中国画从最初就深深的烙下文化内涵的印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画同源”很好地诠释和印证了了中国传统绘画与古代文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也赋予追求艺术的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家向高度、深度、广度的思想境界探索与创新的历史责任。包括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温床,提供了前提性的艺术理论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关系可以用“诗情画意”四个简单的文字来凝练。从物质形式上看,中国古代诗词是以思想存在于延续着的时间,而画则是以线条与色彩对空间的占有。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古代诗词是抒情的、言志的,画是写神的、写意的。故而,古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寻求表现形式上的沟通与物质形式上的交叉。而这只能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境界的同一性上。由于传统绘画的文学性强调了艺术情感的价值所在,因此,古代艺术家主体情感被引申和激发到他们的艺术创作意识之中。当前中国艺术发展中的写实艺术的发展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写实艺术形式提出了挑战,这是全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一种文化自觉现象。而中国传统绘画在其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环境很深的影响,在“悟”的过程中实现了“心印”的选择。如元代艺术大师赵孟頫针对南宋朝廷院体山水画的匠气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古代文人画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主流,发展到西学东渐及当下时又成为了艺术革命的对象。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自尊心(甚至可以说自卑感)的不断增强,中国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或者说文人画艺术进行了从新认识的抉择。这都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其中的规律性揭示了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古代文学与传统绘画两种艺术形式不是单纯地再现客体简单地复制、表现自然物象,而是对自然规律进行把握,从而深入挖掘,将艺术家的内心情感最大程度的外化、物化,将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宇宙自然的精髓和谐的融为一体。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精神世界,则决定了绘画作品的具体内容。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能恰如其分地抒情达意,这不仅赖于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夫,更在于广博的学识和提高自身的修养。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迅速,出现了文化艺术的发繁荣,文化发展处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然而却出现一些了"反思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在世界文化语境下质疑甚至否定包括国华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表面看是与国际世界接轨,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宫”。这种思想史在西方文化侵略下典型的"文化臣服"。事实上,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原则来评判,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底线。抛弃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残留至今的民族自卑、自负心理以及贫弱国家心态,树立文化自信,在与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学习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国传统绘画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清晰的文明脉络和独立的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中华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变迁,社会的进步与成熟,整个社会结构、人们的知识内涵、社会不同人群的意识形态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艺术家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关系,显然缺少古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少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具备的深厚的知识何和学养。因此,东西方美学思想的交流与转换正趋向多元。所以,在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画所传递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持传统深厚的人文价值基础上,如何注入时代气息,符合当代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也是对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极大考验。

参考文献:

[1]张安治著,《中国画与画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何楚熊著,《中国画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审美国画文学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国画欣赏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