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进展、理论综合和问题前瞻

2015-05-30薛琼肖海林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

薛琼 肖海林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议题,然而,多年来并未给出一致性的结论。文章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聚焦导致两者关系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不同、在实证研究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测量方法不同;第二对企业绩效的研究维度不同;第三,CSR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不同。另外,文章回顾了当前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主要关系结论:正相关、负相关、以及曲线相关。在对文献进行较为完备的回顾和评述之后,文章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的整合命题,并给出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利益相关者

一、 引言

自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量学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绩效乃至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然而30年来的研究并未给出一致的结论,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实证研究中对CSR的定义不同(Wood & Jones,1995;Margolis & Walsh,2003)。其二,對企业绩效的研究维度不同(Margolis & Walsh,2003),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财务会计层面、市场价值层面以及企业风险管理层面。其三,对CSR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不同(Abagail Mc Williams,2006;Barnett,2007)主要体现在中间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以及研究的数据类型上。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深入探讨CSR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要素,最后,本文将对未来CSR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 从绩效角度观测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实证测量的发展

资源依赖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使管理者认识到保持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性。Jones(1995)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够为企业带来道德资本,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经营带来持续的益处,由此基于提升企业绩效视角的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得以发展。CSR的基本内涵在于改善社会和环境的总体条件(Waddock,2004;Wood & Jones,1995),而提升企业绩效的CSR行为的核心是通过社会责任行为获得竞争优势和商业利益,使CSR行为与企业长期战略价值相匹配。Jamali(2007)将CSR行为定义为具有战略价值的自由量裁的社会责任。Porter(2006)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分为价值链影响行为和竞争背景下的社会行为。实证研究中,学者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确定企业社会责任边界。Barnett(2007)认为只有既聚焦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同时又能满足社会福利提升的行为才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Paul C. Godfrey(2005)、Abagail Mcwillams(2001)将CSR看作是最终产品的特有属性,具有CSR属性的产品将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

实证研究中,CSR的测量方法不同是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法:一为内容分析法,通过企业年报披露的信息观测CSR行为。Bowman,Haire(1975)将上市公司年报的关键词出现频率作为企业CSR行为的测量标准。二是企业声誉评级。如Moskowitz's的第三方评级,以及财富杂志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Joshua D. Margolis,James P. Walsh,2003)。三为企业慈善捐赠额度。声誉评级和慈善捐赠额度作为衡量CSR指标的好处在于指标的可测量性和透明度,同时也是外部利益相关者感知CSR行为的主要指标(Stephen Brammer & Andrew Millington,2008),但是声誉指数和慈善捐赠都不能全面概括CSR行为。四为社会审计(Social Audit),通过第三方公司对公司行为数据的客观评价获得,如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Kinder,Lydenberg和Domini Database(KLD)等。由于中国缺乏相应的数据库资源,我国学者主要通过财务指标和问卷调查来进行CSR评估。李庆华、胡建政(2011)对2003-2007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设定员工责任指数、债权人责任指数、政府责任指数、供应商责任指数、消费者责任指数这几个维度,对CSR进行评估。陈旭东、余逊达(2007)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企业CSR行为进行测量。

三、 CSR研究中企业绩效观测的发展

企业绩效的衡量是CSR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企业绩效衡量标准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在CSR研究中,学者对企业绩效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财务会计层面、市场价值层面。财务会计层面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些财务指标指征了公司内部运营效率。财务数据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市场价值层面主要包括每股价格、股票价格增值等。Mackey(2007)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而市场价值反映了股票持有者对公司未来的预期与展望,这更能客观反映CSR是否会对公司未来绩效产生影响。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管理者无法确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市场的反应。

四、 CSR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造成CSR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是遗漏关键解释变量、对中间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错误。另外,在两者的定量关系研究中,数据类型以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为主,两种类型的数据势必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