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温暖
2015-05-30刘兵
刘兵
那年,怀揣一身修理手艺,他带着妻子来省城打拼。因囊中羞涩,只能在闹市背街找旧房租住。白天,他站在马路边接些零星的修理活,妻子则扛着一把旧藤椅给人擦鞋。这些都是流动的生意,挣不来大钱,每月除去房租和最基本的生活费,所剩无几。即便如此,这些积攒的零碎钱还要寄给乡下,因为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父母。妻子叹息,长此以往,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可他不这么想,他认为只要把心安下来,站稳脚跟,找准机会,命运就能得到改变。他们要在心里共同营造出一个家。
那天清晨,妻子去宿舍楼倒垃圾。正巧,楼上一户人家准备装修房子,叫人把一张东倒西歪的旧床和一张破沙发扔到垃圾桶旁边,还有坏了的旧台灯和过期的煤气炉等杂物。
妻子眼前一亮,赶紧叫他一起把这些“宝贝”弄回去。他苦笑,妻子节俭成性,志同道合,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当天,他破例没有出工,找人借了些工具,从修鞋匠那里讨来边角余料。一番敲敲打打,把断了腿的床修好了,沙发上的破洞也修补一新。那盏台灯也没大毛病,里面的线路断了,他稍加摆弄,台灯光照如常。試了一下,煤气炉还可以用。这样,几乎没花什么钱,他们出租屋里添置了基本大件,洋溢着家的温馨气息。
从这以后,夫妻俩处处留心,不时在街头“淘”回一个旧衣柜,在垃圾处捡来一只旧塑料水桶,家里的设施趋于完善。有时,妻子还意外带回一盆花草,那是她帮街头老花匠卖花得的报酬。虽然摆设没有新的,但屋里屋外被妻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他的乐观情绪一直感染着她。“捡”来的家也是家,一样充满着温暖。他们甚至在想,假期把孩子接来玩,表明他们家并不“穷”。只要锲而不舍,生活就有奔头。
慢慢的,他开始琢磨一些赚钱的门道,把收来的旧家具重新打磨、上漆、换锁、补抽屉,再以便宜的价格卖给附近低收入的住户和打工者,还有修好的接线板、小家电等等。旧物在别人眼里是废品,他却认为是宝贝。一进一出,通过他的巧手增了值,产生了较高的价差。随后,他租了一间废旧仓库,找了几个老乡,这边修,那边卖。好多人知道他卖二手家具和家用小杂件,从他那里批发走了开餐馆的桌椅,便宜的课桌和板凳。再后来,他在市郊开了一处全市规模最大的二手家具市场,一些机关团体、学校、大型餐饮企业成了大主顾。他将来的目标是开发仿古、藤竹和现代拼装家具,引进环保概念,做成这行的老大。
如今,他们已经搬进了一处高档商住楼,流动的家找到了高端落脚点。他常常回那间出租屋看看,虽然它早已让给来此打拼的同乡。他常常鼓励打工的同乡不要失志,只要找准方向,靠“捡”也能成就事业。这些年,他搬过好几次家,当然越搬越好。每次淘汰的旧货,他总是嘱咐妻子小心翼翼地收拾好,放在垃圾桶显眼的地方,没准还有一些像他当年一样的人“捡”回去,装点简陋的家,提供生活的便利,传递人间的温暖,鼓起他人创业的勇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