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母亲与她宫里的那些钟表
2015-05-30
紫禁城隆宗门以西,分布着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英华殿、慈宁宫花园等宫殿建筑群,它们静静地矗立在被历史尘封的时光里。这里是谁的宫殿?室内是怎样的陈设?由于从未对外开放,人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今天,《万岁千秋奉寿康》展览根据历史档案复原了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生活、起居、娱乐的场景,更让人关注的是那些久违的皇家钟表。时间退回到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十点,“巳刻,慈宁宫侍皇太后筵宴,亲捧进御赞玉蟠桃一件。上彩衣躬舞,捧觞上寿。”、“辛酉……上诣慈宁宫侍皇太后宴,彩衣舞,奉觞,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等以次进舞。”这些场景都记录在了《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中,图绘场景定格在彩衣躬舞、捧觞上寿之后,乾隆帝已经落坐,众妃嫔也已落坐,绘画写实的细节在于皇帝与妃嫔的坐姿,他们众星捧月一般,朝向皇太后的方向,一律采用侧坐的姿态,表现出对皇太后的尊崇与礼遇。
图中的八旬老人是孝圣宪皇后(1693-1777),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人。雍正时为熹妃、熹贵妃,乾隆时尊为崇庆皇太后。此处的人物关系非常清晰,她既是雍正的妃子,也是乾隆的生母。了解清宫钟表历史的朋友,不一定看过虚构《甄嬛传》中描写的熹妃,但应该会记着雍正时期的《十二美人图》,其中《捻珠观猫图》和《持表对菊图》画面中分别出现了“自鸣钟”与“时辰表”。画中的美人不知是何许人,但那些钟表却成为孝圣宪皇后之子乾隆的心爱之物。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出版的《皇朝礼器图式》中首次将特大型的“自鳴钟”展现出来,书中同时也有“时辰表”的记录:“本朝制时辰表,铸金为之,形圆……内施齿轮,皆如自鸣钟之法,具体而微”。这些都说明中国人对钟表自古就有自己的称谓,而此次展览中更是有几件乾隆时期的座钟。说到此处,我们也不免联想到八月在上海开幕的《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其中的“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其主题更是与祝寿喜庆息息相关,此宫廷旧藏进入龙美术馆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而此钟是否也与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有关,则只能等待专家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了。
在清宫收藏的时辰表以及制造者的名单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表之父”后继者的爱德华·播威(EdouardBovet,1797-1849),他不仅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而且为中国“时辰表”制定了最终的标准模式。他与兄弟们成立的钟表公司,成为当时在华最成功的瑞士表商,目前在故宫中依然收藏了许多播威珐琅表,比如画珐琅百花鸽大八件。正在北京侨福芳草地举办的ONLY WATCH慈善拍卖预展中,也有这个品牌的最新作品,巧合的是图案与清宫旧藏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