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2015-05-30赵丽娟李云郝金凤

理论观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科生

赵丽娟 李云 郝金凤

[摘 要]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我们的使命感更加强烈。但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觉中国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文科生;汉字能力;现状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57 — 02

汉字是汉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显著标志。在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对外文化传播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这种使命感更加强烈。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高校中文系的大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对一些高校文科生的汉字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力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 目前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

“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指的是高校文科生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及汉字使用规律的掌握能力,同时也包括在交际中的综合使用能力。就此,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口头朗读语言材料,另一部分是用笔作答卷面问题,内容囊括四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笔顺,以此希望对大学生的汉字能力有个整体的把握。调查对象是黑龙江省的部分高校文科生,虽然文科生有专业之分,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学生也有良莠之差,但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仍能得出规律性和共性的特点。

(一)字音误读现象严重

调查问卷的字音测试部分内容是从普通话测试材料中选取的,但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错误。究其原因,一是方音的影响造成的误读,二是相似字形字音的误读。对于北方学生而言,字音存在问题较小,基本是受北方方言区方音的影响而出现的声调误读。如:“暂时”中的“暂”读成上声,“档案”中的“档”读成上声等等。更多的学生由于是方言区的,声调的调值出现错误最多,其次是声母,出现zh、ch、sh和z、c、s混淆的现象,n、l不分现象,前后鼻音分不清的现象,也有一些错误是韵母部分读音错误,而造成字的读音错误。而由于相似字形造成字音的误读的情况更多,反映了语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二)字形辨识基础不牢

调查问卷的字形测试部分内容是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非常用字中选取的,多数是较易出错的字,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另外,由于汉字音同音近字较多,而如果这些字的字形又相近,就更容易引起混淆,也有的字属于字形繁难,不易为学生掌握,因此他们手写时容易笔画多写或漏写,或者错误处理偏旁,字形测试这部分应试学生出现的问题很大。如“诟病”和“污垢”中,两个“诟”“垢”出现混淆,“干燥”和“躁动”中的“燥”“躁”出现混淆等。大部分学生表示存在着“提笔忘字”现象,有的人对一些字虽有一些模糊印象,但不能准确选择或正确书写,有的学生由于不了解该词或成语不会写或胡乱蒙答案。甚至有个别学生的书写存在自造字现象。

(三)字义掌握一知半解

问卷中的字义测试部分一是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在特定语境中汉字中的语素字义,二是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在特定语境中多义汉字的不同义项。大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都是因字义相近而形成的。如“直截了当”误写为“直接了当”,“自力更生”误写为“自力更生”,这些学生对字义有一定了解,但不够精准;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字义甚至是忽视的,不了解其本意,自己经常强加某意义于某字。

(四)笔顺笔画规则欠缺

汉字书写的笔顺和笔画规则也是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问卷也将笔顺检测列出其中,这部分题就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存着或多或少的笔顺错误。如“长”“忄”“医”的笔顺等。同时在学生书写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学生有笔画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卑”字,有的学生将“白”后的撇分成竖和撇两笔,“临”的偏旁写成短竖和竖撇。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学生的笔顺和笔画规则的知识欠缺。

(五) 书写结构不够美观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近一半学生的汉字写得不够美观大方,结构不合理,笔画僵硬,字体歪歪扭扭,字迹潦草。很多学生表示字写得好不好、漂亮不漂亮不会影响到学习生活,有的学生承认自己的字迹不够漂亮,而且也希望有所提高,但却不能坚持练习,因而丧失了信心。有很多学生表示曾练过书法,但是没有坚持成功,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从未练过也从未想过去练书法。

二、 造成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差的原因

(一)现代通讯设施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同时也展示出了它的“双面性”。现代先进的通讯设施如电脑、手机充斥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在电脑或手机网络上完成并提交作业、撰写毕业论文、发表微博、朋友圈等,而用笔写字的机会仅仅停留在上课抄写课堂笔记上,除此之外,能用笔写字的时候少之又少。由于电脑这个“拐棍”,大学生对键盘越来越依赖。反之,他们对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美观都不再关注,而提笔忘字、错别字更是处处可见。

(二)母语文化学习的忽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的学习在学生阶段备受关注,外语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从小学时期一直到高中、大学、研究生,外语一直都是必修、必考的课程。在目前中国制度下,外语成绩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本科、硕士分别需要四六级证书才能得到学位证,评定职称、出国留学都需要外语考试过关,前些年有些城市落户将大学生具有英语四级证书作为硬杠条件。加之在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外语的课时分配非常多,所占学分也非常多,远远超过了汉语课程。有的专业根本就不开设汉语类课程。高校中的大学生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了外语学习,而忽视了汉语学习。

(三)语文教学模式的偏差

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偏差有着根深蒂固的来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教育不够突出,大多数老师重视学生书面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课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章的意蕴等挖掘和阐释,忽视字、词、句这些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还有很多教师不重视笔顺笔画的书写,不作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学生从小开始就没有牢固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语言基本功学习。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将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专业以及外语学习上,汉字能力更是日趋下滑。

三、 提升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措施

(一)全力达成母语文化光荣的共识

重外语轻母语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专家和各界的普遍关注,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5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予以纠正。在高校可以举办系列讲座大力宣扬汉语汉字传统文化,在学生中达成共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加强汉语汉字的重视,自我学习。因为大学生的汉语汉字能力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也可以将大学生的教育与中小学的教育进行衔接,这样在中小学也兴起母语学习的浪潮。

(二)开设系统的语言文字相关课程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语言文字类课程的比重,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普通话、书法、大学语文、文字学等课程,系统地对汉语的语音、语义、字形等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提高学生的汉字文化素养,完善语言规范学习。普通话课可以提升学生学说标准普通话的能力,读好字音;大学语文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汉语汉文化的素养;文字学可以通过汉字的起源、形体的演变、汉字的造字法等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掌握字义;书法课则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笔画和结构增强汉字书写能力,提高汉字文化素养。

(三)举办多样的汉字能力训练活动

近年来,河南卫视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等栏目,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学习汉字的热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校园里,也可以照此搞一些类似的《大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搞一个汉字书写的系列活动如“汉字宣传周”等,对汉字规范进行全校园的推广。可以由院系、社团、学生会等部门举办读书大赛、朗诵比赛、三笔字大赛、找错别字比赛等形式,设置一定的奖励,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学习汉字。另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坚决抵制不规范汉字,到生活中去寻找广告、电视、标牌、宣传单、旗帜、服装等中的错字、别字、不规范用字。

(四)建立科學的汉字文化考核体制

考试往往是学习的一个指挥棒。要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很有必要制定一个语言文字能力评价标准,构建一个科学的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国外很多国家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水平都制订了必要的语文测试标准,我国2007年开始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了一项语言类标准化水平测试——“全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这项测试旨在衡量人们在阅读、书写等活动中,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的数量,以及对字形、读音、意义及用法掌握和使用的准确程度,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测试。合理、有效的测试系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在全中国推广,这种以测试来促动学习,提升汉字能力的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

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我认为对祖国语言的理解、欣赏、热爱,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载体,对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有着很强的凝聚作用。只有我们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学好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参 考 文 献〕

〔1〕 赵丽娟.基于HZC 的“以测促学”模式提升高校学生汉字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理论与观察,2012,(06).

〔2〕 杨立新.怎样化解汉字书写危机〔J〕.人民论坛,2010,(12).

〔3〕 高更生.推行规范汉字 提高学生素质——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点想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1,(0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文科生
差别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文科生需要掌握的数学解题技巧
美国《福布斯》8月17日封面文章硅谷的文科生
文科生与理科生
我是文科生,我为自己代言!
不一样的理科生和文科生
文理搞笑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