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妈妈的高考打怪记
2015-05-30张荣
张荣
入园、入学、小升初、中考、高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这一个个路标似的节点,是为人父母者一次次冲锋陷阵的隘口。对经历了一次次战斗的过来人来说,回忆过往不胜感慨—那些还在路途之中的人们,充满了未知与焦虑。
本专栏将连载《中等生妈妈的高考打怪记》的部分章节,真实呈现一个妈妈在儿子升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书中称之为“怪”的那些拦路虎,是焦虑的情绪、不合理的期待、亲子关系的僵持,等等。作者与“怪物们”厮杀鏖战,本书便是这过程中各种体验的真实写作。主人公中等生是南宁某中学的学生,本书为非虚构类文本。
本书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京东网、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老话暗合了现代社会如此的规律:三岁入园,七岁上学,而这之前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以三岁和七岁作为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并因此“武断”给人做出终老评判,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说法其实是在强调父母的影响力和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而并不能期望学校教育在对一个已经成型了的孩子人格的矫正上扭转乾坤。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
连续的几场春雨过后,小院里的杂草蓬勃地从去年冬天新铺的马尼拉草皮中窜出来,贴着围墙的那一圈已经长到了四五十公分高,我盼着潮湿的阴雨回南天气快快过去,可以开门透气,能够尽快拔掉那些喧宾夺主的凌乱杂草。
儿子高二那年,也是这个春冬之交的季节,一个月连续的阴雨潮湿天气里,那时我完全没有去关心院子里的杂草,心中的杂草和院子里的一样无暇收拾。儿子的面瘫治愈后,我也启动了换脑键,做好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自己检修清理的充分准备。
心理学学习小组的同行向我推荐了武汉中德心理医院的一位心理学博士P做我的分析师,每周一次的个人成长体验就从那时正式开始,到现在我的个人体验的次数早已经超过了100次。个人分析会谈的开展与其说是我为从事心理咨询所做的必须准备,毋宁说是对自我的一次内心尘垢的彻底清洗。
将适龄孩子送入学校接受教育,这是每个父母的规定动作,在学校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文化知识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同时,希望孩子能够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正确的行为规范、纠正不良的习气、培养良好的品德,也都是父母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诉求。再进一步,一旦孩子出现了家长和学校都无力解决的学习障碍、人际沟通困难或其他行为异常时,家长会没有迟疑地将孩子送去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当自己终年累月处于一种困扰、困顿和困难的心理状况时,却从不试图寻求心理帮助。或许,成年人并不能认识到生活、情感以及与子女的沟通困难、孩子的各种问题都因是父母本身的问题导致,也因为父母缺乏足够的心理资粮和心理能量去处理和应对,而使情况变得愈加地复杂和严重。
绝大多数当了妈妈的女人,生活的重心都免不了围着孩子转。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给孩子做饭洗衣添被,接送上下学、陪写作业陪补习,生病了着急、长高了开心,孩子取得了任何一点成绩所有的辛苦全都忘记。这就是“妈”的白描,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并且都因此忙碌着满足着,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岁月就已经苍老。那些即使在外面忙着事业的女汉子,那些即使有保姆佣人的女富豪,或许不需要身体的亲历亲为帮孩子做日常的打理,但是心所牵情所系也必然是孩子第一。要不生孩子干嘛?要不当妈的充实和乐趣又在哪?我有一个女汉子朋友在江湖上打拼得翻江倒海不着家,她给自己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我这么努力是在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要不他也学着我整天窝在家,一点点柴米油盐的计算,不会有出息,说得顿时让我这个普通女人汗颜。
如此,娃是娘的心头肉。反之,生他养他,娃出息成什么样的材料,当娘的都是设计者、生产者、训导者。播种伊始,都由你亲自提供了土壤、养分、空气、水和光照,你给他修剪枝叶,你打下的基础,你为他定型牵引。谁能说名噪一时的“李某某”的因果不是“李某某”的妈妈造就的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应该是作为第三方评价一个人时取用的客观角度,妈妈事实上和孩子是一体的,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婴幼儿阶段,“三岁看大”更详细更准确的解读为:通过妈妈(主要养护人)在孩子三岁之前对待孩子的方式,可以判断孩子的主要的人格结构,并因此基本可以推断出孩子长大之后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模式。三岁入园,七岁上学,而这之前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以三岁和七岁作为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并因此“武断”给人做出终老评判,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说法其实是在强调父母的影响力和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而并不能期望学校教育在对一个已经成型了的孩子人格的矫正上扭转乾坤。
繁衍后代是本能,不需要学习人人都会,可为人父母却远不止本能那么简单,学习如何做父母成了当务之急。
严重点说,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好的坏的,都是在给孩子示范,都有一双眼睛在观察,都有一颗小脑袋在学习。父母的言传身教当然不是鼓励在孩子面前装模做样、虚与委蛇,所谓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风的传承,就是家庭教育最顺乎自然最直接呈现的结果,父母的人格特点支撑和养成了家庭的核心价值。
父母的举手投足都在示范
有一次跟一个经商的朋友聊天,各谈各的门道各吐各的苦水之后,大家对“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都深表认同和无奈,彼此笑谈要换位一下大家可能都找不到饭吃。我感慨说,成功的商人除了资金、谋略之外,恐怕去求人、当乙方、做服务是我们这些就会写几行字的人最难迈过的心理关了。那时儿子正上高一,各方面的表现不太积极,班主任反映说孩子在班上缺少存在感,我也苦恼于孩子在班主任老师的心中同样没有存在感。朋友揣摩透了我心里那些所谓的面子和坎子,几乎是语重心长对我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觉得作为一个商人在商业行为中任何的为了利益而精打细算甚至是斤斤计较都不丢人”(是么?我不懂)话锋一转对我说“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需要,任何的求人都不叫低三下四。”顿了顿,他很用力地强调说,“这都是责任,都值得尊敬。”
我与这位朋友彼此的圈子没有交集,也没有利益的往来,聊天的时候很放松也很真诚,这种聊天有时候会触碰到内心深处自己很逃避的一些东西,深刻的反省之后往往会带来重要的改变。老师反映的儿子那种不融入集体的状态,我悚然发现自己平时为人处世的一些方式,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评价都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比如,单位周末组织的一些可去可不去的休闲活动,老乡会校友会召集的一些饭局聚会,我一般都找各种借口推辞掉。有时候儿子也会不理解问道:“你今晚不是没事就在家呆着吗,为什么不去参加?”“无聊。不想去。”我的回答往往都很顺口随心,更不用说是否考虑了对他产生的影响。
有一次和儿子聊到他小时候,如何喜欢表达,如何敢于出众,为什么长大了变了个人似的,又闷又宅,他回应我说:“还不都是跟你学的呀。”说者无意,听者不能掉以轻心了。严重点说,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好的坏的,都是在给孩子示范,都有一双眼睛在观察,都有一颗小脑袋在学习。父母的言传身教当然不是鼓励在孩子面前装模做样、虚与委蛇,所谓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风的传承,就是家庭教育最顺乎自然最直接呈现的结果,父母的人格特点支撑和养成了家庭的核心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原则和价值观,我一贯奉行不求人、不给他人添麻烦、不溜须拍马、不阿谀逢迎、淡泊清高的穷书生的行事态度。如今我面对的现实与矛盾是:儿子中不溜的一个中等生,混在一众的学生中毫无特色,没有出类拔萃的学业,没有主动靠近老师的积极性,没有引人注目的特长,而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必须要全方位的搏击才能出位,包括了老师的拉扯拖拽,并因此而加倍效应产生的自信心、积极性。我开始高速开动脑筋,如何打主动战以取得老师的帮助和重视。
我换位思考得出如下推理:一个班级60人,一个老师带3个班,老师面对黑压压的一片学生,如果不是成绩拔尖的,或者是主动表现积极好问,下课抢先挤到老师跟前的学生,老师的注意力很少能够在某个中等生的身上停留,更加不会主动过问。
推理结论又导向如下逻辑:儿子原本开朗积极的性格被我影响成了闷罐子,那么改变也要率先从我做起。老师记不住不显眼的儿子,那我就要主动让老师记住我这个努力靠近老师的妈妈。怎么理解都可以,我来改变自己,我来率先示范,我来引起关注,我来搏出位,我来让老师从一堆中等生里给儿子多一些关注。
俗话说的,狗被逼急了会跳墙。朋友说的,这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