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丹城台寺石窟历代题记的识读与分析

2015-05-30刘振刚

敦煌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题记

刘振刚

内容摘要:陕北一带原属北宋统治区域,金灭北宋之后,金代统治者取得了该地区的统治权,金朝统治者对佛教基本上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继续开凿、续建石窟寺。志丹城台寺石窟就是历经宋、金两朝完工的特大型石窟,之后又经过多次重修。该石窟保存的宋、金、明代题记至少有65条。这些题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即对该寺所存题记逐一识读,并分析相关信息。

关键词:城台寺;题记;开凿年代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5-0064-08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Inscriptions of Past Dynasties in the Chentaisi Grottoes in Zhidan

LIU Zhengang

(Institute of Dunhuang Studi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20)

Abstract: The area of Northern Shaanxi was first ruled by the Northern Song and later by the Jin when they defeated the Northern Song. The rulers of the Jin dynasty continued to support Buddhism and cave constructions. The Chengtaisi Grottoes in Zhidan is one of the large-scaled grottoes constructed in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and rebuilt in later times. There are at least sixty-five inscriptions from the Song, Jin, and Ming dynasties preserved today, which are of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se inscriptions one by one and analyze relevant information.

Keywords: Chentaisi; inscriptions; date of constructio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陕北地区宋金石窟的研究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这一地区地域广阔,沟壑纵横,由于一些地区交通不便,许多石窟寺遗存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今天研究宋金时期佛教的重要资料,志丹城台寺石窟就属于保存较好的大规模的石窟寺。志丹城台寺石窟处在洛河上游,开凿历经宋金,为前廊后室佛坛窟,前廊高4.3米,进深6.2米,宽25.3米,后室高4.8米,进深6.5米,宽9.7米。目前对该石窟的研究成果很少,计有李静杰先生的《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1]、员安志先生的《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2]、李凇先生的《黄陵双龙千佛洞的图像、作者与观念》[3]等。志丹城台寺石窟题记多达65条,这些题记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信息。2013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对该窟进行了清理和编号,并做了详细的测绘和拍摄等工作,题记的编号除了洞窟壁面造像题记、造像台座题记,还包括明代的碑刻、砖刻题记。本文编号采用这次编号。整体来看,前廊的题记占了近90%,其中题记1—5、42—45位置在前廊右壁,题记6—23、33—41、55—61在前廊后壁,题记24—32在前廊左壁,题记46—49在前廊柱子上,题记50—51在中门上方,题记52在中门左侧,题记53在内室8号龛旁,题记54在内室5号造像须弥座上,题记55在后室佛坛左尊造像台座上,题记62—65为明代碑、砖题记。

一  题记识读

题记1:横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8行63字。

进义校尉□移族巡捡/□成□启虔心打造/□□□一尊集斯善利/善上□父母之恩巡捡/得位愿乞高迁满宅/家眷各保吉庆/天德一年九月初五日/僧善果上石①

题记2: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残存2行。

尉 谨启虔心打造

题记3: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6行58字。

田首领乙遇羊遇羊□/奴乙奴山移勒□遇□/僧德□大夫□行者/僧住打造第四位罗汉/伏愿各人父母利益存(亡?)皇/统九年五月十六日善果上石

题记4: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7行53字。

首领(闻?)香首领/移伤(日?)发心打造第/(六?)罗汉一尊已此/功德各人父母利益/存(亡?)见家眷增/福长寿者岁次皇/统(九?)年五月十六日善果白

题记5:竖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及人为损毁,无法识读。

题记6:横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7: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仅可识读数字。根据残存“各人”、“见存”、“平安”等字推测,与题记1—4内容相似。

题记8: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仅可识读数字。根据“家”、“僧善果上石”、“天德二年七月十二日”等字推测,与题记1—4内容相似。

题记9: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仅可识读数字。根据“家眷平安”、“福”等字推测与题记1—4内容相似。

题记10: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5行。

(专?)知官李瑞将同王/珍康□李挺共舍/净财造菩萨一尊/上答生身/父母

题记11:竖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严重,仅剩“尊”字。

题记12:横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13: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仅剩“移□妻”、“成移各”、“(菩)萨一尊”等字。

题记14: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5行。

届香讹□成作昌/□讹仗各舍净财造/菩萨一尊各愿□/家平安   /  上石

题记15: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5行40字。

第十九首领讹唛□/遇首领乙讹□讹得/勒成怡三留□□勒/成(萌)汉二各发心造/菩萨一尊各愿平安

题记16:竖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8行69字。

保义校尉德靖寨兵马都/监兼酒税徐兴并妻窦氏/谨发虔诚舍净财打造妆/銮石空寺/慈氏菩萨一尊伏愿亡过/父母超生/天界见存家眷各保平安岁/次庚午中秋十五日聊记?譹?訛

题记17:横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仅剩“成”等字。

题记18: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仅剩“三”、“弟子□氏”等字。

题记19:正方形,竖式题刻,8行,各行字数不一。

延安府保安县静边/男张丑十三?譺?訛/里居住(昼?)工张润许/妆罗汉一尊汉工/(张丑)  合家大小人口平安/  如意/  /嘉靖  年五月(妆?)/(毕?)

题记20:在菩提树图案中,因风化严重,仅存“指挥”、“德永”、“佛一尊”、“天德三年九月(一日?)僧善果”等字。

题记21: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4行。

保安军都巡王显武管□/打造佛像三尊意者/祈求见存家眷平安/□者超升佛土今同

题记22: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残存“辛卯中(秋?)”、“同□□佛”、“大观”、“寻到”、“致”、“郭”、“远高”、“瞻”等字,其中“辛卯中(秋?)”应为后来所刻。根据大观元年为丁亥年往后推,大观年间无辛卯。

题记23: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24:横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7行。

本寨田德刘冲孙女婿/□□同发虔心打造/第二位十方佛一尊/唯□亡过父母早生/天界见存各保安宁/天德二年九月七日化主/僧善宝上石

题记25:竖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6行。

弟子高  /发虔心打造第  /   尊  早生 ■  各保安宁/   二年九月十日化主僧善宝

题记26:竖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5行,风化严重,残存“赵”、“早生天界”、“各保平安”等字。

题记27:竖长方形,有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28: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5行。

/心打造   佛一尊   /亡过父母早生天界见存家/眷永保平安   /天德二年九月十六日

题记29:竖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30:竖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31:近似正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32:正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33:竖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残存第一行“大悲阿弥陀”几字。

题记34: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2行6字,由左到右识读。

涂阳张/寻进过

题记35: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3行21字。

大观戊子仲春十六日/张乐潜同行部/张左(目?)赵真叟?譼?訛

题记36: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37: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8行,款式同题记9,共49字。

延安府保安县静边/里居住(昼)工张礼同/男张守贤张/守能启许/妆銮/罗汉一尊专祈合/家大小人口平安/嘉靖辛酉年五月妆

题记38:在菩提树图案中,竖式题刻,4行20字。

东西南北顺/生活曾经进/同人若不识/便是介子用

题记39:竖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40: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5行,因风化严重,仅可认出“父母造”、“一尊伏愿”、“岁”等字。

题记41: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该题记为所有题记中,书写最为考究的一方。风化严重,仅可识读“清信士弟子”、“财”、“造宾头颅罗汉罗汉”、“岁”、“鄜州作人介”等字。

题记42: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7行,损毁严重。

刘氏吴氏/林氏段氏胡氏/阴氏□氏李氏程氏□氏□氏/  岁   年八月初三日

题记43: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13行,为题记中字数最多的一方。

□山首领麦麻 移妻大女  /胡和尚移良埋讹常和尚怡散  /□勒沙曹十一奴儿五哥俄和尚(屑?)逍□/□讹乞乙讹(屑?)成多至革李小和尚/□六娘田和尚(永?)德讹遇乙讹阿丹怡/□讹山讹遇七斤讹昌僧保李六节/□乞德儿(遇?通?逍?)讹德韦和尚唛通/□五□和尚讹唛五斤陈奴卧□/□□至移讹多娘/□心造佛入涅槃一会施者□□□/□□□岁(臣?)宰□利各人口  /□□□亡过者生天见佛/贞元三年三月十七日施

题记44: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10行。

铁匠□□刘德玉□如(发)/心愿打造罗汉□□尊□/报各人父母育养之恩/(定?)见存慈母冯百千追/寿各人见保家眷增添福寿/本院僧惠诜□恰□□/本命星官每常护佑岁/次皇统九年五月十六日/修造化主僧善果上石/同化缘僧善思善隽

题记45:正方形,无边框,凿一方孔,竖式题刻,风化严重,仅可识读“贵”、“位”等字。

题记46: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14行,人为破坏严重,仅可识读“德靖寨”、“惕成”、“寿”等字。由“德靖寨”三字推知该题记为金代题记。

题记47: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人为破坏严重,仅可识读“介成”、“辛酉”、“化”等字。

题记48: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6行34字,从左到右识读。

杨仲侍/亲同来瞻礼/佛(保?)男仲纬仲经/及婿赵彦正侍行/岁次辛酉夏四月廿/有七日□

题记49:横长方形,无边框,因风化和残损,无法识读。

题记50: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10行。

武功郎权鄜延路兵马/钤辖兼第柒将统制西/路军马杨仲谨发虔诚/自办妆銮石空寺/大佛三尊伏愿父总管安抚团练/母恭人米氏增延福寿/(伏)祈阖境生氓咸受/嘉祉岁次辛酉(己)巳日/谨记?譹?訛

题记51: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仅可识读“亡过父母”、“见存”、“天眷三年”、“化主僧善果上石”等字。

题记52: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9行50字,书写精工有柳体遗韵。从左到右识读。

冯康弼岁首/选兵事毕还/城川知砦雷子/发宴劳于此/预者赵彦正/刘彦远高吉/甫丁未仲春七/日外婿刘惟清甥/王寔男序侍行

题记53:竖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54:横长方形,无边框,风化严重,仅可识读“洪武”二字。

题记55: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

折仲强訾邦直范子发建炎己酉中秋十六日同来?譺?訛

题记56:正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仅可识读“首领并”、“安”、“娘”、“遇”、“罗汉”、“成”等字。

题记57: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在后来开龛造像时题记被破坏,残存“西城”、“杨”、“张”、“寺”等字。

题记58:在后来开龛造像时题记被破坏,型制无法确定。残存“此”、“凉”、“日”等字。

题记59: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因风化严重,仅可识读“观世音菩萨”几个字。

题记60:横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风化严重,无法识读。

题记61:竖长方形,无边框,竖式题刻,2行。

华州保捷第三十一指挥/都头 共力施造

题记62:为长方形石碑,保存基本完整,竖式题刻,8行。

维大明国陕西同州白水县务本里人氏现住保安县德化里/ 青城居住 同 心人张  氏王氏 /息 /石空寺献上石供障一 保佑人 平安  天顺五年四月初一日 碑

题记63:乌龟样式的碑座与碑铭构成传统的龟驼碑,碑体、碑座保存基本完好,题铭残损严重。从残余的文字看,该碑正楷题写,书写十分考究。正面残存“(丹?)青创始也”、“傍有”、“因风气炕阳”、“民”、“甘霖”、“满”、“溢于”、“洞”、“同”、“交近信士”、“剥”、“命匠”、“妆颜焕然一(新?)”、“图于永”、“文昌”、“祈一雨笠蓑”、“四月吉旦”“千户”,背面残存“千方施财”及众施主姓名。

题记64:长方形砖铭,残为三块,其中一块侧面有题文。

大明国陕西白水县务本里 ■ 张□恭谢□/友樊普名□氏□氏谢□谢亮谢□/保安县德(化?)里□友张彪□□谢□谢□/石空寺请佛□□护法加蓝□文政谢永□谢永□

侧面有李姓、张姓人名,均无法识读。

题记65:长方形石碑,残损严重,碑座不知所存,碑铭断为数块,剩两块。残文为“等项”、“寺内修补完备”、“十方众善”、“重修石空寺十方施主”、“嘉靖乙丑年夏五月二十日”、“保安县□□盘工张礼张润”、“白水县石匠张文明刊”、“嘉靖四十年”等字。

二  题记内容分析

从识读情况看,题记5、6、11、12、17、18、23、27、29、30、31、32、36、39、41、45、49、53、56、57、58、59、60、61根本无法识读或者识读出来的只言片语基本反映不出什么信息。从该窟题记内容来看,北宋题记为:22(大观)、35(大观)、55(建炎己酉),详细情况见表1。

另外,从文字内容推测,题记21、48、50、61应为北宋题记,详细情况见表2。

有明确纪年的金代题记为:1(天德一年)、3(皇统九年)、4(皇统?年)、8(天德二年)、20(天德三年)、24(天德二年)、28(天德二年)、43(天眷三年)、44(皇统九年)、51(天眷三年),详细情况见表3。

另外,根据题记内容判断,题记10、14、15、16、25也为金代题记,详细情况见表4。

有明确纪年的明代题记为19、37、54、62、65,详细情况见表5。

应该说,由题记入手的研究方式给陕北石窟研究的断代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通过梳理这些题记,我们可做如下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城台寺的题记以金代题记为主,宋、明题记只占很少一部分。从宋代三条造像题记来看,施主为军人,金代造像的施主主要也为军人。这些施主不乏少数民族施主,除了汉族施主和“当地羌族部族成员”之外?譹?訛,我们进一步推测,这些少数民族施主有可能是从金源地东北一带迁移过来的,如题记3、19、43中的众多人名没有汉化。从历史上看,经历唐、五代及北宋的民族融合,陕北一代各少数民族大多已被同化,从北魏开始到唐代,许多少数民族已经使用汉族姓氏,上述题记中的施主姓名则几乎无法识别,当然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金代题记都在前廊,因而可以肯定,前廊的造像主要为金代造像。该窟“北宋大观二年(1108)始刊纪年,金贞元三年(1155)前后竣工”?譺?訛,由大观年间游人题记推测此时该窟已经初具规模,或者说后室已经初步完工。金代题记最早的为天眷三年(1140),最晚的为贞元三年(1155)。结合本窟宋、金题记我们会发现,北宋晚期该石窟寺似乎停工未修。金于1115年立国,“建炎”为南宋高宗赵高的年号,“建炎”己酉(1129)时,这一带尚未被金占领。而从1129—1140年间,该地区应发生了宋金战争,到天眷年间补修该窟时,这一地区战事已息,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金将陕北地区纳入其版图。明代题记显示,宋金之后城台寺石窟的维修主要集中在明代,而嘉靖年间维修规模比较大,因为这一年段明代社会稳定,这给维修提供了物质支撑。这一时段的维修除了个人小规模的妆銮,还经历了历时四年的大修。

其次,除了游记和个别内容指向性无法判断的题记外,不同时期的题记普遍刊刻发愿文,大多祈求合家安乐,亡者升天见佛,这与之前的发愿文基本一样。同时还有希冀升官的发愿文,而“本命星官保佑”出现在佛教造像题记中的现象极少见。题记中出现的“寨”、“里”分别为宋金与明代的基层行政建制,虽然题记中出现的“德靖寨”、“延安府保安县靖边里”、“同州白水县务本里”等具体行政区划已无法考察,但可以明确这些地方与城台寺的关联。在所有题记中出现了众多有名有姓的人物,但是这些人物除了徐兴、杨仲之外,大多都不可考。可以确信,金代时该寺有四名“善”字辈僧人和寺僧惠诜,这些僧人对城台寺的意义很重要,但都湮没在历史中。李静杰先生所说的题记41“鄜州作人介某”、“为介氏家族后人”,以及依据黄陵万佛寺石窟“政和五年(1115)六月一日并工记耳。作佛人鄜州介端,男介元,弟介子用,弟介政”题记明确了“介子用为介端之子”?譻?訛,这对于研究陕北地区宋金时期工匠班底尤其是各地造像艺术风格的相似或者相同性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但是,题记47中出现的介成与介端的关系尚无法考证。介氏工匠的署名题记说明,宋金时期石窟寺的工匠已经摆脱了之前洞窟工匠与施主的依附关系,他们或许已将石窟造像这种艺术劳动成果作为商品“出售”给众施主。同时这些题记也与其他类别艺术作品的题记、落款的模式相同,如在五代至北宋早期,绘画作品的落款还没有独立出来成为画面的组合部分,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落款就在隐藏在画面中,而到了北宋中晚期,绘画作品的落款开始独立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第三,虽然一些题记内容具体,但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如题记34应为游记,题记63应为祈雨许愿,题记52应为地方官之间的宴请交往等,题记38虽然很完整,但意思却不够明晰,其中“同人若不识,便是介子用”似乎是工匠介子用对自己与众不同的造像风格的含蓄表达。由于题记16、48、50中出现的人物史料有记载,因而在此再进行一些详细的分析。先看题记16,由于“寨”为宋金行政建制,而题记又没有明确其朝代,在《宋史》与《金史》中“徐兴”有三人。其一为环庆副部署徐兴,虽然《宋史》卷6本纪、卷280列传记载互有出入,但可以肯定是同一人[4]。其二为卷441列传中的仆夫徐兴[4]13058-13059。其三为与《金史》卷2本纪中西京路蔚州降将后任团练使的徐兴[5]38。由于“保义校尉”这一官职首次在《金史》中出现,因而该题记可以肯定为金代题记;“庚午”纪年在金代出现两次,分别为金天德二年(1150)和嘉定三年,金晚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开凿石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排除,因此该题记为金天德年间,而这正合团练使徐兴的生活年代,团练使和保义校尉均为金代基层军官,他们很可能就是同一人。

关于题记50,李静杰先生做过断句,认为施主是“郎权”和“杨仲”,年代为金代?譹?訛,对此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首先,该题记中的施主应为“武功郎权鄜延路兵马钤辖兼第柒将统制西路军马”杨仲一人,而非“武功郎权”和“鄜延路兵马钤辖兼第柒将统制西路军马”杨仲两人,因为题记后文说“伏愿父总管安抚团练,母恭人米氏增延福寿”,若为两人,则后文应将各自父母分开叙述。这种解释的另一个条件是该题记中的“权”应为“任”、“代理”等意思。“权”字的这种用法在《宋史》卷41中比比皆是,如“史嵩之进大理卿、权刑部侍郎、京湖安抚制置使、知襄阳府”等等[4]795。其次,该题记为北宋题记而非金代题记,因为虽然“兵马钤辖”这一官职在《宋史》和《金史》中都有,但“武功郎”这一官职只出现在《宋史》中,在《金史》中找不到;“将统制”则只出现在《新唐书》、《金史》和《明史》中,但《金史》中唯一一条记载“臣自按问俱获宋将统制十余人,皆以资为将无异辞”,说的是获“宋将统制”十余人,这是宋军的官名,而金没有这一官职。由此可见,该题记为北宋题记,结合该窟其他北宋题记年代,该题记年代应该为元丰四年(1081)。与该题记“辛酉”年款一致并且也出现“杨仲”其人的题记48也为北宋题记,同时根据年代可以排除《宋史》卷449中南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的进士曹友闻所讨斩的叛将“杨仲”[4]13234非本题记之杨仲。由题记50“杨仲妆銮大佛”推断,至少在这一时期,该窟主尊大佛已经完工,甚至完工多年,因而该窟的最初开凿年代应该在北宋中期。

参考文献:

[1]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J].敦煌研究,2013(3):103-105.

[2]员安志.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J].文博,1986(6):1-15.

[3]李凇.黄陵双龙千佛洞的图像、作者与观念[M]//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67-104.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3,9504.

[5]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38.

猜你喜欢

题记
唐 楷书神智造像题记原石
唐 楷书元思睿造像题记原石
唐 楷书高叔夏造像题记原石
唐 隶书豳州司马李齐造像题记原石
宋 楷书王沿题记原石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华严忏仪》题记及相关问题探析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