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元、澳元、新元有可能上涨,你换汇了吗?

2015-05-30夏欣怡

大众理财顾问 2015年5期
关键词:石油价格新西兰元汇率

夏欣怡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深受汇率变化之害,他早在2014年1月就拿到了加拿大联邦移民,但是考虑到当时气候较冷,而且在出国准备上并不是非常充分,于是他决定和家人在2014年7月登陆加拿大。由于不差钱,而且他计划在多伦多长期安顿下来,于是他到达之后立刻在多伦多全款买了一处独立屋(就是国内通常意义上的独栋别墅),花了82万加元。到目前,虽然这处房子的房价上涨了5%,但我的这个朋友仍然不开心,理由很简单——人民币对加元的汇率在这段时间内暴跌,从人民币5.8元左右兑换1加元,跌到了人民币5元左右兑换1加元,跌去了大约13.8%。这样一算,房价虽然上涨了5%,但是加上汇率最终却反而损失了近8.8%,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为42万元。

而笔者在大洋洲的朋友也遇到了类似的境遇,相同时间内澳元也从5.8元左右跌至了4.8元左右,新西兰元则从5.4元左右跌至了4.7元左右。

加元、澳元相对人民币贬值的真实原因是石油价格大跌

为什么加元、澳元、新西兰元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会出现如此大跌?主要原因在于石油价格的暴跌。

加拿大目前是全球第5大黄金生产国和第14大石油出产国,加元也被认为是1种商品货币,约有一半来自于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加元和商品价格之间的正相关性高达60%,这基本上意味着只要石油价格跌,加元汇率就会下跌;反之,石油价格上涨,加元汇率也同样会涨。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盛产煤炭、铁矿石、铜、铝、羊毛等工业品和棉纺品,所以澳元和新西兰元也被认为是1种商品货币。

对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关心的读者可能知道,从2014年6月至今,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如图1所示。

可以看到,在近10个月的时间内,石油期货的最大跌幅高达59.53%,这意味着,在最低价格43.58元的基础上要涨回至当初的高点,需要上涨147.1%,本次石油期货下跌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石油价格为什么会在短时间之内大跌?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石油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供给增加而主要生产商又不愿意减产。美国页岩油生产技术渐趋成熟,页岩油生产成本下降,产量大增;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由于乌克兰问题受西方制裁,需要石油来救命,不肯减产,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3月11日表示,俄罗斯石油直到2035年前都不减产,产量将保持在5.25亿~5.26亿吨区间内。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保持世界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而坚决不减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才让石油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跌。

近期加元价格有望迎来反弹

正是由于石油期货价格的下跌,像加元、澳元、新西兰元这样的商品货币才随之大跌,而加拿大等国的经济也随之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众所周知,目前加拿大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是卡尔加里,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石油,迅速成为加拿大的石油之都,失业率低、城市建设水平高、工资高,甚至有人称之为加拿大最好的地方。现在加拿大有约90%的能源企业的总部设在卡城,卡城所在的阿尔伯特省,其石油储量据测算超过3000亿桶,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的150%。但是,石油价格的大跌却使得这座城市的活力迅速大减。最新的统计表明,近1年时间内,卡尔加里的房价大跌了30%,而卡城的变化则成为加国经济受挫、加元价格大跌的一个缩影。

当然,引起加元、澳元、新西兰大跌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大幅升值,引起其他国家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近一年内,英镑、欧元也同样大跌)等,但是石油期货价格的强势下跌却是以加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价格下跌的直接因素。

图2显示了1年内人民币兑加元汇率走势。可以明显看出,人民币兑加元在2014年7月2日创578.6元人民币兑换100加元的最高点后一路走低,最低跌至2015年3月16日的481.14。

同样从图2可以看到:从1月22日到4月16日的近3个月内,人民币兑加元一直在500之下,即5元人民币兑换1加元的价格区域下方盘整。但是,2015年4月16日后,加元的价格回到了500的上方,这恐怕意味着加元的下跌趋势有望逆转,加元的价格有可能展开持续反弹。

加元价格的反弹,当然也和石油价格息息相关。石油价格在1月29日创下43.58美元/桶(1立方米=6.29桶)的价格低点之后,目前也已走出了下跌趋势,回到了50美元上方。4月20日,美国石油期货的收盘价格是57.93美元/桶。有分析家甚至乐观地认为石油价格能反弹至80美元/桶之上。

在最近1个月,石油价格的反弹尤为迅速,除了受局势影响较大的中东。中东的也门发生了内战,战火越烧越烈,中国甚至为此派出军舰,从也门撤侨。此外,石油的供需关系也出现了改变,4月15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减少2万~938.4万桶,尽管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30万~48370万桶,较2014年同期高8960万桶,但是增幅却低于预期。这一切都刺激了油价在本月迎来近1年最大幅度的上涨。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全球经济有望持续转暖,比如法国经济就因此而展开的复苏,法国形势观察所(OFCE)的经济分析师马蒂厄·普拉纳指出:“指数显示复苏已开始萌芽,如果全年保持以下的条件,将变成实际复苏。”而他提到的条件是目前石油价格低和欧元贬值。同时,他还指出:“今年上半年法国的经济增长将尤其归功于石油价格保持在低水平。”并说:“自危机开始以来,从未出现这一系列有利的因素。”正因为石油价格的下降,所以一直被压制的原油需求有望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逐步恢复需求量。

但是,原油价格最终是否能够出现上升趋势,还要看6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中各成员国的态度。届时如果OPEC成员国宣布减产,那么石油价格才有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反弹。而作为OPEC原油主要生产国沙特的态度,基本决定了原油价格后期的走势及支撑。若沙特不削减产量,其他OPEC成员国也不会。

正是因为石油价格的持续反弹,所以以加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才引来了持续的反弹和上升。最终加元的反弹能否持续,还要看石油价格怎么走。

加元相对于人民币价格下跌是长期趋势

虽然加元在近期有望迎来反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的升值可能会是一种长期趋势。1994年开始,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与美元的汇率长期稳定在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这意味着美元涨人民币就涨,美元跌人民币就跌,而且涨跌幅度一致。而2005年至今,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简单来说,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开始浮动了。从那之后,人民币对世界上的主要货币都处于一种长期升值的状态。比如,2005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从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升值到了大约6.2元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英镑从大约15元人民币兑换1英镑,升值到了大约9.2元人民币兑换1英镑;人民币对欧元从大约10元人民币兑换1欧元,升值到了大约6.6元人民币兑换1英镑。

而人民币的这种升值趋势还有极大可能持续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如果近期在国外着急用钱,不妨多换一些加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如果出国之行需要在几年之后才能成行,那么不妨依然持有人民币,视情况再进行换汇。而对于准备在国外大笔投资于房地产、农场等固定资产的投资者,则需要慎重考虑投资行为,毕竟人民币升值是一种长期趋势。还是以加元为例,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加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了大约25%。这意味着假若投资者于2005年在加国投资了不动产,如果不增值25%以上,那么这笔投资就是亏损的。

猜你喜欢

石油价格新西兰元汇率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石油价格沉底
基于eviews软件度量石油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