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

2015-05-30王悦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习生美术专业

美术教育实习对于美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美术教育实习能使毕业生提前感受未来的工作,在心理上做好足够的准备,为未来的教育之路打好基础。如何在美术实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级集体,处理好班级事务等等,这些都是美术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教育实习能力,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加有经验的未来美术老师是美术教育实习的根本目的。

前言

美术教育实习,是美术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在培养自身的美术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体验实习班主任的工作,这对美术专业实习生未来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美术教育实习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完成这个角色的转变。学生需要做好教材研究、教学实践研究、班主任实践、美术教育等工作,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使自己会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除了以上的要求,美术专业实习生还要从自身向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靠拢,要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转变。对美术学专业生来说,在校园里实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实习,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了。本文的写作主要源自自身的实习经历,在实习中发现培养实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通过本文加以阐述,希望寻求提高培养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方法。

第二章 美术教育实习的目的

实习,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途径和标准,在实习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巧妙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是实习的最主要的意义。实践具有检验和提高的作用,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实践教学还能让美术教育实习生检验自身的理论结构,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实践技能,为成为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教育人才而做准备。

在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美术实习生必须始终坚持这个理念,那就是实践教学是推进美术实习生素质教育、培养美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为基础,从学生个体出发,讲课过程中循循善诱、依次推进并逐步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地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完善对实践教学的研究。 学生在实习中提早接触未来工作的氛围,提前与社会接轨。对毫无经验的实习生来说,学校安排的校园实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学习美术教师的基本工作技能。美术实习教师应该从理论教学和实际绘画出发,在美术实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基础知识是指人类长期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积累起来的带有共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技能则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一般是指绘画水平,除了最基本的手上功夫外,还需要其他的专业技能。审美是美术的核心,审美能力进步与落后的本质差别会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高雅和低俗之分。因此,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品位,实现教育的价值,是一名合格美术教师所必须拥有的。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而言,课堂上美术老师的作用要比学生要大,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

培养美术教育实习能力的方法

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艺术的艺术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合格的小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既实用,又适用于专业的艺术作品的连接。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是一份有其专业化要求的职业,这是其他行业所无法代替的,美术教师更是如此。这种专业性岗位要求美术教师要具有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文化涵养能力和学科表现能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美术教育实习能力。

在国内,对教师知识的结构主要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个观点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随着美术改革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增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体性知识是我们教师普遍要知晓的特定学科知识,例如语文、数学等,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实习教学效果的保障。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上的。实践性知识是美术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受教师经历的影响,有明显的经验性。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和掌握规律,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积累教学经验。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它决定着教育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加强与学生的对话。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适应环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察力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教育观察力是一个良好的教师必定拥有,是需要长期地观察学生才能培养出来的。

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思考活动。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是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后能够及时记录下笔记,并对当时的情况加以分析,这样有利于我们今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处理。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悦(1992-),女 ,湖南常德,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2014级硕士) 绘画创作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实习生美术专业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