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空间设计探讨

2015-05-30马雪飞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馆空间设计人类

马雪飞

当今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运用“绿色”这一概念渗透到建筑中,以此来应对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的即将枯竭。如今社会中,建筑在朝着“绿色环保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行进着,科技力量在里面承担了最为重要的先锋任务。本文从技术角度来看待“绿色”建筑,了解“绿色”建筑的具体内涵。同时也举例分析典型建筑,从空间结构,设计审美,生态环境来探讨“绿色“建筑。

“绿色”与建筑的较量

如今的国际大环境里,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倡导节约能源,以避免大自然的环境恶化。“绿色”建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延伸出来的产物。“绿色”建筑的核心和前提,是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在“绿色”建筑空间设计里面扮演者先锋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不断加强,曾经的以空间和形体为主要的传统建筑业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我们一方面承认“绿色”建筑对于人类的作用,一方面又开始担忧传统建筑使用“绿色”技术之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以科技为支撑的“绿色”建筑解决建筑本身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不小的成本考虑。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如果单纯的靠着技术去解救资源,而人类的节约思想却得不到普及,“绿色”建筑的意义可能就消失了。

技术与生态的调适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在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都呈现出一种昌盛繁荣的技术环境。人类的很多愿望的实现方式都开始依靠于技术发展,而技术则十分全能的满足着人类的各种愿望。因此,大自然的环境也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而变得岌岌可危。技术一方面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接受破坏大自然的罪名。

随着生态系统的失衡,科学技术也开始不断的做出反馈。技术的运用开始考虑生态环境与能源节约。如今,技术和生态正在慢慢的调适,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确保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人类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科技,它出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技术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命运。当然,建筑行业也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以节能,环保,节约,生态等关键词为主要的宣传,建筑行业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之中,从环境健康,生态平衡,审美等方面开始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在新型技术的配合下,建筑审美,空间设计,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这种方式所进行的建筑行为,被称作“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保持了对于传统建筑的美感基础之上,加强了环保与节能的概念。在我国,随着绿色建筑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很多建筑设计师也从原先单一的传统建筑里面脱离出来,开始考虑如何将“绿色”和建筑融为一体,如何用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更加大胆贴心的“绿色”建筑。

我国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每个指标的后面都有更为详细的小指标,来确设计和要求绿色建筑。

从典型的“绿色”建筑来看待绿色建筑空间设计

狭窄高耸的天井空间,是南方人们为了适应气候,在许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的历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建筑行为。幽静漫长的天井设计,让太阳光线不会直接照射到房子里面,给住宅的本身带来了柔和安逸的散射光线。同时,天井的狭窄设计,也会产生热压效应,这种效应会带动住宅本身的室内通风,提供舒适阴凉的居住环境。南方的这类建筑,就是利用自然条件,制造室内环境,在狭小的空间用地上面,提高了住宅的品质,扩大了空间设计。这一类的建筑行为,叫做冷巷。

在当代社会的很多建筑里面,都能看到冷巷的影子。比如说,在2011年建成的深圳信息学院北校区。这是为了应对华南地区多做出来的一组建筑设计实践。这所学校里面的每个大楼和大楼之间的互动基本都贯彻了冷巷原理。

以深圳信息学院北校区处于该校西南角的体育馆和操场为例。体育馆是一个开放式的建筑,和操场联合为一体,形成一个连绵不断的“天际线”。这是和平常的体育馆区别最大的地方,它的开放性决定了它更多的作用。学生可以在闲暇时光,从操场漫步到体育馆,看书写字。体育馆不再是单纯的只用来运动看比赛的场地,同时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有限的资源当中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

深圳信息学院北校区的建筑,是最为明显的冷巷建筑。该校在绿色建筑的是思想下进行实践,运用创新的思维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大胆的做出了“冷巷校园”的主题建设。在生态环境以及节约资源方面,在现实气候的影响下,该校的建筑用合理创新的方式留下了比较有意义的一个足迹。

“绿色”建筑需要设计

当代的绿色建筑中,有很多都不是以“绿色”为主旨来进行制造的建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绿色建筑中,有很多都是基于传统建筑之上,运用了“绿色”的手段来加工包装。这样做的本质其实就是装修,而不是设计。

绿色建筑需要设计,需要从这个建筑和“绿色”的观念融合在一起。设计重在创新和思考,重在研究和突破。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师都是在传统美学和装修之间徘徊,有的对“绿色”建筑没有概念,有的是不感兴趣。

当“绿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念,绿色建筑的意义就会变得更加重大。所谓的“绿色”,就应该是要将“绿”深入人心,深入每一个去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师的心里。将“绿色”贯彻在这个建筑最开始的时候,用“绿色”去制造一个创新的合理的建筑。让绿色建筑在兼容更多技术的同时,也能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艺术系)

猜你喜欢

体育馆空间设计人类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人类第一杀手
迷宫弯弯绕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