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野奇葩深泽坠子戏

2015-05-30纳新

当代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坠子剧种剧团

纳新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及京津等地。

深泽坠子戏又称北方坠子(20世纪90年代流行此名)、化装坠子(多用于发展初期),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是随着坠子书艺人段秀英带领一对姐妹花女儿落户深泽而在深泽萌芽,逐渐发展衍变并盛行的地方戏曲。

为了改变坠子戏单调的说唱形式,提高坠子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深泽县的艺人们在演出过程中,对演唱形式和唱腔板式等不断进行探索和革新,开始穿戴戏剧服饰,借鉴采纳京剧、梆子的文场武场,把说唱形式正式搬上舞台,分角色表演坠子书,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名曰“化装坠子”。

1953年春,深泽县组织一“段”、一“白”、两“罗”四家化装坠子小团体,招纳跑龙套、司乐、布景、美工等成员,成立了“深泽县红虹坠子剧团”。剧团对坠子的唱腔板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原来的上下句为基础,汲取河南豫剧、曲剧及山东吕剧等剧种的接近腔调,并根据人物性格特征和剧情需要,加入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唱腔,甚至加入民歌腔调,独白也借鉴京剧独白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坠琴由原来的木板琴改为铜板琴,音乐更加浑厚、洪亮。这种经过改良的坠子就是“深泽坠子戏”。

剧团外出演出范围不断扩大,东至济南、德州,西至太原、大同,南至邯郸、安阳、郑州,北至天津、北京,几乎是走到一处,唱红一处,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演出订单不断增多,许多从艺者云集于剧团。至1958年,演员职工由初建时期的三十几名扩充至八十余名。1955年到1958年间,该团带着《唐知县审诰命》《王清明投亲》《二度梅》等剧目,先后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和山西太原等地市演出,所到之处座无虚席,场面火爆,在群众中间流传着“卖了被子看坠子”的俗语。

由于行政区域的变更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深泽坠子戏剧团自1958年底至1975年经历了两次解散和重建。

第三次建团后,古装戏又重返舞台,剧团除翻排已有的传统连台本戏《回龙传》《粉妆楼》《包公出世》,古装戏《唐知县审诰命》《乌龙驹》《同根异果》,还连续排演了《朝阳沟》《春风送喜》《测报灯》《娶女婿》等现代戏,其中后三部为深泽坠子戏艺人自编自排的剧目。

剧团于1980年以后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新体制下,辗转于各地演出。剧团始终以深泽坠子戏为根本,排演了大量传统剧目,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活动,并于每年春节团拜会上为深泽县人民奉献精品坠子戏;同时,在经营策略上有所改变,演出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并取得斐然成绩:排演《弄巧成拙》《苦辣酸甜》等小品,以及话剧《赴宴斗鸩山》等,均获成功。

2001年,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名家名段栏目录制了深泽坠子戏《挑女婿》《吴汉杀妻》《秦香莲》等剧目的精彩唱段,其大气优雅和独特地方韵味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几个选段被制作成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影视等现代媒体的普及,深泽坠子戏受到极大冲击,出现市场受众危机,其发展面临严峻考验。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19个申报项目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这个结果对全国戏曲部门激励很大,许多省市都要求将自己的稀有剧种列入被保护名单。深泽坠子戏经过一级级申报,在2008年6月7日由国家文化部确定并由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泽坠子戏属于草根艺术,自然唯美的风格生成来自于其母体——民间说唱艺术的坠子书,是坠子书基因血脉的自然传承。

其自然风格的舞台呈现,集中体现于节目编演的随机应变,唱词念白的质朴本色,声腔乐律的真嗓真声,以及剧目表演的泛美融合。

深泽坠子戏的“梁子赋”传统,在该剧种戏曲的节目设置、情节安排、攒戏与编演,及其对剧种语言的本色当行的自然风格的建构作用意义重大。深泽坠子戏在雏形期和发展初期,具有浓厚的民间戏曲的色彩,经过代代艺人创作和修改润色所形成的程式化唱白赋文,即梁子赋(赞),曾经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它与说唱艺术和其他剧种之间也有相互参考、借鉴和融合的渊源关系,是深泽坠子戏得以沿传发展的一个重要机缘。即使是现在已渐趋规范化的导演制以及剧本规范化时期,有许多剧目的大段唱词念白中,仍有梁子赋的痕迹。

深泽坠子戏的唱腔板式及音乐伴奏保留着尾音下降的基调,在此基础上吸收河南豫剧和曲剧、山东吕剧等剧种简洁明了的腔调,借鉴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高亢激越的唱腔和板式结构,形成了别具风味的曲调,既有曲艺演唱一般所具备的通俗浅白易吟唱的地域风格,也具有自己特殊的委婉雅致耐品味的演唱与伴奏特点。

深泽坠子戏的乐器组合,按中国戏曲的传统习惯,分为文场和武场。主奏乐器坠琴,也叫坠胡,是深泽坠子戏文场中乐器的核心,主要用于唱腔伴奏,有时也在配乐之列。

近年来,深泽坠子传承人崔彦生及坠子艺人们先后推出了《故乡情》《好大一棵树》《讨薪》等展现本土风采的现代戏和小品,并出版发行专门推介该剧种的戏曲理论著作《深泽坠子戏》一书。其中,小品《讨薪》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曲门类“群星奖”,《故乡情》荣获石家庄市“五个一工程”奖。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坠子剧种剧团
南宋霞帔坠子研究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梳理·调查·建议
混泥土是怎样工作的?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