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纸大师郭佩珍

2015-05-30陈磊

当代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剪刀剪纸创作

陈磊

“我妈有我妈的手法,我传下来我的手法又不一样。我的这个想法又跟别人的不一样。个人说个人的故事,不是替人家说的……个人编的故事,把它编在这上(剪纸上)。”当我们问起年已八旬的“剪花娘子”郭佩珍老人怎么看她自己的剪纸艺术时,她如此回答。

剪纸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是逢年过节装饰屋舍并沟通神灵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表达对人生的希望与寄托。郭佩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几乎每天清晨五六点钟起床打扫院落,收拾妥当,就坐在自己的小工作桌前旁若无人地打起画稿,操起剪刀,直至黄昏。

1932年11月20日,郭佩珍出生于陕北佳县楼家坪乡郭家畔村。“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她曾被推选为22个代表传承者之一。反映黄河畔人民生活的长卷剪纸《我家住在黄河畔》创作于1999年,2000年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荣获一等奖。2004年,她的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们的生活与艺术”大型展览。

郭佩珍是用剪刀讲故事的人。为了筹备2015年春节期间石家庄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剪纸研究展“生活的史诗——郭佩珍 · 一个乡村女人的剪花史”,她的家人翻箱倒柜,取出了在窑洞里存放多年的大幅剪纸长卷和厚实文件夹里的小纸片。

20世纪30年代的陕北乡村保守闭塞,若是有钱人家的男孩便会请先生上门来教书习字。尽管郭佩珍老人小时候的家境尚属宽裕,但传统观念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她也只能看着别人早早地念冬书。郭佩珍唯一的文化生活便是剪纸:老汉把猪圈和羊圈里的粪和土、灰拌起来,晾干后,放到袋子里面,让驴驮着过河送粪;桥下面,孩子们脱光了衣服在小河里追着鸭子潜上潜下;淘气的男孩爬到树上掏雀窝,老太太担心地赶紧让儿子叫孙子下来;碰到娶亲的队伍,孩子们便跟随着起哄,远远数着队伍是单数还是双数,便知道是迎媳妇,还是娶媳妇了;每年的四月初八,庙会一开,四乡八镇也便来了热闹。白云山应供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在山路上,一眼望不到头:“放赦”“打醮”“转七星”“转九曲”“抬神轿”……一项又一项,聚拢着流动的人群,饿了就可以到坡上施粥的地方喝碗稀饭,喝完接着挑灯看大戏……

只要细心品读,这些鲜活的“历史”都能从郭佩珍老人的作品《我家住在黄河畔》和《童年的回忆》等作品上看出一二。

郭佩珍的外婆、母亲和伯母都是当地做女红和剪纸的能手。特别是她母亲,性情豪爽、乐于助人,每逢年节、满月、结婚等需用剪纸的时候,乡亲们都会拿着红纸请她剪些扣碗、石榴、寿桃、老虎之类的吉祥花样。她的母亲总是热情地把纸拿来,直接拿起做衣服用的大剪刀随手剪来惟妙惟肖的花样。这些神奇的“魔法”看在郭佩珍眼里,也长在她的心中。

郭佩珍小名叫做“针子”,寓意长大以后心灵手巧,8岁便拿起剪刀,学着母亲的样子,拿绞剩下的纸头“打起牙牙”来。可以说,郭佩珍的母亲李翠是她儿时偶像,也是启蒙她走进剪纸艺术大门的向导。

1956年,24岁的郭佩珍刚刚走完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为了不给受尽苦难的母亲再添负担,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和年幼的小弟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佳县城讨生活。经房东介绍,25岁的她认识了县剧团里唱花脸的船夫马维相。两个人在困苦中相互帮衬一起捡拾着生活。

20世纪60年代,郭佩珍做起了纸扎,大量剪纸与手工技巧的应用使得她扎制的园舍和动物都栩栩如生、逼真俊俏。凭着精巧的设计和精致的做工,加之工钱便宜,她的纸扎手艺声名远播,久而久之,竟也成了可持的生活来源。

然而,“文革”期间进行“破四旧”,纸扎被严令禁止。经济来源再次没了着落。劳动之余,郭佩珍见到没用的纸片还是忍不住拿起剪刀,剪一些小幅剪纸。

“文革”结束后,郭佩珍重新操起旧业,更加痴迷于剪纸创作。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度提高,大大小小的比赛和展览不断刺激着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发展壮大。60岁的郭佩珍开始用剪纸的方式记述她所经历的生活点滴和过往岁月。1986年,她创作出第一幅大型作品《童年回忆》,从此,开启了独特的自述性剪纸长卷系列作品,在著名民间美术研究者靳之林先生等专家学者的启发与鼓励下佳作不断。部分作品创作周期超过5年以上,幅宽将近1米,幅长达14米。在传统剪纸中通常不可触碰的“死亡”“苦难”等现实题材叙述,都成为郭佩珍剪纸的创作主题,极具文学特征和史诗气魄。

如今的郭佩珍已经是载誉无数的剪纸大师。自从事剪纸创作以来,各类作品不下千余件。在她眼里,自己的每件作品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是生命与精神的延伸。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剪刀剪纸创作
钝剪刀
剪纸
风有一把剪刀
《一墙之隔》创作谈
剪纸
剪纸
创作随笔
小小金剪刀
创作心得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