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也是脱口秀:艺术家们的发声
2015-05-30江寒秋
江寒秋
脱口秀的一大重要特征便是讽刺和幽默,是一种个体面对荒谬世界的态度,从这个意义出发,脱口秀便有了更加宽泛的外延。漫画、相声、网络视频节目,都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脱口秀。
张乐平的“三毛”:
一个在漫画上开不了口的小人物来把整个时代包容
漫画是一种脱口秀,是一种想象力的视觉表达。中国漫画起源于清末民初,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漫画创作,虽然其创造力还比较有限,不过这些画作却不是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准确地说,它们是众多个体合力对“机械复制”的模拟,每个人的个性给它注入生命力。
民国时期,漫画迎来大发展,这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张乐平和他的“三毛”。
张乐平当初画三毛时,还是个20多岁的新锐青年漫画家。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当天因为发表连环漫画《王先生》的漫画家叶浅予生病,张乐平便以两幅三毛漫画补《王先生》之缺。至此,这位开中国一代漫画新风之先的“三毛”诞生了。张乐平创作的这一中国第一部儿童连环画,其意义深远。
时任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曾对“三毛”这一艺术形象有过这样的评价:“小小的三毛,是在体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欺诈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莫问孩子,请大人们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
上世纪四十年代,整个中国在剧烈动荡。战争把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碾碎,三毛这样的小孩又怎能幸免?张乐平借此创作了三毛系列漫画,他让一个在漫画上开不了口的小人物来把整个时代包容。
评书、相声:家国市井“辩士舌”
如果要寻找中国脱口秀的历史根基,相声无疑是其最直接的文化土壤,
评书相声都起源于宋代,是酒肆、歌楼的助兴之举,直到明清之际,这两种艺术形式才逐渐完善起来。
评书的祖师爷是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柳敬亭说书在语言运用上有独到的地方,是有名的“辩士舌”,生动幽默,谈笑风生,滑稽而传神。柳敬亭高超的说书技艺,不仅得益于卓越的师承,更在于他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切的生活体验,“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这直接帮助他把说书艺术提高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相声公认的祖师爷则是清末的朱绍文,艺名“穷不怕”。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用的竹板上镌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穷不怕”便由此得名。朱绍文的相声或拆笔画,或释音义,或引古人,或涉时事,结果必接个硬包袱儿令人拍案叫绝。
评书与相声多流行于市井之间,对于人生百态、丧乱离愁有着非常深刻的表达。以柳敬亭为例,因为生逢乱世,他的评书里自有一番家国气象。大儒黄宗羲瞧不起说书和唱戏的,说柳敬亭“本琐琐不足道”,但对他的说书仍赞誉有加,说他“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
《诗经》、对联、“月旦评”:文人的社交与风骨
如果要寻找中国脱口秀的历史根基,相声无疑是其最直接的文化土壤,但再往前探寻,崇尚“敏于行讷于言”的中国士子,其表达方式往往通过词章笔墨,至于普罗大众,则习惯以歌谣的形式将自己对社会的情绪反映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诗经》无疑是最早的民间脱口秀。《诗经》歌谣,有不少是与时事政治相关,如《十月之交》,据《毛诗序》,便是“大夫刺幽王”之作。
除此以外,散见于各种书籍中的民谣代代皆有。比如:宋朝权奸蔡京、童贯当国,内外忧患频仍,当时便有民谣在百姓中流传:“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脱口秀不但能讽刺时事,还是彼时上流社会的一种交际手段。魏晋人物好清谈,脱口秀一时大盛。比如,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对当代人物评点的“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曹操祖父曹腾为中常侍,故操门第不高,时人讥讽其为“赘阉遗丑”,曹操为摆脱被人看轻的尴尬局面,遂千方百计恳求许劭为己一评。为达目的甚至不惜采用胁迫等无赖手段:“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清談、品评让魏晋时期的人物具有了独特的生命色彩,也酝酿出了对联——这一展现文人机智与才学的脱口秀。传说四川才子李调元与北京才子刘师亮“狭道”相逢,双方各不相让。僵持半晌,刘师亮问李调元的姓氏,李调元答:“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刘师亮听后立刻上一联反击:“斩白蛇赴鸿门,高祖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