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洛克语言思想中关于“文字的缺陷和滥用”的思考

2015-05-30李鸯

2015年6期
关键词:洛克

李鸯

摘 要:随着西欧各国哲学地迅速发展,哲学的研究重心逐渐从认识论转向对语言分析的研究。本文开头介绍了洛克语言思想提出的背景,进一步分析了语言思想中关于文字的部分,重点放在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的第三卷第九章关于文字的缺陷和文字的滥用以及改正方法,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洛克;语言思想;文字的滥用;文字的缺陷

一、 洛克语言思想的提出

古代哲学是以研究本体论为主,而认识论则是近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认识论又涵盖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是把感性认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观点是,经验是人们认识能力的主要根源。培根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开拓者,他把理观点及知识的来源都归于于人们的感觉世界。霍布斯也指出,学识和见解出自于人的经验,并且把近代的唯物主义,作为经验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对培根思想的系统化有积极影响。英国哲学家洛克则论证和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洛克思想的主要出发点是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也是以认识论为主旨展开论述。他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来自于人的直接经验,感觉则不同,它是由于外界事物对人们的感官的影响作用造成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的“天赋观念”即人类最基本的知识和观念并不借助于感觉、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或天赋的东西。”而洛克在哲学上的出发点就是大力地驳斥“天赋观念”,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洛克指出,人的语言和经验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哪个人的经验认识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导致在不同的人中去寻求一般的经验就很难完成。因此要促使人们的观念能在经验上达到沟通,以及能被人们普遍性的接纳,就必须用语言来实现。可见,只有用语言来沟通才能促使经验的表明,对语言的探究应该借鉴普遍经验的方式,所以,洛克是以经验为前提,来展开对语言问题的探讨。

二、 洛克语言思想中关于“文字的缺陷和滥用”

1、关于文字的缺陷

在第三卷中进一步研究语言时发现语言有许多缺陷,所以在《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九章详细研究了文字的缺陷与滥用。我们所以应用文字,原是为记载和传达我们的思想,而我们的语言有很大的缺陷,而且文字性质本身,就会使许多字的意义含混而不确定。考察文字是否有缺点就先着手于它们的用途和主旨是否完全相同。观察到文字的两个用途:首先是要记叙和描述我们的内心想法。其次是要把我们的内心想法转述别人。洛克在思索语言的路上觉察到了语词和观念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无法相符,这是因为语言本身不是完美的有其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其意思传达不够清晰,语词的基本用途就是别人通过它领悟你的本意,所以,所有的语言在在聆听的人那里感受到的和表达者所阐述的没有完全相符,那么在通俗的意义和哲学的意义两方面都不能尽其所用。它们意义不明确,表达不顺畅是的主要原因就是表达者本人内心想法的问题。

而造成语词缺陷的原因是各种文字在自然方面既然没有意义,因此我们如果同别人交换思想,并且做有意义的谈话,则我们必须要学会各个文字所表示的观念,并且把它们记在心里。第一,因为它们所表示的观念很复杂,是由一些大观念集结而来的:第二,因为它们所表示的观念在自然中无法联系,而且在自然中并无联系,而且在自然中并无任何确定的标准,来改正它们,校正它们:第三,因为一个文字的意义必须同一个标准相参照,而那个标准是不易知道的:第四,因为文字的意义,和事物的实在本质,是不能精确的同一的。

2、文字的滥用

语言本身就不完美有其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语词的时候也无法摆脱它的语义不明。还有,人们转述自己的想法过程中,通常无法避免所有蓄意的过失和大意。由于这些过失和大意,使得原来的做记号的那些意旨变得更将模糊纷乱。在洛克洛克滥用文字有七个方面。第一,“全无观念的文字,或无明白观念的文字。”[1]这里面又能分出两类来;一是语词表达的意思是有其他哲学学派和一些宗教人士创造的,认真揣度会发现没有用途的文字语言;还有一类无法领会词语传达的寓意而会错意并且出现指鹿为马的情况,这都是词语传递寓意不准确的缘故。

文字滥用的第二方面;应用文字时延后不一致,另一种文字滥用法就是在应用时前后矛盾。“我们如果稍一注意来读它们就会看到同一的文字(这些文字在谈论中往往很重要的,往往是全部辩论的关键)又是会表示此一些简单的观念集合体,有时又会表示彼一些简单观念的集合体,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语言滥用。”[2]

文字滥用的第三方面;人们故意误用文字亦能是文字含混起来——另一种语言的滥用,就在于故意所形成的含混性。洛克批判“逻辑和辩论最能助进文字的滥用。”[3]批评盘古代哲学家(我们所说那些爱好争辩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们,要用奇异而难解的繁琐文字遮掩自己的愚陋。

文字滥用的第四方面;人们把文字当作是事物本身,尤其是实体的名称。洛克讨论到观念仅仅表示的是事物的“名义本质”而非“实在本质”。概念文字仅仅具有指示性。因为我们争论“物质”或相似名词时,我们争论的只是两个声音所表示的那种观念,至于那个精确的观念是否与自然中真正的事物想契合则我们是不问的。

文字滥用的第五方面:人们常用文字来表示无法转述的内容,就是语词来阐述无法转述的内容也就是洛克说的“实在本质”。洛克主张我们不要用词语去转述我们无法描述清楚明白的内容,不然就是曲解语言的本意,适得其反。

文字滥用的第六方面;有的人觉得任何文字都有明确的意思,人们就是习用之故常把一定的观念附加于一定的文字上,因此它们更容易想象在名词和意义间,常有一种贴近而必然的联络,因为这种缘故它们便无意义地建设,人人都知道它们的意思便安于所表示的文字,不去深追。

文字滥用的第七方面;“绮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滥用。洛克认为我们一味的谋取幸福和欢乐,却没丰富内涵和修养,而绮语就变成了额外的修饰,这也不是大的失误,但人们必须承认这些装饰的东西却变成了示意不正确的内容的工具,也变成了蛊惑别人的枷锁。有些时候这种绮语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在演讲解说中锦上添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把绮语说是语言自身拥有的一种缺点也可以说是使用人的失误。

3、文字滥用的改正方法

洛克不仅探讨了文字的缺陷和滥用,还对如何改正这种文字缺陷和滥用进行了探究。因为文字的滥用尽管不至于损害知识之源,但却堵塞了其传播之道要想在某种程度以内来改正上述的语言缺点,要防止由此所生的种种不利,则我想我们可以遵守下述的一些规则,一共有五点如下:

首先,“不要用无观念的的文字”[5]——人们不应该使用没有价值的文字及没有观点的称号。文字-意义-观念,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体现理解与传达的。洛克指出,“任何文字和任何观念之间,既然没有自然的联系,因此,人们纵然在心中没有没有观念来表示于文字,而他们亦根据习惯来学会,来诵读,来书写这一类的文字。”[6]其次,从情境角度来说,每一种文字要有明确的观点。第三,文字应该具备一般性的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必须尽力把自己的文字应用在平常人用的这些文字所表示的那些观念上。”[7]对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方法的掌握是人们思想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快速的和明确的地融入别人的内心。第四,必须把它们的的意义指点出来。主要有三个方法来做到:其一在容易理解的观点上,人们可以使用近义词和事物来表明;其二,在混乱情形下,就要用概念来表明文字的意思;其三,在具体的实物上,就需依靠实际地观察和定义观察。我们最好借观察事物的主要性质,可感性质。第五,文字的意义要前后一致。一个人如何指导别人,劝说别人,则他在一切谈话中,所常用的文字,应该常有同一的意义。

小结

本篇论文从语言哲学入手探讨洛克研究语言哲学的历史渊源和根本立场,进一步对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中第三卷语言分析做研究,其重点在第九章对文字的缺陷,文字的滥用,以及对这些缺点的改正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2][3][4]洛克 《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九章、商务印书馆2002

[5] [6][7]洛克 《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十章 商务印书馆3002

猜你喜欢

洛克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