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境遇中的“艺术”之用

2015-05-30蔡逸鸣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艺术生活

蔡逸鸣

摘 要: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重要表征。早期世界的艺术因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差异极大的基本面貌,但它们存在的意义却是如出一辙。

关键词:艺术;历史

最早的艺术创作可以追溯到史前洞穴艺术,丰富多彩的洞穴壁画反映着原始洞穴艺术的高度成就。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穴、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以及著名的三兄弟洞、梵德高姆洞、康巴奈洞、尼奥洞、蒙泰邦洞等一同呈现给我们的原始洞穴艺术体系或者是当时世界主流艺术的指向无外乎是用来作为图腾崇拜、祈求狩猎成功抑或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而这几个要素串联起来则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继壁画、岩画之后出现的陶器中,人们将实用和美感相结合的企图更是显而易见。虽然当时的人们不存在艺术的概念,也没有创造艺术的觉悟,但就我们今天来看,最早的艺术却是同生活息息相关的。

当然,当时人们生活中的这些要素有一个是不能忽视的——图腾崇拜。虽然我们依然可以将其归为当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其作为宗教信仰的萌芽却使得艺术在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大约公元前3000年初,艺术活动与宗教和政治产生了联系。在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古亚述、波斯、古埃及以及爱琴海,被称为“白庙”的苏美尔塔庙遗址、乌尔城塔庙、泰尔·阿斯玛尔的阿勃神庙中的《祭祀者群像》、在尼尼微发现的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碑、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宫等等,不约而同地确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艺术的欣欣向荣。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当时的平民依然有追求美的权力,但至少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那时,我们所谓的“艺术”是和平民生活几乎不相干的,甚至被某些阶级刻意地拉开了距离,成为他们彰显权贵的私有财产。

直到公元前9世纪,新希腊文明连同一种新型的艺术开始萌芽,接踵而至的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将当时的世界艺术带到了一个鼎盛期,在古典艺术中,美无疑成了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它不仅被认为是审美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成了所有艺术价值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而且,审美经验往往被认为是独立于生活,甚至切断了与善、与真的联系的超验世界。《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穿无袖上衣的科利》《掷铁饼者》等这些我们如今所谓的“艺术品”开始脱离了生活实用性的附属属性以及与宗教政治的主仆关系,纯粹地追求起了“美”,人类文明首次出现了“无用”的艺术,正如庄子所说,无用即大用,正因为此,人类文明才得以上升到另一个境界,人类文明中艺术存在的意义也可以是不服务于日常生活的。

虽然新希腊艺术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但艺术与宗教之间的盘根错节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得到广泛传播,造型艺术得到复兴,我们无法下结论说是谁导致了谁,但他们共同孕育出了巴尔胡特佛塔、桑奇大塔、阿旃陀石窟等佛教艺术乃至世界艺术的经典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佛教使亚太地区结为一体,相应的中国隋唐时代和日本飞鸟时代从统治阶级开始都无不有意无意地将宗教和艺术掺杂在一起。与其说艺术服务于统治阶级,不如说艺术被宗教绑架了。而如果说伊斯兰艺术的出现就是为了结合圣战传播伊斯兰教,恐怕也无可厚非。至此,全世界一同涌进了宗教艺术的大潮,“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哪怕当时的创作者、实践者以及工匠,恐怕没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西罗马帝国后300年里,欧洲地区范围内的新秩序重新建立,融合希伯莱文化、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为一体的基督教文明取代了原来的地中海传统,教会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权威和组织者。此时艺术的功能就是为宗教服务。早期的基督徒大多是目不识丁的贫民,因此直观的艺术形象成为教会宣传的有力工具。一种非写实的、平面化的风格开始主宰中世纪美术,并从此成为新的欧洲美术传统。教堂建筑、镶嵌画、石棺雕刻、圣像画充斥在每一处角落,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至于同时代的东方世界,我们的洪再新老师曾经的一段阐述或许能省去我们再一次繁复的赘述:“由于没有文字,中华民族的先民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祖先一样,把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信仰记录在石器、陶器、玉器等可视的实物中,有待人们去释读和理解。”先民们为了生活无意识地创造了艺术,而我们或者在探寻他们的生活时挖掘了它,或者在追询艺术时看见了他们的生活。

而后从新古典主义的传统油画定件中慢慢摆脱出来倾心描绘自然景观的维米尔之流固然被公认为是艺术品位得以提升的现象,同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转移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生活”和“色彩”是之后印象派对抗学院派的两大武器,而从印象派之后的成功就足见“生活”在艺术创作题材中的重要性。著名的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巨幅油画《格尔尼卡》可谓是艺术史上将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他提醒人们艺术可以不光是面镜子,还可以成为话筒。之后类似达达等众多艺术流派的争奇斗艳都开始用艺术品或呐喊或暗示而非仅仅再现生活,诸如波普艺术更是确确实实的生活的艺术,从题材到形式,可以说完全无法与日常生活相分离。我们在这里阐述不同时期人们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和目的,旨在理清本文所提到的艺术创作同日常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的时近时远暧昧的关系演变,至于如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秦汉雕塑与汉画艺术抑或德拉克罗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与安格尔为旗帜的古典主义等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社会背景下不同风格流派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这些相对微观的因素,我们就不去一一细分和赘述了。

至此,我们可以姑且把艺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作为器物和建筑的点缀。第二,作为宣传的媒介。第三,作为美化生活的点缀。但第三阶段的点缀和第一阶段的点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三阶段的艺术完成了艺术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转变,即对原先宽泛的艺术产物进行了划分,满足物质需求地成了实用艺术或者手工艺,满足精神需求地成了高雅艺术或者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逐渐与物质性的人类生产活动区别开来,艺术生产的产品也从原为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而变成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在这类似螺旋上升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而相近,时而疏远。当艺术从美学中脱离出来后,可以说它已经不再只是为生活服务了,但如果说艺术与生活就此分道扬镳,那绝对是荒谬的说法。当然也有人从根本上否认艺术从美学中的脱离,他们认为这只能说是从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诸如此类的辩解从未停止,这也只能认为是当局者迷,如今的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仍然各执一词、各行其道,后人看历史或许会更清晰。你可以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因为捆绑了当时生活的现实意义而成为经典,你同样可以说弗洛伊德的伟大就在于无视周遭生活变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反复那个快被世界抛弃了的肖像画题材。馬尔库塞认为,艺术是对抗异化、反抗压迫的最佳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甚至与革命的意义相同,因为,“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马克思所悬拟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一个人性“获得全面自由的解放”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则是审美的人、自由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一种完善人性、充实自我的自觉需要而不是强迫性的谋生手段,劳动者和艺术家合一,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猜你喜欢

艺术生活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