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的迪士尼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15-05-30黄珍刘婷
黄珍 刘婷
[摘 要]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改变,旅游者通过亲身参与来提升认知,扩充自我,获得最佳旅游体验。基于游客体验视角,本文对迪士尼公园的快乐文化及其运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旅游业要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必须与文化融合,将文化作为核心吸引物,以顾客体验为中心,发展新型创意文化旅游,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的结论。
[关键词]游客体验;迪士尼;文化与旅游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262
1 引 言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第四个人类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是服务经济的延伸。文化体验是对文化的感受与体悟,介入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以旅游活动为途径,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行理解、感悟,并获得深刻的内心反响的过程。根据Stambouli S与Skayanni S的定义,“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有一定程序的、顾客需要主动投人时间和精力参与的、追求舒畅而独特感受的旅游方式,它能给游客带来一种新的附加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超越了衣、食、住、行、游、购等传统模式,积极参与到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中,通过旅游项目的互动,将旅游体验转换成一种难忘的旅游经历,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主题公园的出现和流行,正好适应了体验经济的潮流,迪士尼是典型的文化体验型旅游区,以“快乐”为主题,以“体验”为中心,将文化与旅游项目紧密结合,营造快乐的气氛,提高产品情感元素比例,满足游客对自由、休闲、舒适、娱乐、好奇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消除游客疲劳。其快乐文化的实施策略是一个逐步满足顾客不同心理层次需求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快乐文化在不断的、积极的、多层次的对游客的感官、情感、认知、身体、甚至整个生活方式等产生影响。
2 基于迪士尼游客体验的文化体验型主题旅游区分析
2 1 基于游客体验的迪士尼“快乐”体验模式分析
迪士尼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乐园,并以“快乐”体验,成为主题乐园的领军者。迪士尼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旅游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诉求的改变,旅游吸引物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迪士尼的出现,是对传统旅游产品的新的突破。它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以“快乐”文化为主题,以“体验”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深刻体验的体验型的经营发展模式。迪士尼将“生产快乐”、“实现快乐”、“维持快乐”、“提升快乐”作为项目开发基础,开发了由动画影视、公园场景、公园演员(Cast member)和完美服务这四个关键系统。以“快乐”文化为主题,通过动画影视作品,不断地生产快乐故事;然后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动画人物、场景等进行具体化、真实化、逼真化的真实还原,修建相关设施,开发相关项目,让游客除了从视觉外还可以从感官体验上得到快乐;最后通过角色化的互动以及完美的服务,满足游客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整体的对“快乐”的情感体验。这个快乐系统是不断生产快乐、诠释快乐、维持和完善快乐的游客体验动态过程,也是不断满足旅游者个体心理不同层次需求的体验过程,更是迪士尼将品牌文化完美转化成旅游商品获得利润的过程。
2 2 基于游客体验的迪士尼文化与旅游融合定位分析
2 2 1 基于“快乐”文化的主题定位
主题公园依靠清晰明确具有创意性的主题定位来开发和构建相关的旅游产品,所以主题公园对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迪士尼乐园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主题定位,以“快乐”文化为核心,不断的推出以童话故事、科学幻想为主题和背景的卡通形象,包括最初的米老鼠、唐老鸭以及之后推出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卡通形象。真正做到将“快乐”文化,融入到每一个主题、每一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之中,让游客玩得尽兴,玩得开心,使其触觉、味觉、观感、视觉系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享受,最终走向成功。
2 2 2 基于普世价值的文化定位
迪士尼从成立初期到现在,无论是在其技术的革命、艺术形式的创新还是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的,唯独其核心的理念、美好价值观从未改变。其核心的理念即“快乐”的文化,美好的价值观即“普世价值”,也就是被世界大众所认同、赞美、欣赏、追求的世界性的、共同性的、普世性的价值观。迪士尼通过科技、艺术等手段,将大众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愿望加以创造、复制、传播,使得迪士尼成为游客寻找和体验“快乐”娱乐场所。迪士尼所传播的快乐,真善美和爱,带给人对生活的信心、希望、梦想和激励。
2 2 3 基于亲情文化的娱乐定位
迪士尼乐园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乐园,同样也是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乐园。因为,迪士尼在为孩子提供快乐童年的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怀旧的童年记忆元素,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游玩、交流感情、创造快乐的平台,更深层次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即情感交流、人际和谐等。迪士尼的家庭观念,让人们感受亲情、爱和理解的力量。
2 2 4 基于企业文化的服务定位
迪士尼主题公园娱乐设施的设计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迪士尼在规划和设计之初都是以让游客感受快乐为旨宗,即便是跳楼机或过山车等刺激性项目也都花了大量心思减少游客身体不适感。迪士尼从建设之初就一直宣言:“要在每个人心中构建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这种目标不仅触及了游客的精神世界,也同时兼顾了游客的主观愿望和心理底线。游客去迪士尼游玩,他们真正体验的是心灵的回归。
2 3 基于游客体验的文化体验型主题旅游景区经营原则分析
2 3 1 人文关怀原则
迪士尼为了满足旅游者对“快乐”的体验,在项目设计上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精神需求。无论是童话人物形象的设计,还好游乐设施的设计,都遵循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即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迎合旅游者的爱好、动机等,让乐园里的娱乐体验作为旅游者一种珍贵的经历和体验。迪士尼不仅是家庭团结、沟通交流感情的地方,也是儿童追求梦幻、成人追忆童年、教师教育学生的地方。迪士尼公园在其主题设计时始终遵循这个人文关怀原则,以“家庭”、“人情味”为主题的核心理念,为主题公园营造了一个人文主义的终极目标。
2 3 2 意境尊崇原则
迪士尼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快乐。因为迪士尼的设计理念就是,以“快乐”为核心,为每一个来到迪士尼的游客提供快乐的体验。所以,迪士尼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为了让迪士尼的游客忘记忧愁、烦恼、疲惫,迪士尼乐园为游客营造了一种非日常化的意境,即游客既可以在主题公园回顾美国开拓历程,探索神秘的远古文明,也可以体验梦幻的童话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艺术的神奇,沉浸其中体验快乐,忘却烦恼。游客向主题意境的融入是迪士尼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成功——它以“非日常的舞台化世界”为基本特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求趣”的需求,实现主题的意境化与形象化。
2 3 3 互动参与原则
互动参与,即让游客真正的参与到旅游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旅游观光的形式。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立足于游客的兴趣,设计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可参与的旅游产品。娱乐性是参与性的基础,只有旅游产品有足够的娱乐性,就能够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有效性,刺激顾客感官体验的同时满足其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最终形成感召力和亲和力,促进主题公园与旅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迪士尼乐园以游客的参与和互动为基础设计旅游项目。例如大型化高参与度的虚拟现实项目魔幻王国,例如2001 年开业的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迪士尼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离不开现代先进的創新性的科学技术,通过技术的创新,提高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2 3 4 场景“真实性”原则
迪士尼推销的不仅仅是它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信仰,在创作故事和人物形象方面的信仰和理念,然后通过真实的场景,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真实再现,将快乐的理念和积极的信仰传递给游客。场景的设计是迪士尼乐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炫酷的特技画面和逼真的角色扮演一直都令人赞不绝口。场景是迪士尼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了电影、人物和故事,这些元素通过场景再现,被现实化到主题公园。华特·迪士尼说:“只要幻想存在于这个世界,迪士尼乐园就永远不会完工。”和一般的工程师不同,幻想工程师首先要了解迪士尼的电影故事,然后根据电影场景和人物个性等设计具有游客体验的主题项目。” 为了让场景逼真,幻想工程师还要做大量实地考察,例如幻想工程师们去体验了电影中的66号公路,看灯光,听人们讲述路上的故事,根据这些所设计的闪电麦昆、板牙和水箱温泉镇居民的家都变得真实可信。
3 结 论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改变,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将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保护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和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和发展,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延伸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迪士尼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性的挖掘文化内涵,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同时也是两个独立的行业,所以在将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时,要明确两个产业的边界、衔接点、整合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因此,纠正人们对产业融合论的错误认识,并对二者的融合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大悟 主题乐园长盛不衰十大要素论析——以美国迪士尼世界为案例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
[2]卢翊鸥 迪士尼乐园的亚洲市场营销战略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赵玉莲,国方,亚南 迪士尼乐园——体验式营销的成功实践者[J].营销策略,2008(3)
[4]温韬 顾客体验理论的进展、比较及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