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探析

2015-05-30覃翠爱

求知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管理模式

覃翠爱

摘 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才能真正实施党的执政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这是本质也是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需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贯穿到高校班级管理之中,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只有完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够体现高校的管理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

关键词:学生主体;高校班级;管理模式

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进一步加深过程之中,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因此不断被扩大,引入了独立学院以及学分制等管理模式,并不断进行推广,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如今的需求,无法将学生作为主体,不能在现有的管理模式和体制之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于学生个体有所忽略,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就能解决难题,充分将学生作为中心,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以学生为主体高校班级管理的内涵

1.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渊源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长一段渊源,无论是中外的哪个时代,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都有着具体的含义和内容。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人本”的概念,在治国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的安危。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平和的政策、和谐的教育环境、善良的国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完善和谐社会。对于高校的管理也一样,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此来巩固并不断建立班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展现管理人员的作用和价值观[1]。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注重学生的意志,以及充分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进行创新,就可以继续沿用现有的思想。

2.以学生为主体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我国政府提出了两条治国的战略方针,其一就是将学生作为主体;其二就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这两条方针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就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需求,提高学生的素质,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保证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都有一定的需求,要能将实现程度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只有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之后,还要考虑到精神文化的需求,只有充分将学生作为主体,才能够在社会主义思想之上构建和谐社会。要能处理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保证其中各个要素之间可以更加协调发展。

3.以学生为主体高校班级管理的界定

只有将学生作为主体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仅需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坚持将学生作为主体,还需要从思想价值观上发挥理论价值,这是高校班级管理的全新理念[2]。作为社会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最主要场所,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格,要进一步巩固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高校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应该是以学生为本,要能够通过教育,引导鼓舞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等方向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1.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的落脚点,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一切为了学生。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从学生的管理目标出发,将传统的管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充分维护班级和学校的利益,这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在组织目标和利益全面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最终培养出的学生都是标准化的人才,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是失败的,要有所转变,有个性的管理模式更适于学生的成长[3]。

2.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来讲,所谓主体性就是区分与客体的自然属性,只有在相同的客体之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才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性格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制度下,需要为学生设定一些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班级学生管理需要有制度的保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要展现积极主动的性格特点。如果高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就不会起到良好的管理成效,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学生为的高校班级管理制度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管理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要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外部的因素,还需要让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将其转化为潜意识的思想。学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之中,能够表现的自强、自立,那么就说明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3.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体性是指人接受了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并能够在现有的个性体制上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社会性。只有保证个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让班级的管理工作真正起到实效。学生在不断地发展着,并能从个体性朝着社会性的方向发生转变。在高校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循规蹈矩,无法忍受学生的缺点,学生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认为学生有品德上的问题[4]。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会让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小,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更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

4.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我国的古代,“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这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之中总结得到的,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征,因材施教。例如,能力以及性格、特长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予以教育,从而保证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材施教”要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让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发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培养目标,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计划和目标都是单一的,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讲解也是固定的,这样学生就是处于被动的发展地位,无法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无法扩展学生的视野,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更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三、以学生为主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1.塑造学校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习俗、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发展需要环境的共同作用,学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心灵,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高校班级管理需要考虑到良好的办学环境和工作场所,要能将校园安排的更加有序,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造成更加积极的影响[5]。人民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权利需要得到尊重,也需要将人们当家做主,作为人们的基本合法权益,保证学生的权益可以得到实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让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所提升,如果不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的社会。

2.推行导师制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倡导导师制度,这样不仅不会削弱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能够有效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导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制定专业的学习计划,真正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课程,避免出现盲目选择课程的情况。大学这个时期,是思想最为丰富、求知欲最为强烈的时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才能不断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挖掘,才能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进而在思考和探索之中有所进步。高校班级管理之中需要从学习、生活、娱乐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不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够充分注重创造性,以此让学生成为主角,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

3.不断优化学籍管理队伍

优化学籍管理队伍也是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一大举措,这一举措能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转变教师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管理理念的优异化,促进开展学习管理活动,真正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现代社会对人类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能拥有实践能力,可以以更加优秀的综合素质面向社会。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更加敏锐而又合理的洞察社会。人本管理思想需要面向全社会,要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要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迎合目标选择有效的方法,取得不断的进步。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班级管理朝着科学化、现代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充分引入“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将其贯彻到高校班级管理的模式之中,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宽松而又民主的氛围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逄锦彩,卢英敏,赵 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2]焦多勤.高校班级管理系统JSP+SQL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03).

[3]黄 虹.司肖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嘉应学院学报,2010(07).

[4]张洪华.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班级管理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

[5]朱 娴,伍家旺.票决民主机制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以云南省Y大学为例[J].学园,2011(05).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管理模式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