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控制,请走开!
2015-05-30林怡
林怡
对宝宝硬性的控制,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诸如,严厉地跟宝宝来上一句“不许拿笔在纸上乱戳,要画画就好好地画。”“小手不洗干净,不准吃饭!”“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然而,另一种控制却是我们很难意识到的,我们称其为软性控制。软性控制与硬性控制殊途同归,一样是妨碍宝宝成长的绊脚石。
近日,我认识了一位看起来极其温和的妈妈。
她的女儿豆豆在2岁半时就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因为读书多,豆豆懂的东西也很多。这一切听起来都非常不错,但是豆豆妈妈十分困惑地问我:“我女儿似乎太讲道理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不像个孩子,缺少了孩子应该有的那种天真。像她这样是不是也有问题呢?”豆豆妈妈的焦虑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天,我约了豆豆妈妈和豆豆一起来试听一节课。这个3岁的小女孩很腼腆,经过很长时间的预热才跟我有些交流。我注意到,她需要不断地去观察妈妈,只有当妈妈允许后,她才会大胆地去做某些事情。
这是一堂厨艺课。课程中,豆豆妈妈总是很温和地在豆豆耳旁絮叨:“你看看,水放多了点。水要多了,面就稀了,没法和成面团了,再加点面吧。”“你现在在面饼上加的都是紫色,我觉得应该再有点别的颜色才好看。呀,太多了点,加一点点就好。你看,要是加在这个位置,这幅画就平衡了。红色、紫色和绿色不可以混到一起,混到一起就变脏了。”
别的宝宝都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随意地创作,只有豆豆,从头至尾都在妈妈的指导下完成。每当她有想法的时候,妈妈的一句话就会令她改变主意。当然,那堂课结束时,豆豆的画是结构最均衡,色彩搭配最和谐的,其他孩子的画多多少少都有些缺憾。不过,我更欣赏其他孩子的画,因为,他们的画带有一种掩饰不住的童趣。
这短短的一节课已经可以看出,豆豆一直生活在妈妈的意志之下,她的自我意识被严重地打压了,这才是她过分懂事背后藏着的最大的隐患。
面对父母的软性控制,不同性格的宝宝会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回应,而这些回应都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最终都是为了释放这种控制带来的压力。
1.无条件地顺从
从头至尾没有听到豆豆妈妈用“你必须……如果你不……就……”之类的句式跟豆豆交流,但实际上,她的一言一行都在以一种软性的方式严格地控制着豆豆。当豆豆试图在面粉里多加水的时候,豆豆妈妈及时阻止了她;当豆豆想要以大面积的紫色作画的时候,豆豆妈妈同样阻止了她……面对妈妈的软性控制,豆豆以顺从做出了回应,没有比顺从更容易减少冲突的了。这也就不难解释,她刚进来时那么腼腆,那么谨慎的原因了,她不敢自行地决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她需要获得妈妈的首肯才可以大胆地去做某些事情。
2.无条件地对抗
面对父母的软性控制,有的宝宝的表现正好与豆豆相反,他们可能会以对抗来做出回应。媛媛妈也跟豆豆妈一样,总是很温和地给媛媛一些指令来控制她的行为。媛媛妈认为,孩子是需要规矩的,因此,她给媛媛定了许许多多的规矩,诸如,每天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几点起床,几点早餐,几点玩玩具,几点看书,几点睡觉……并且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切都要一成不变。令媛媛妈深感难堪的是,她的规矩往往形同虚设,因为,媛媛回应妈妈的方式是,妈妈说什么,她就一定跟妈妈对着干。
那天,我跟几位妈妈在休息室聊天,媛媛穿着鞋就往里走。媛媛妈十分温和地对媛媛说:“媛媛,请你脱了鞋再进来。”一遍又一遍,妈妈不停地说着同样的话,而媛媛却穿着鞋昂首阔步走了进来,随后不断地进进出出,不仅如此,她还故意在干净的垫子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媛媛妈十分苦恼,她说是不是自己太温和了,所以才会在媛媛的心目中没有一点威信呢?
实际上,媛媛妈温和的方式给了媛媛太多的软性控制。而媛媛的性格跟豆豆不同,通过对抗,她挑战了妈妈的底线,也赢得了自主的权利。
3.自我封闭
宝宝回应父母软性控制的方式除了上述两种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自我封闭。
航航,一个5岁的男孩,几乎有了自闭的倾向。航航妈对待航航的方式与豆豆妈、媛媛妈如出一辙。每当航航做点什么事情,航航妈总是在旁边给他指导:“你看看,你这一笔要是画在这个位置,这幅画就好看多了。”不管他做什么,妈妈都会有一些建议。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航航突然拒绝与人交流了。
看到别的小伙伴在游戏室玩得十分开心,航航也很羡慕,甚至时不时抬头看看正在游戏的小伙伴们。每当老师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会把头埋下来,以避免跟老师有目光的接触,不过他会以极其简单的语言,如“是”“不是”跟老师交流,说话时,他的音量极低,低得几乎听不见。在课程中,航航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在这个集体环境中,他就跟不存在似的。
除了上述的三种回应方式,宝宝还可能有别的回应方式,比如先对抗,一旦发现自己无法对抗,就改用顺从的方式。总之,不管宝宝以哪样的方式回应,父母都要避免软性控制给宝宝带来的伤害。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交流的模式,将其转化为开放式的交互模式。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尽可能给宝宝更多自主的空间,哪怕明明看到他正在以一种错误的模式做事,只要他的这种行为不会给自己以及周围人带来伤害,那么就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感受错误,在错误中学习。比如,当豆豆画画时,若让她自己去感受三种颜色混到一起会变脏的结果,必然比妈妈直接告诉她更有意义。看到这种色彩的变化,她的好奇心、探索的积极性才会被保留下来。
当然,给宝宝自主的空间,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可以给宝宝任何的引导了。实际上,恰当的引导对宝宝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宝宝总是以同一种颜色涂鸦,那么,我们也可以引导他去尝试更多的色彩:“你这个紫色画得真是不错,很大一片,都快把整张饼盖住了。你看看,这里还有别的颜色,要是把别的颜色也涂上去一些,会有什么变化呢?想不想试试看啊?”“这个地方还有好多空地呢,小兔子会在这个地方干嘛呢?”当宝宝没有压力时,他们通常都会乐意去尝试。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跟宝宝交流,他就不会有被控制的感觉,自然也就会变得更为配合,并且,他的自信、自尊和好奇心以及探索的精神都会因此得到保护,他会动力十足,发展得更好。
(作者系著名早教专家,亲子读本作家。)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