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徽派建筑元素在徽州旅游产品中的应用

2015-05-30孙雨蓝张原钱琳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头墙徽派徽州

孙雨蓝?张原?钱琳

在当代人们提起徽州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州古村落中极富古风的徽派建筑,这享誉全世界的徽派建筑早已成为徽州文化中最富盛名的一张名片。徽派建筑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另中外建筑界叹服。随着近几年安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将徽派建筑元素融入到徽州旅游产品中,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与徽州建筑的传承是极有意义的课题。文章分析传统徽派建筑的典型元素,以徽州旅游产品为载体,探讨各元素在徽州旅游产品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在中国特色建筑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被严重西化,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历史建筑当中极富特色的一个板块,拥有太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在徽州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许许多多的徽州古建筑。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徽派建筑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丰富的设计理念,都成为留给后人的一项伟大的财富,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丰富了徽派建筑的审美内涵。

徽派建筑元素分析

1.马头墙

徽派建筑中马头墙是一张极具代表性的标签,马头墙又是防火墙,最初它的出现是为满足当时徽州居民对防火的需要。徽州古村落中居住密度较高,这种居住模式不利于防火,因此古代徽州人民就建起了高高的马头墙,起到在邻居起火时隔断火源的作用,从而防止火情的扩散。

如此具有建筑功能性的马头墙,在徽州人民的智慧之下也极具审美价值,马头墙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让本身没有生气的墙体昭显出一种生机。同时,马也是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的一个,本身就是吉祥的象征。“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都表现出中国人民对马这种动物的喜爱。因此马头墙还寄托着徽州人民的希望,从高处看,这高低起伏的马头墙让人视觉上产生了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它的出现也代表着徽州人民对宗族兴旺发达的美好期望。

2. 三雕

徽州三雕是为木雕、砖雕和石雕,徽州的三雕其特色在于:在保留原材料本色的基础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图案。不仅讲究美观性,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以雕刻周期较长,工艺也及其复杂。

木雕、砖雕和石雕上的图案往往表达了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石雕砖雕因材料本身及其坚硬,雕刻起来耗时且不易,所以相对而言木雕则更加细致且包罗万象。常见木雕将不同的事物雕刻在一起,且主次分明,极具装饰价值。

3. 粉墙黛瓦

粉墙黛瓦就是灰白色的墙和青黑的瓦。这也是徽州建筑的主题色调,经典低调的灰色墙壁,体现了徽州人民低调典雅的性格,与青黑的瓦形成色彩的反差,简单却耐人寻味。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气韵。在建筑色彩上,真正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

4.窗

由于有天井可以采光,在徽州建筑中窗就少了实际意义而增加了装饰性。家家户户围墙上镂空雕刻的花窗,由于徽商的兴起,家里的男人常常在外经商,徽州人的花窗上雕刻的图案不是对家中妻儿的美好祝愿,就是对在外丈夫的殷切期盼。

窗雕图案多采用谐音与暗喻方式,如雕佛手、寿桃暗指“福禄寿全”,如在雕的花瓶里再雕上月季花图案则指“四季平安”,如瓶中插的是如意则是“四季如意”,还有很多抽象的龙图案,龙象征王权,刻龙既是希望家族仕途通达,抽象的雕刻则是体现了皇家和百姓之间的区别。

当代旅游产品概况

当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产业规模、最具可持续性发展前景、最具发展速度优势的头号产业。旅游业不仅自身发展速度快,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尤其重要的是,旅游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的不受破坏甚至是同步发展共存的,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争相发展旅游业,补偿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原生态的环境,于此同时,旅游产品也相应而生。

国内旅游产品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出现的。当前,在国家的关怀下,我们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产品市场发展活跃,旅游产品作为旅游的一部分势必也得到一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已渐渐融入创新观念,相比较旧时的旅游产品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相比,旅游产品的设计略显逊色,需要及时跟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旅游产品在不同的地区,应当融入不同的地域气息。

旅游产品给人最直观感受的部分就是外包装,各地旅游产品在外包装设计上,有点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感觉,所以旅游产品在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和展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不仅丰富视觉上的美感,更要融入内在的特色地域底蕴。以此使得旅游产品体现出它所体现的纪念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简言之,当前我国的旅游产品市场地域性创新设计欠缺,风格特色不太明显。我国各个地区地方特色文化需要得到应有的宣传与发展,我国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迫在眉睫。如果以安徽省建筑元素为灵感设计出富有徽州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对于我国旅游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为我国旅游产品设计打开一种新的模式。

徽派建筑元素在徽州旅游产品中的应用价值

将建筑元素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不再单一的以景区某一个特点围绕进行设计,而是以景区实际特色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并且结合游客的审美需求,真正打造出具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将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设计思路推翻,以建筑元素作为切入点,从而让旅游产品更为多元,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并兼具收藏价值。最终将设计出与景区历史文化相吻合并蕴含景区特色建筑元素的旅游产品。从而丰富我国地方旅游文化,兴旺我国旅游产品市场。

通过旅游产品的设计,为安徽古镇景区营造出一个具有文化感和历史底蕴的旅游氛围,对安徽旅游起到推广的作用,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将安徽旅游产品与徽派建筑元素相互融合的设计,对徽派建筑和徽州文化的推广传承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该设计作品可以呼吁人们关注徽州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地方建筑,同时为安徽特色古镇景区增添文化氛围,将地方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

在国外将建筑特色和服饰品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这种将建筑元素与服饰嫁接的设计手法在我国旅游市场上仍是相对空白,享誉国内外的徽派建筑就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该旅游产品设计成功之后,将对全国各个景点的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使得我国的旅游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结

徽派建筑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建筑史上遗留的瑰宝。以徽州建筑中的典型元素为灵感,将安徽旅游产品作为设计思想的载体,二者相互结合,从而丰富国内旅游服饰产品市场,更好的推动徽州文化的传播以及安徽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第三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作者简介:孙雨蓝(1991-),女 ,汉族,安徽芜湖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服装表演与形象策划。

猜你喜欢

马头墙徽派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绿荫
青砖小瓦马头墙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