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探讨

2015-05-30花丽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用线针法南通

花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脉延续、传统弘扬的迫切需要,是文化与经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组合,是培养精神财富传人的时代要求。我国刺绣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南通仿真绣也称沈绣,是汉族刺绣工艺之一。南通仿真绣是著名刺绣苏绣的一个小分支,它首创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创始人沈寿通过继承传统的苏绣风格,在体现苏绣技术的平、光、齐等细腻工整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南通仿真绣极具文化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相关资料文献搜集和整理,以及民间作坊的访问考察,就仿真绣的针法特色及其传承进行了一番探讨。

仿真绣作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不但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经济价值,而且荣现代的艺术审美和传统的工业艺技为一炉。他们既有文化所特有的润滑、整合、熏陶、激励和教化作用,又能通过娴熟的市场机制创造经济价值,甚至形成一系列特有的文化产业。总之,我国传统的艺术仿真绣不仅拥有雄厚的历史积淀,而且能够融入时代的气息和元素,形成新的价值产品。而南通仿真绣是仿真绣的一个分支,正是在结合民国时期的流行元素的基础上被创作出来。它同样具有仿真绣的特点,并且在2008年被正式列为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第一批非遗的扩展项目,可见南通仿真绣的价值和重要性。

南通仿真绣现状

南通仿真绣作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其传承具有家族性、区域性、异质性、身口相传性和定期保留性等特点,这就使得其传播受到极大的阻碍和限制。一方面,南通仿真绣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如今创始人沈寿及其弟子的逐渐逝去和年老,但却没有出现有突出表现的仿真绣天赋和高超的技法的后人,导致此古老精湛的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另一方面,南通仿真绣的文化底蕴也承受着西方传统文化的冲击,其独特的艺术风派也受现代文明的考验和冲击。总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人是其传承的第一要素,也是改善当前文化传承状况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 万项,可谓文化遗产丰富多样,这是值得所有国人自豪的,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工业化进程,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珍贵的文化遗产逐渐减少,很多优秀文化艺术濒临绝迹,南通仿真绣因为其继承传播不够也是我们值得重点关注的。

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色

从宋代开始,精妙的中国书画常常用来作为各地刺绣的绣稿模板,而刺绣的一大分支——仿真绣不仅传承了我国古老的刺绣艺术形式,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不断突破,刺绣者刺绣的对象不再仅仅是中国的书画,而是融入大自然的食物,积极引入西方油画图片,结合西方油画的作画手法,充分调节光色协调,使得物像有鲜明的明暗之分。仿真绣的色彩比传统的刺绣要更加鲜艳和丰富多彩,并且作品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刺绣者利用丝线的自然光泽,使用独特的刺针针法,尽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图像的明暗关系,使得仿真绣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三维立体感,从而展现多角度的艺术效果。南通仿真绣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用针和用线上很是讲究,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仿真绣的仿真效果。

(1)用针特点概述。南通仿真绣在用针时,摒弃了传统平铺直套的针法,而通过对物像肌理的研究,采用旋转针将物像的形状肌理旋转铺绣到绣面上,这样的针法加强了绣品的三维空间感,从而使仿真绣更加逼真。当然,当时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沈寿在创作这一针法时,不得不说是一项大胆的艺术尝试。这一艺术尝试在《耶稣像》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此外巧妙灵活的运用虚实针、散整针、施毛针沈寿在《雪宦绣谱》中对旋针、虚针、套针、接针、长短针的运用都详细进行了讲解说明,并指出宜用之处。也是仿真绣的精华所在这在体现物体质感的仿真效果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在用线方面。南通仿真绣在用线方面,其用线标准极高。研究得知,其绣线的颜色不同于一般的统一刺绣绣线的颜色,南通仿真绣的绣线像油画的颜料颜色,并且根据不同浓度的搭配,可以使一种颜色的色在十多种甚至百种之间变化。

如何传承南通仿真绣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类似于南通仿真绣这中非遗的传承,学校大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和建立青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车间,观摩南通仿真绣的形成过程,增强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艺术类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培养,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南通仿真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南通仿真绣应该在充分挖掘仿真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旅游开发中的核心灵魂开发,动态参与式旅游项目,将文化之旅与生活艺术结合起来,使这种文化体验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从而体现文化的大众性。

结语

现如今,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已满足其物质和安全的需要,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社交和尊重将是未来大多数人的需要,因而人们开始关注艺术,关注审美,关注文化和价值,南通仿真绣作为苏绣分支的杰出代表,暗含潜在市场,其针法也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并不断在创新。产品的创新多种多样,在南通仿真绣的创新作品中,不乏有将现代流行元素和气息融入其中,同时保留仿真绣的工整细腻,兼具平滑、整齐等特点,使整体作品栩栩如生。在今后南通仿真绣的研究中,不仅要保持创新思维,钻研南通仿真绣的针法特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结合市场需求,打开绣品市场,宣扬传统文化,如此才能将南通仿真绣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

猜你喜欢

用线针法南通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打电话
交通工具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猜脚印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