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导入的技巧

2015-05-30周海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入技巧小学数学

周海泉

【摘 要】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尤其是探究科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题导入”。“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导入方法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技巧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的开头称为“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的导入虽是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并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动和铺垫,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因此,讲好每一节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导入新课有哪些方法技巧呢?

一、数学课导入的原则

(1)新课的导入应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分?所以在上课伊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2)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新课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3)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他教学环节?

二、直接导入主题

直接导入是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的导入方法。其优点是开门见山,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或设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三、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心理学指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教学开始,“设疑”作为学习的先导,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1)用发问导入新课。教师针对跟新课内容有联系,学生有所了解,但又不甚清楚的知识向学生发问,创设问题情境,但又不要求学生作出回答,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了解和探究的欲望而导入新课。

(2)用设问导入新课。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起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3)设问引疑法导入。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常在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整个教学沿着环环相扣的问题展开。

四、趣事导入

趣事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与新课有关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等趣味事例出发,引入新课,能拨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开课就精神饱满,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由于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有一些内容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数学历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通过故事引人的方式,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听了故事,会去思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也就显得热烈、和谐、高效。

五、类比导入

类比法是探求新知识的有力工具。此法用于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搞清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类比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导入新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类比法,可以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养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勇于思考的好习惯。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先决条件。数学概念不但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结果。课本上的概念有的非常简单、有的非常抽象,这给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从而造成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因此,搞好概念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就会为他们学习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用类比法引入新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的提出过程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被用于类比的旧事物的对比中接受新概念

六、纠错导入

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课,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练习,再分析,使大家明了错在何处,为什么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就知识的理解,又为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

七、情境导入

以多种手段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始于注意,所以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首先问题或问题情境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具有持续时间短、易变化的特点,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可以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如故事讲述、实物模型、图片、幻灯投影、电脑显示、实验演示、表演操作等,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创设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等特征的教学情境,并在此情境中融入了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直观形象,通过对这些情境中所镶嵌的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学生较易发现与形成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将情境引入往往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场景,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充满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上册《掷一掷》内容中,书中的情境――掷骰子,这种游戏学生较为熟悉,有这方面的经验,充满童趣,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会规则的公平性,因此采用这些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效果较好。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上面我阐述了六种导入的方法,其实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常见的有:复习导入;通过设问直接导入;也可以用录象、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导入,无论什么样的导入都不能贪偏离主题,与所学的内容应紧密相连。但无论如何,讲究导入的技巧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杨振宁教授讲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所以要让学生学好一门功课,就要让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而要让学生听好一堂课,就必须让学生对这堂课感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参考文献:

[1]徐兆强.初等数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2):[64-74]

猜你喜欢

导入技巧小学数学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