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逻辑的再认识
2015-05-30郭超文
郭超文
摘 要:面对西方列强的残酷侵略,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地进行着各自的尝试,在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上挥洒着鲜血与汗水,前赴后继,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适合国家发展的特色路途。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回溯十分必要,其中所遵循的历史逻辑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逻辑
一、旧民主主义时期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1840年,西方国家用战争的炮火把中国拉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带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西方帝国主义采用武力方式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封建王朝原有的闭关锁国状态,这一缺口的打开,使得中国和西方各国再次恢复到了互通的状态,各种西方物质层面的存在涌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开始逐渐改变着这个天朝上国的固着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中国人民开始睁开眼睛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在精神的层面上给予了中国人民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给予了刺激,仁人志士们开始采用西方各种先进制度尝试着去拯救四面楚歌的中国,走上了探索国家富强的漫漫路途。
1841年5月,被后世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嘱托魏源撰写一部反映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海国图志》。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本较为完整地记述世界历史地理的综合性图书,它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中国各社会阶层以强烈刺激和对封建制度的反思,在理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861年,晚清政府开始洋务运动,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救亡探索,企图通过器物层面的改造实现对没落封建王朝的救赎。1895年2月11日夜,时年59岁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服鸦片自尽。至此,洋务运动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甲午战败而宣告破产。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当时的中国人看到我们不但在器物层面落后而且在制度层面也落后。这时候,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派走到了历史前台,企图通过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来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但是由于其过度地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的打压之下仅仅进行了9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他的失败表明了在封建势力过分强大的中国依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来实现救亡图存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在戊戌变法失败3年后,慈禧不得不推行比康梁更加激进的改革——公元1901年,慈禧太后出人意料地发出一道谕旨,宣布实行“新政”。但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打碎了立宪党人的美梦,一时举国哗然,群情鼎沸。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就在改良逐渐破产的时候,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率先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数千年的延续。但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1]辛亥革命虽然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但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革命缺乏彻底性,并未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一个更加彻底的阶级发动一场更加彻底的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国人民的幸福。而无产阶级的产生正是迎合了这一迫切需要,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希望。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它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之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未被党内大多数同志自觉意识到,一种是从书本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以为靠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就可以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从狭隘经验出发,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2]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关注的目光和思考的中心投注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并最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实现对资本的和平赎买到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方法上按照自己的国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当代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社会后来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三、对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逻辑的思考
中国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具备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在必然性之外是否包含着人民的主动选择性,这种历史必然性与主动选择性究竟遵循着怎样的历史逻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道路的最终选择,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当时中国人民在遭受国内封建体制严重盘剥,国外帝国主义残酷侵略的历史条件下,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一种正常的选择,也是一种进步的体现。毕竟先进的知识分子与开明的地主阶层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器物层面和思想制度层面的先进性。但历史并没有给中国提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机会,中国只能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去实现现代化,去赶超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世界上的任何客观存在都与其他存在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和借鉴。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好的东西,不等于搞资本主义,也不能就认为中国应该搞资本主义。对于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走出了自己發展道路的中国来说,回头再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行不通的。
“20世纪初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改革开放的选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一脉相承的历史必然逻辑。”[3]对于这三次历史选择,不能简单理解为历史必然性规定下的唯一选项,它既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内外部诸要素交互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们的自觉选择,更是在人们日益感受到封建制度对社会生产力的严重束缚和资本主义的弊端凸显后做出的明智选择。
中国最终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性与主动选择性的统一。对于它的产生,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历史必然性规定下的唯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集体做出了能动性的自觉选择。一方面,由于历史发展造就了这样的客观形势,即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将这种可能性变为了现实性。(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3.
[2] 王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与历史价值——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南京大学学报,2009,(4).
[3] 姜淑兰,张丽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与主动选择性的统一[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