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作文写作创新意识的几点思考

2015-05-30孟继维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领悟习作作文

孟继维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为学生创新意识提供空间舞台

从当前初中学生学生阅读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阅读随意性较大,无阅读计划打算。

2.教师教学课堂上对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相对单一。

3.学生课内外阅读自觉性能力较差。

教师教学时要倡导师生之间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作文写作提供空间舞台。

二、指导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为创新写作搭建兴趣舞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进行体验作文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作文教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并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情景及时记下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活动环节,特别写好某一个特定细节,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为学生习作提供“活水源头”,以便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学生既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又激发了记录活动过程的习作欲望,还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三、加强学生写作训练指导,为学生创新写作提供耕植的平台。

1.指导学生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新意。

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来源于生活又艺术地反映生活,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就像是失去了生命的源头。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时帮助他们用心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感悟和品味生活,认真留意身边的令自己记忆深刻的小事,把这些小事用一种新的感觉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品位生活情感,表达超越情感的领悟。

俗话说:情生景,景生情,情景交融生意境。情与景就是生活实际,意境就是对情景升华的领悟。怎样才能做到情溢于中,让文章生动起来呢?首先要从中有爱,爱别人才能爱自己,爱生活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色彩,爱让我们感受生活,让我们为生命行走中的点点滴滴而有所领悟,学生一旦拥有情感,这样会使他们在的情感驱动下变得更加细腻地领悟生活。

3.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借助观察结果发现新意。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创新之魂。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那么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观察生活,力求写实,在写实中创新。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四、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作文过程实际是学生由感知认知,由被动到主动自觉变化过程,就是观察与实践的过程。要解决学生不会从生活在学会观察、提取写作素材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做生活的主人,让其萌发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写出感人的文章来。通过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体验生活来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让学生自由放飞心灵,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创新的目标。

五、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可从所有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写在黑板上进行修改示范。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加以指导,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

2.组织学生互相修改。教师把收上来的文章初步看过后,再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先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交叉修改,务必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从他人的文章中找出值得自己学习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写上旁批,最后写上自己的评语。

3.师生讨论式评价学生作文。这种评价教学法教学可以把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凸显,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六、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

1.紧密联系单元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仔细研读,模仿训练,边看边练,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结合课外资料,吸取精华,模仿其新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来谋篇布局。

2.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特点,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基础,生活范围。还要参照其他学科的内容,考虑宜采用的训练形式和课型。构建作文教学序列,有助于教师统一筹划作文教学,做到目的明确,训练有序。科学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从而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注意加强三个联系,拓宽学生作文训练天地。一是要加强作文训练内容与课文教学的联系;二是要加强作文训练与生活的联系;三是加强作文训练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拓宽命题范围,增强写作兴趣。

猜你喜欢

领悟习作作文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习作展示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