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外平面设计师的设计艺术风格

2015-05-30冷增龙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土豆艺术设计传统

对于中国艺术设计业来说,视觉传达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的文字与动画、声响等形态的综合建构,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造型原理,为广告招贴、书籍装帧包装装潢、环境艺术、摄影艺术等方面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可行的保障。而在国外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插图基本成为国外平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则是一种简约的技法来诠释文化内容,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完美的形象来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聚甚远的梦幻世界,然而他们文化作品却是最能反映这一不同的文化风格。

艺术设计是文化职业。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导致个人生存空间的拓展。同时,由于人生觉悟、社会经验、历史情怀的融合,个人的艺术表现,进入到一种文化创造空间之中,从而形成持久的精神影响力。

水墨元素的文化艺术风格

陈绍华,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代表作是“申奥标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现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中国传统书法风格汇聚在它的整个设计作品之中,他独爱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播,而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他把中国精神通过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可以表达的元素体现出来。艺术设计家的创造意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转化为一种自觉地文化追求,并且在艺术设计中,不断地因地制宜地变化着风格与手法,以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因此艺术设计家获得和提高创造力,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

民族化艺术特色艺术设计风格

日本平面设计家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设计创意大师”福田繁雄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一,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量招贴设计响誉世界,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设计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之中的,从而来尝试不同的方法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深悉人本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有掌握现代的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有幻想和令人着迷,同时有极其简洁,具有一种的幽默感,在他的招贴创意中,重视对人性的刻画,表达出个人的文化观念,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寓意图案的“本土化”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进步,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回顾与眷恋。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的“乡土风”。都有意地选择了传统文化的素材,来形成新的设计流行风格,以以区别于西方设计所带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国际流行样式。因此平面设计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以 “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通过他的作品感受最强烈的是他大胆的想象和表现技法地简练性。细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大和民族单纯的简练性,没有那种罗可可式的繁琐和纤巧,更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那种貌似不经意的随意性,那种去掉了雕饰的淳朴,那种追求线与色面本身的量感和张力,那种超乎西方传统的透视和素描意识,那种举重若轻地寓对比色于平和,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因此“本土化”的流行虽然可以强化艺术设计的原创性,并有着温故知新的社会作用,甚至引发着重新解读民族艺术传统传统的现实意义。

民族化艺术情感的设计风格

一些欧美等国家的艺术设计家,喜欢以饥饿、干旱、贫穷的非洲景观为题材,展示出个人的人文精神,在对人类社会话题的强烈关注中,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设计语言。而在其他的招贴设计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通过荒诞、尴尬的美学启示,所形成的强烈的反差对比,揭示生活中合理和不合理的现象,运用讽刺尖锐批评,引发人们重视,抒发着艺术设计家的个人情怀。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设计了几千副招贴,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兰堡发现了很多艺术来源于生活,他把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的元素,加以艺术的处理,而土豆系列是洋溢着德国民族化的气息,他的土豆本身并不是让人所称赞的,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魅力,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每个画面都以土豆为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他把土豆与色彩的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土豆色块与招贴的黑色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奇特魅力,这些作品都天除了兰堡独特的奇思妙想,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是的平凡的土豆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艺术气息,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简洁化的视觉。

因此一个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家,更需要积极的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不同文化风格的艺术创造背景,会给招贴设计增添很多的艺术魅力,,在转化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时,建构一种现代设计艺术体系,即将西方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成果,化作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种化西为中、化古为今,以及个人的积极努力,才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步中的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冷增龙(1988-),男,山东省潍坊市人,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3级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土豆艺术设计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星.云.海》
《花月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土豆喝水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土豆爱吃糖
发芽土豆带着毒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