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特点及其教学思考

2015-05-30彭艳云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书籍传统

书籍作为人类文明思想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在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和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整体化”、“民族化”、“电子化”、“个性化”等四种审美特点,这种变化使得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装帧设计教学存在设计概念的“单一化”、设计思维的“拼贴化”、设计过程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因此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学应侧重从引导学生改变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建立整体意识;从书籍内容出发设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书籍作为人类文明思想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在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书和电子化的传统书籍正作为重要的电子资源,被大部分人接受,网络书籍的便捷、易于传播、信息量大、制作成本低等优势让传统书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电子书籍虽然方便、便捷,但因为大量传播很容易在信息浪潮中昙花一现。因此如何解决传统纸质书籍日益流失的读者群和加大电子书籍的生命力,是目前图书市场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从书籍装帧设计入手。

书籍装帧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也是书籍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显然,书籍装帧设计师因书籍而生的一个艺术设计领域。明代藏书家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论述了装订艺术:“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应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可见,早期人们对于书籍装帧的作用是保护书籍完好,不需要追求其装饰华丽。但是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提高和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当代书籍装帧设计越来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书籍的印象和喜好。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呈现出了以下明显的特点:

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化

传统思维上对书籍装帧设计主要停留在对封面或封式等部分的设计,而忽略了书籍装帧设计实际是一个整体设计,它包括书籍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的艺术设计,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会影响到书籍装帧。正如书籍装帧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吕敬人对书籍装帧设计提出的“书籍设计”的新概念一样,“书籍的设计是书籍的造型艺术,是书籍出版过程中关于书籍各部分结构、形态、材料应用、印刷工艺、装订工艺等全部设计活动的总和,是设计者对书籍内容进行准确阅读、理解、整理后,进行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的立体思考行为,并最终构建出设计者心中的、反映书籍本身特征的‘建筑物”。因此,可以说,书籍装帧设计并不在是简单的封面设计,而是包含了将书稿视觉整体化的过程。今天书籍的设计已不再是装帧家或插画家简简单单的美术设计,而是要求在书籍设计思维过程中把作者、出版社、编辑、读者以及文字内容等因素统统考虑进去,具体设计时则要求将护封、封面、插图、开本、版式、字体、纸张、印刷、装订等进行完整的综合整体设计。例如,设计中如果只考虑读者,而不考虑书稿文字内容,那么很可能导致书籍设计和文字风格不搭。又比如,书籍平放时,读者首先看到的是封面,而当书籍陈列在书架上时,书脊便成为吸引读者注意的首要因素。因此,设计中只有进行全盘通篇考虑,才能让书籍设计变成浑然一体的整体设计,从而真正将书籍内容的价值从外在形式上体现出来,从整体上实现形式上的美观,最终吸引消费者注意,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书籍装帧设计的民族化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后现代”设计风格开始影响我国设计界。“后现代”设计注重个性、强调装饰、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我国书籍装帧设计也受到这种艺术风格的影响,开始追求反传统、反理性的美学观念,关注书籍外在的张力和追求书籍装帧的视觉冲击力,导致很多书籍被设计得夸张而个性,书籍的外观设计表现得鲜艳夺目,甚至于夹杂着浮夸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和异形的开本,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然而,书籍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语言文字和思想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本国文明和精神的体现,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上还是应该摒弃完全照搬西方设计风格的思想,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审美习惯,通过运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表现方式和手段,在对书籍主题内容有效传播的同时,在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特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多方面的传统元素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和取材来源,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广阔的改良空间。当然,强调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利用和民族化的表现,并不是就排斥现代时尚元素,而是应该注意在设计中找到旧有造型元素与现代审美形式的契合点,让传统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给读者带来高品质的视觉感受,真正激发起他们对书籍的作为民族精神文明产品的认同。

书籍装帧设计的电子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纸质书籍虽然仍然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新型的“电子图书”也开始占据一定的图书市场。在当代,电子图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印刷书籍的电子版本,拥有与传统书籍许多形似的特点,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彩页,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等等,但是又因为其内容更丰富、成本更低、可读性更强而颇受当代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的喜爱,因此,当前很多书籍都会有电子版本,因此面对传统书籍的电子化,其装帧设计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电子屏幕的影响,包括在设计时考虑彩色显示、动态显示等因素。未来的数码时代,势必要求书籍装帧设计师能够结合现代新视听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阅读表现力。

书籍装帧设计的个性化

在工业时代,由于机器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生产力被解放,人们对物质的消费和占有也达到高潮,自然与人类的分离导致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方式,是以“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认识为主,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工业时代的设计侧重往往统一化、标准化,忽略了人的不同群体性和文化性。而到了后工业时代,由机器化大生产导致的物的大量生产的浪费和环境破坏,让人们开始反思自己和环境的关系,同时物种的多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个体的尊重和对意义的追求。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许多设计者开始除了关注设计的一般特性外,还更加关注人本身。在满足视觉舒适度的基础上,突出各种设计元素的特色,以此来增加书籍装帧设计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例如,材料是书籍装帧设计表现手法的载体,其质地、肌理、色彩、美感等都会影响读者视觉和触觉感受,给他们带来文字之外的感受和联想,从而为书的知识性和艺术性起到独具个性的增值作用,又比如,不同的印刷技术可以为不同的书籍塑造不同的个性形象。因此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越来越追求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和谐统一,由以往单一的信息传递延伸为视、触、听、嗅、味等多方面,全方位的交融之美,从而创造极具感染力的阅读氛围。

由此可见,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不再同于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而是出现了“整体化”、“民族化”、“电子化”和“个性化”的变化特点,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目前,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学还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设计教学的模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设计概念的“单一化”。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书籍装帧设计就是“封面设计”的代名词,包括大部分的高校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还是沿用这种观念,因此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还是缺乏对书籍整体形态要素的设计,有的甚至存在忽视的态度,认为书籍设计只需要设计出一个封面即可,不用再考虑其他,这种设计思路忽视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化,割裂了书籍的整体塑造,缺乏立体感和全面性。设计过于表面化,细节严重不走。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传统书籍设计的影响,在教学中忽视了对电子书籍的讲解与设计。

第二,设计思维的“拼贴化”。对于书籍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用设计来传达和表现书籍内容,因此,其设计构思必须建立在理解和吃透原稿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书籍的主题思想、精神特质,确定其风格特征,以此来构思整本书的大致形态。但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对书籍内容不进行详细阅读,或者只了解内容大意和中心思想就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无疑不能抓住书籍设计的真正内涵,而且当前由于电脑的方便快捷,很多学生满足于利用电脑进行图像文字的拼凑,拼贴出一本书来。而且传统文化知识匮乏,西化严重,要么逢设计必加英文,认为这种设计就是时尚,要么就是对传统图形和传统字体的简单添加和罗列,这样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没有丝毫的创新和思考,体现了学生的懒惰思想,也完全没有达到教学效果。

第三,设计过程缺乏实践能力。书籍除了是精神文化产品,同时随着书籍的市场化流通,它同时也是一种商品,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书籍装帧设计的教学过程一般体现为两部分: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理论学习基本能较好地完成,但是在实践训练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课题结合起来,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意。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书籍的材质、印刷和装订等方面实践经验匮乏,导致进行课程作业时,往往只有封面光鲜照人,但其他方面的构成要素效果不佳。

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第一,引导学生改变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建立整体意识。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包括了书籍整体设计和制作印刷装订过程,仅仅把书籍设计成封面设计,而忽视内文版式的设计,是片面的,并没有理解书籍设计的整体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纠正学生的这种对书籍设计的错误理解,应该用详细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确立书籍装帧设计除了封面设计,还应该涵盖封页、环衬、扉页、目录、版权页、页码和书眉、版式设计、插图、材料、印刷工艺等组成部分的认识,从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主动建立起整体设计的观念。

第二,引导学生注重从书籍内容出发设计。书籍的文字内容才是书籍的核心,书籍装帧设计是为书籍内容服务的,再有创意的设计如果脱离书籍的文字内容,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所要设计书籍的内容,只有对书籍内容有充分、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有感而发,在具体设计中体现书籍的内容和思想性,才能真正在创意上有所突破,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三,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收往往不假思索,认为设计中加入西方元素或英文,就是时尚,就是好设计,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却是少之又少,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正如前面所说,本国的书籍所涵盖还主要是本国的传统文化要素居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让他们真正理解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元素,并运用到设计中去。

第四,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书籍装帧设计应该加强实训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设计课题,让学生了解并实际参与从设计初稿到输出的完整书籍设计流程,特别是在书籍装帧设计的制版印刷阶段如何拼版、如何设定等的一系列流程,都需要让学生熟知和掌握。只有这样进行全流程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完整地了解和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全部内涵。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

作者简介:彭艳云(1975—),讲师,工作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书籍传统
鲁迅与“书籍代购”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老传统当传承
书籍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