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聋校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2015-05-30李陶然

俪人·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以生为本

李陶然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学校教育对象是一个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生群体,他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个性化特征和差异。这是学校工作的客观性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相应的个性化要求。个性化教学主要包含校际个性化、课程个性化和学生个性化等三个层面。尤其在群体学生之间,由于成长环境、心智发育、生活经历、学识情感和精神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和特出。如何打造个性化教学活动呢?本文立足其重要意义,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期望收获一些商榷和指教之言。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育教学;以生为本;实践与探析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呢?顾名思义,就是在承認群体学生共性前提下,坚持“以生为本、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强调他们的个性培养和有效发挥,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也是学校施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它课程相比较,美术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表现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而且在美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提倡它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才会产生创造力和持续探究的可能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之。

一、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与培养的作用意义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俗话说:“个性品质决定命运。”中小学龄正处于学生个性人格初期塑造并逐步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既可直接发现和发展造型、色彩、制作、创造等一般或超常性的美术才能,又能间接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 美术活动可以充分显示与学生气质特点相对应的美术语言,具有某种心理测验的作用和意义。②通过美术作业,可以显露与常态不同的且被内在气质掩盖的一些现象,还能显露、鉴别、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各类隐性潜能。③可以较好地显露并鉴别学生如情趣志向、思维方式、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等非美术潜能。④为学生在自我发现和专业选择等提供一种形象化参考。如在美术作品欣赏课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既可帮助学生逐步地学会欣赏,又能促进他们作出一种个性化审美判断。长期以往,对于学生人格的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能够起到积极性的正强化作用。

二、简述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与培养的有效措施

如何打造中小学美术课程个性化教学活动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艺术实践课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入手:

1、在教学目标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在中小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非在于培养许多专业型小画家,而是在于通过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能力素养,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这是一种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并重发展的教学目标。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中小学龄正处于求知强学的黄金阶段,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而且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在性空间,只要教师具备放眼长远的战略意识和长袖善舞的教学能力,就会正确认识并有效把握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性教学目标、长久性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处理能力。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态势,应适当性控制学生的美术技巧,而不是普遍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模式,主动去规范他们的美术思想;努力提供一种善教乐学的时空市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程度不同地培植和开发潜能,从而促进其美术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2、在教学环境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学研究表明:环境生成情境,情境铺设心境,心境决定个性。换言之,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有着前后贯通的重大影响。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走下讲台,更多地深入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努力制造或生成幽默风趣、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向师情感和向师力,充分发挥亲师信道的良好效应。再如,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趣味性、启迪性和挑战性的良好教学情境;并注重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活动,以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觉主动性。还有,教师可充分利用并有效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互比心理,选择教室某一处平面作为学生作品展览区域——可同时展出,也可优选展览,通过“以赛激趣促学”形式,有效激发争先创优意识和善于进取行为,不断促进个性化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需制宜地开展开放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活动,而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约束。比如,在学生独立学习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不规定主题而有学生任意作画的方式;作画期间,学生可随时随地提问,教师则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适时适量地予以提示、启发、点拨和讲评,也可把教师主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值得强调的是,美术学科与其它多类学科之间具有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中要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努力从中攫取“1+1>2”的综合教学效应。再如,美术学科与语文知识之间的相互整合:唐代岑参“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的诗句,既说明了近大远小的透视道理,又描述出一幅撞击视觉心理的美妙画面。如此整合,既可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又能增强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

此外,打造美术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还有许多,如个别化辅导、个性化评价等。总之,只要我们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中小学美术以生为本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农村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