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茶一味”三重境界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胡爱萍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平常心禅宗茶道

胡爱萍

茶,源于西汉,盛行于唐,流行于宋代。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唐时茶文化分四类:宗教茶、宫廷茶,文士茶,民间茶。

“禅茶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后,茶道传入日本,禅茶一味成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时期茶圣千利休将“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结合禅茶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础。茶道始于中国,然后在世界各地被发扬传播。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故“茶禅一味”被视为茶道中的最高境界。

如何将禅茶一味的东方禅境设计于的室内中?塑造禅茶的境界,让如今生活在快节奏的疲劳身心的人们在拥有一种轻松、安静的禅境环境。

1.概述

“茶禅一味”

茶性“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由“静”达到洁净身心,涤除尘凡的境界。 茶性“凡”,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侧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半日光阴,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囚禁困锁的自然心性。“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样的心境吗? “佛法存于茶汤”所言诚然。禅与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没有精神与物质之别,真可谓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禅与茶,天生因缘,任何典故证实似乎都很多余。 茶中有禅?茶中何以有禅?根源在心中有禅!其实,茶中岂止有禅,茶中还有道、有儒,更有佛、道、儒的柔合。品茶是行禅的重要方式,茶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须知饮茶也如同坐禅一样,冷暖自知,禅道自悟。饮酒多为酩酊大醉,饮茶却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显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盖了参禅悟道的因素理会功能。 故“禅茶一味”也。

2.“禅茶一味”三重境界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禅茶三重境界分为一“茶禅一味”与日常生活的相融意境;二“禅茶一味”与开悟顿悟的相通意境;三“禅茶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意境

第一重境界:“茶禅一味”与日常生活的相融意境。日常生活是“茶禅一味”,的基石:“茶禅一味”,是日常生活的升华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因此,用茶叶、农禅、饮茶、坐禅、茶事活动、禅宗仪礼等元素营造日常生活禅茶一味意境,结合大自然或营造大自然氛围,使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物质等一切存在交往,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所以,设计时可以提取和茶叶、农禅、饮茶与坐禅、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等相关的元素,如建茶室、小院、农田;摆茶具、茶叶、佛元素;造坐禅等意境等等,都是营造禅茶意境的相融手法。具体如筑小室于竹阴树下,贮泉水,植草木,挂釜置炭,插生花,摆道具。移山川自然之水石于一室,赏四季风花雪月,感草木盛衰,以礼待客。听釜中松风飒飒,而忘世间忧虑杂念,一勺流出涓涓渭水,洗尽心中尘埃。真乃人间仙境也。如此,则赏天地自然之和气,移山川木石于炉边,五行齐备矣。汲天地之流水而品风味,壮哉!乐天地中和之气,是为茶道!坐泽庵所说的“赏天地自然之和气”,其意义一定在此。

第二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开悟顿悟的相通意境

茶与禅渊源深长,“茶禅一味”的精练概括,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等方面,其巨大贡献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个字,并非提示那提神生津、营养丰富的茶是僧侣们的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而是在讲述佛教的观念,暗藏了许多禅机;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我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就如“吃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有可能成为人们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缚。因此禅宗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禅茶的深厚基础,缘真实体验的深刻性。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所以,营造空灵虚境的空间氛围是表达“茶禅一味”与开悟顿悟的相通的意境。空灵虚境的室内空间氛围需要安静、幽静,让人处其中有静思、开悟顿悟的时空感。从而也可以使疲乏的、痛苦的心境得以放松,沉静。空灵虚境的室内空间陈设需要简洁,不需要过多陈设;色调整体统一不可花哨;光线柔和安静;材质多以自然材质为主。

第三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意境。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禅茶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主张人与道之间没有间隔,自然相契,,并有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临济语录》)至此不难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论,实际上已经把慧能开辟的南宗禅所独有的那种自在无碍、随心所欲的活泼宗风发展到了极致。所以设计师设计时注意巧妙设计,营造一种随意、自由的意境。设计时考虑了人的行为习惯、心境等需求,达到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随心所欲意境。

3.“禅茶一味”三重境界设计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意禅境的主题意境设计师必须了解禅茶一味内涵,设计时总体把控“禅茶一味”三重境界,三重境界相互融合,整体统一。

⑵注意中式元素的整体运用 茶道始于中国,中式元素,应贯穿于整体设计概念之中。

⑶注意中式文化韵味体现。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设计体现中国文化思想内涵是设计思维过程中的必须考虑的角度。

⑷注意新中式的设计手法 新中式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业界人士定义为“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所以设计师必须多了解中式文化,让后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提炼元素,将中式文化及禅茶文化更好地运用于新中式之中。

结束语

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禅茶一味”室内环境,使养生、得悟、体道这三重境界悄悄地自然而然地达到合一,使生活在当下快节奏生活得以缓解和改善,使中国传统文化也出现了一项崭新的内容----“禅茶一味”。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平常心禅宗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禅宗软件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平常心看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茶道人生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茶道六百年》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