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学戏老年教学

2015-05-30张初一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戏票友京胡

张初一

我的父亲酷爱京剧。从我记事儿的时候起,每到周六就会有许多京剧票友来到我们家里唱戏,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锣鼓一响好戏开台。1960年哥哥考上了北京戏曲学校专科学拉京胡,于是我也学拉京胡了。

光阴似箭,一晃赶上大唱样板戏的年代,我的这把小京胡大有用武之地,参加宣传队,上山下乡慰问部队到处演出。后来,我虽然改行到机关工作了,但是童年学的东西永远记在心中。10年前有个学校的校长请我教孩子们拉琴唱戏,我因此走上了讲台,教孩子们拉京胡唱京剧。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繁复的唱腔、深奥的戏词,孩子们如何懂得?于是,我先从讲故事做起。我把京剧《岳母刺字》、《赤桑镇》、《借东风》、《文昭关》等改编成故事并结合戏词儿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极大地激发了学习京剧的热情。接着我就趁热打铁教孩子们唱腔。我小时候学戏曾走过弯路,如今我吸取教训,把戏词和唱腔让孩子们完全弄明白,学习时以表扬鼓励为主。我让孩子们听录音看录像,一段唱腔学会了之后,开展分组比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再教孩子们拉胡琴。第一步拉京剧曲牌《小开门》,我对孩子们说:“当你们会演奏了这个曲牌之后,京剧艺术殿堂为你们打开了扇小门儿。你们会看到京剧原来是那么博大精深。”现在的孩子们极聪明,当他们真的喜欢做一件事,他们的进步是惊人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学生教起,学习两年之后,他们可以很熟练地演奏或演唱学会的京剧唱段了,每次参加地区或全市文艺比赛都能获奖,还代表全市少年赴香港演出,我的心里别提多荣耀了。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育部决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同学们从小学习京剧,在愉快的说唱与演奏中,同学们不仅可以记住各朝代中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能增长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对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参加过京剧学习班的同学们都深有体会,有的同学上了高中还回来找我,想继续学京剧拉京胡,他们说舍不得丢下这门终身受益的艺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是华夏子孙的根底,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京剧票房,不仅参加全国京剧票友联谊活动,还到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各地教学演出(前排中为作者)。我把十多年前的往事写成文字,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京剧、促进学习。

猜你喜欢

学戏票友京胡
事在人为,是世上最好的道理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晚风飘来京胡声
“戏苑”萌娃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眼睛
中国民族乐器(之六)京胡
我,京胡和电脑
许秦生与众不同的京胡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