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马尔克,就没有夏天

2015-05-30拉比特

书城 2015年6期
关键词:伦茨格拉斯

拉比特

那时候没有铁血社区,只是一帮狗血哥们,武器的学问尽在男孩中间口口相传。当然,他们比马尔克还是差远了。马尔克甚至知道许多日本驱逐舰的舰名,不用说意大利轻型巡洋舰和巴西的老式铁甲舰。至于波兰海军舰艇的数据,这小子随口就能报出:载重两千吨,航速三十九节的“闪电号”和“雷霆号”驱逐舰,还有载重一千五百吨,航速三十三节的“暴风雨号”,战争爆发时逃到了英国……当然,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最初的炮火就落在马尔克的这座城市—但泽。

但泽,战争,武器与少年,还有性,这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猫与鼠》的几个关键词。宗教,或许也是一个重要话题,只是马尔克的精神世界实在有些玄奥。

马尔克是书里的主人公,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生着招风耳、大喉结,梳着中分头。皮伦茨以为这哥们各方面都不怎么出色,可人家偏能在吱嘎作响的单杠上连做三十七个大回环。没牙能做一百二十个引体向上,做贴杠回环竟失手把门牙磕了。其实马尔克还有一项出众的本领,就是在舷甲板上踮着脚尖,挺起自己那玩意儿朝舷栏外喷射……这样的表演没人能胜过他。小说中这一节曾在德国(指前西德)文坛引起轩然大波,被人指责为“淫乱”和“色情”,说是“毒害青少年”什么的。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那时候中国作家笔下绝无此类描写,因为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玩这一手。说来他和没牙、月月、小褂子那帮狐朋狗党也够浑蛋的,倒也有过类似的喷射表演,当然只是“类似”—他们站在大桥上隔着栏杆朝空中撒尿。身心躁动的男孩们样样事情都要一比高下,他记得没牙喜欢当众晒腹肌(那些凹凸有形的硬块看上去不像是真的),月月撑着油纸伞从四楼窗台往下跳……

皮伦茨是小说中的叙事人,马尔克的同学和玩伴。哥们之间未免有些嫉妒,说起马尔克总是语带讥嘲。就像他说起没牙和小褂子,话里话外夹枪带棍。他真正佩服的是月月,因为月月没脑子,读书一塌糊涂。事情的微妙之处在于某个机缘,一切都发生在马尔克学会游泳之后,这时候整个人生似乎懵懵懂懂地开始加速。起初,皮伦茨他们还不想带他玩,可是马尔克潜水本领终于让人刮目相看。他知道,嫉妒是更高级别的佩服,而佩服却并不需要嫉妒作为铺垫,那时候他们还不曾有过你死我活的生命感触。

作为波罗的海港口城市,但泽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沿革。这座城市自十四世纪初被条顿骑士团征服,六百年来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两个民族反复争夺的焦点。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它划归波兰,成为受国际联盟保护的“自由市”。也就是说,它是波兰的一部分,却不完全是波兰的,原因是这座城市九成以上居民是德裔,城市议会完全由德国人掌控。所以,希特勒一声炮响它就成了德国领土。

君特·格拉斯就出生在但泽,他的父亲是德国商贩,母亲是波兰人。也许,这座城市带给作家的是某种难以言述的归属感。他想起书中的一个细节,就是皮伦茨在马尔克家中看到的那帧照片,马尔克已故的父亲是火车司机,照片背景正是带着PKP(波兰铁路局)标志的机车。书中另一处不经意地提到,马尔克本身就是一个波兰姓氏。人与城市,同样具有身份的复杂性,这使得格拉斯的叙事呈现多重指向,亦有着鞭辟入里的质疑和反省:那场战争难道仅仅是一出尼伯龙根悲剧?

格拉斯为但泽这座城市写了三部曲,依次为《铁皮鼓》、《猫与鼠》和《狗年月》。这些作品在战争年月的宏大背景下,从生活细枝末节之中审视纳粹起源的踪迹。其实,格拉斯笔下那些争胜好强的狗血剧情具有某种普泛意义,不仅仅是但泽男孩们的游戏。这是一部少见的反面成长小说,虽然有着专制年代的禁锢背景,但许多细节像是有意绕开第三帝国官方意识形态—从日常世界到内心深处不是一条直线路径,隔着青春的梦魇,让人嗅到了废墟上的尸臭。作家将青少年的英雄崇拜视为一种危险信号,只是这种危险起初蕴藏在游戏的竞逐之中,没让你觉得可怕,危险是从“力比多”(libido)的驱动中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在格拉斯的故事中,最初的战火已经过去(在朝别的地方延烧),但泽海滩又成了德意志少年的天堂。皮伦茨、温尔特、席林、库普卡,当然还有马尔克,整个夏天都泡在海滨浴场。喉结像是老鼠蹿动的马尔克不能再让人小觑了,这家伙在水里像条鱼似的,潜水功夫特别好,现在是人家央求他下水。皮伦茨说,“没有马尔克,就没有夏天。”他觉得这话很妙,逻辑关系上好像带有一个乌托邦式的承诺。

海湾里有一艘触礁沉没的波兰扫雷舰,战争一开始就挂了。因为舰桥上部和一部分舷栏还露在水面上,马尔克、皮伦茨这帮男孩总是游到舰上去玩。他们在锈迹斑斑的舰桥上抠下干结的海鸥粪便,塞进嘴里嚼着,一边观望着海上驶过的船只。格拉斯很擅于从男孩的无聊举动中窥察他们的猎奇心理和表现欲。他们潜水进入船舱,打捞沉船上的各种物件。马尔克捞上来一些工具和通讯器材,还有一台留声机。别人只能游到前舱,最多在军官餐厅那儿逗留几秒钟,马尔克却能穿过一道道舱门直抵轮机舱。游过一段水下通道,他还发现了位于舰桥内部的报务舱,那处高于水面的空间后来成为马尔克的私人密室。

格拉斯栩栩如生地描绘着少年人的顽性和好奇心,亦隐隐地勾勒出某种追求不凡的心理轨迹。冒险和胡闹有一种特殊效应—由于异想天开的叛逆姿态本身带有戏谑特点,往往在对抗规则与习俗之同时完成自我的荒诞塑形,这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边构筑了一个迷人的故事。可是在格拉斯笔下,荒诞之中更有苦涩意味,这里从头到尾充满了前青春期和青春期的迷惘。读着这本《猫与鼠》,他每每想起自己的萌动时刻,那是半个世纪前,月月带着他们这帮孩子从大桥上往江面跳水,纵身一跃的瞬间都把自己想象成战争年代英勇就义的烈士,仿佛子弹就从空中射来。

他没有去过但泽,这座城市现在属于波兰,按波兰人的叫法是格但斯克。当然,伟大的马尔克的确似曾相识……没错,月月潜水的本事肯定不输于马尔克,有一回从大桥桥墩底下捞上来一台锈蚀的警报器,他们还以为那是美蒋特务扔下的发报机……那是哪一年?没牙的老爸夜夜开讲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闾巷布衣亦是冷兵器时代的抒情诗人。没牙不喜欢老爸嘴里老掉牙的段子,到处宣传五六式火箭筒巨大威力,一打一个准儿。童年的玩伴几乎都是军迷,许多人都能如数家珍地报出苏制坦克和美国军机型号。唯独月月孤陋寡闻,月月以为马克沁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是最棒的家伙,一开口总被小褂子他们嗤笑。现在谁还知道“马克沁”?那是苏联电影《夏伯阳》留下的记忆。马车上载着不停扫射的重机枪,风驰电掣般穿过大草原……他们颇有生不逢时之感,居然错过了战争年代。

身处战争年代的马尔克自然有许多想入非非的念头。他并不满足潜水的骄傲,而是向往心灵的升华,那是更高的荣耀。马尔克开始在沉船上布置自己的密室,把家里的西斯廷圣母彩色胶印画弄进了报务舱。他用口哨吹起《圣母颂》,朝飞翔的海鸥诵读拉丁语经文和赞美诗。皮伦茨恍然察觉,马尔克喜欢的音乐都是咏叹调、歌剧序曲之类的严肃音乐。

学校当局请来一位海军上尉给学生作报告,那是前几届毕业的老校友,向马尔克这些后生晚辈讲述自己在U型潜艇上的战斗经历。那家伙已经击沉了总吨位达二十五万吨的盟军舰船,获得“元首”颁发的铁十字勋章。一开始海军上尉像《海军年鉴》那样干巴巴地介绍一系列海战,男孩们听着并不感到新奇,他们早就熟悉了报告中提到的那些海军术语。皮伦茨觉得有意思的是被敌方驱逐舰追杀的那一段:头顶上螺旋推进器的噪声让人心惊肉跳,连着投下十一枚深水炸弹……报告最后,海军上尉借用奥德修斯从敌营胜利归来的一幕,充满诗意地描述潜艇神话般的凯旋—“第一批海鸥向港口发出了通报。”

格拉斯的叙述几乎完全集中在报告人时而枯燥、时而生动的言语中,偶尔穿插女生们嗤嗤的笑声。皮伦茨注意到,马尔克只是脸上抽搐了一下,看不出他内心是不以为然,还是已经热血沸腾。报告结束后,海军上尉又去健身房表演体操,要在单杠上再露一手大回环接分腿腾跃(当然是向前腾跃,他知道那时还没有特卡切夫)。可是,更衣时那枚铁十字勋章却不翼而飞。勋章被马尔克偷走了。

铁十字勋章悬挂在马尔克两根锁骨之间,正好遮住了那颗惹人注目的喉结。小说里有一段描写马尔克独自在扫雷舰上的情形,其中每一句都深有意味。除了那个有绶带的东西,他身上一丝不挂,赤条条地躺在阴影里,“双手夹在腘窝里,头发一缕一缕地披在耳际……他竭力表现出一副救世主的神态。”这时水下传来《乡村骑士》的凄婉乐曲,海鸥在空中盘旋,六艘快艇编队正朝普齐格湾驶去……伟大的马尔克一动不动地躺在阴影里。在甲板下方,报务室的隔舱里,那台修好的旧留声机上足了发条,像是着了魔似的重复着同一段曲子。

马尔克是勋章爱好者,沉船上波兰军人的奖章也成为他的收藏。可是偷来的这枚铁十字勋章却是此生的噩梦。偷窃一事很快东窗事发,马尔克被学校开除,转学到另一所中学(因为中学生是后备兵源,战争时期纳粹当局不允许任何人辍学)。也许这时候他已经在考虑参军的事情了,反正早晚得应征入伍。他开始研究前线形势,从俄国战场到北非战场……他跟母亲和姨妈聊起太平洋战场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提出一条大胆的设想,认为未来海上战争主要是航母的事儿,“因为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制造战列舰不太合算,假如将来再一次爆发战争,最有前途的是速度很快的轻型舰艇和航空母舰。”这话应该让小褂子听听。

当然,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一九四二年年底,马尔克参军了,进入了预备役的义务劳动军。新年一过,皮伦茨和那帮哥们也被编入防空服务团(学生准军事组织)。马尔克后来成了德军的一名坦克炮手,战火纷飞之际哥们早已天各一方,这是他姨妈告诉皮伦茨的。从马尔克的家书中可以看出,他在战场上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英雄梦”。那女人拿出马尔克的前线来信,皮伦茨一眼认出,信纸上画的那些扁圆形带着乳房似鼓包的玩意儿正是苏军T﹣34坦克。马尔克画上了每一辆被他击毁的坦克,几封信里加起来竟有几十辆之多。显然,战场是他咸鱼翻身的机会。他终于获得“元首”颁发的铁十字勋章,本地报纸上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

小说最后两章,身着坦克兵迷彩服的马尔克回家探亲,所有戏剧性场景都出现了。现在有机会跟母亲和姨妈大侃乌克兰战场局势,从库尔斯克会战到第聂伯河下游的突围,他已是身经百战。当然重要的是,现在应该有资格回到母校给同学们作报告了,他要藉此湔洗当初偷窃的耻辱。当然,他瞄准的目标是原来的母校康拉迪中学的礼堂—

他想站在透过新哥特式尖拱窗射进来的、尘土飞扬的光线中;他想冲着三百名声音时高时低地放着臭屁的中学生作报告;他想看到从前的老师那些油光锃亮的脑袋围在自己的身前身后;他想面对礼堂后墙上那幅画像—学校的缔造者、名垂千古的封·康拉迪男爵那蜡黄的面孔……

可是,康拉迪中学不给他这个机会,只让他到后来转入的韦塞尔中学去讲演。马尔克当然不干,就连地方党部的邀请都让他回绝了。书中描述马尔克几番找克洛泽校长交涉,软磨硬泡,死缠滥打,一概不起作用,最后没辙,只能将那位固执的校长暴扁一通了事。然后,麻烦就来了。不是因为打了校长,而是他在但泽延宕多时,已经错过返回部队的日期。几乎就是一瞬间的工夫,“英雄”的光环突然就黯淡下来,如何逃避军纪惩罚成了问题。马尔克走投无路之下,最后带着一些罐头食品躲进那艘扫雷舰的报务舱。似乎冥冥之中早就知道该有这一天,马尔克当初费了好大劲儿将那儿布置起来,往里边送入书籍、蜡烛、酒精炉、铝锅、茶叶和麦片什么的。那是他的地儿,他是说过“假如遇上什么麻烦,可以躲到里面去”。

没有人知道他在那个密室中待了多久,反正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见过他。沉船暗舱,自我幽扃,这在评论家看来不啻是一个隐喻。也许没有那么复杂,他读这类小说时总是提醒自己:所谓象征,如果说不是博学者的附会,往往就是读者自己的心理暗示。

是皮伦茨划着浴场的小船把他送到舰上的,哥们就是哥们。当年他在学校受了处分不敢回家,就是月月陪他满山转悠,月月说世间最可恶的就是校长。马尔克坐在船尾,牙齿格格地打着冷颤,一边嘟囔个不停,他说他本来完全可以作一个精彩的报告,“谈谈坦克瞄准器、空心榴弹以及迈巴赫发动机什么的……”尽管克洛泽校长不肯施予精神的空间,而马尔克言语之间依然是救世主的范儿。他说起指挥官的失策,自己被调到中线战场,哈尔科夫很快就失守。真是阴差阳错,马尔克下士早该进入元首大本营了。他怔怔地说道,“可以假设两条平行线在无穷远的地方相交,便会产生某种类似于超验的感觉,这一点您必须承认。”这话让他琢磨了半天,命运中如果有两条平行线,那另一条是什么?

马尔克转学那年夏天,但泽海滩上变得冷冷清清。马尔克好像失踪了。不一定就是没脸见人,更像是存心不跟他们玩了。暑假之后,却又像耶稣显灵似的出现了。格拉斯似乎故意拉出了一个空当。不过,既然借助皮伦茨这叙事人来说事,就不能贴身紧逼地盯住马尔克来写,更不能直接进入这独行者的内心。有时,只是对话的闪忽之间透露某些蛛丝马迹—譬如,突然扯到了克尔凯郭尔的著作,这小子在思考哲学、宗教和所谓终结问题,还有现代军舰的装甲厚度。在最后盘桓但泽街头的时刻,他跟皮伦茨有过一番长谈,规劝皮伦茨无论如何一定要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强调说,“特别是等你到了俄国之后,你会从中悟出很多东西,诸如精神气质等等。”

像是一段未获拯救的天路历程,马尔克的不幸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宿命,也许是过早地将少年欢乐变成了生命的磨难。磨难归磨难,却总是给他带来超凡入圣的自我满足。离开了但泽海滨,这未来的坦克炮手很快就在预备役营地搞上了分队长老婆—本来是被派去给分队长家后院搭兔笼,结果那兔笼搭了又拆,拆了又搭。伟大的马尔克走到哪儿都有故事。可是潜水活动少了这位中心人物便索然无味,平时总要嘲笑马尔克的皮伦茨忽然感慨不已,“没有马尔克,就没有夏天。”这不是承诺,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二○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猜你喜欢

伦茨格拉斯
谢卫东: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伦茨: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绚烂花车(环球360)
安吉拉·阿伦茨:年薪过亿的职场“女魔头”
安吉拉·阿伦茨:年薪过亿的职场“女魔头”
安吉拉·阿伦茨:谁说女子不如男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手持王Paul Greengrass(保罗·格林格拉斯)
电脑也疯狂
电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