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你第一个来接我

2015-05-30杜朝霞

南北桥 2015年6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教育

杜朝霞

【摘    要】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家园共育,正确面对隔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隔辈教育走出特色!

【关键词】隔辈   教育   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210

又到幼儿离园时间,你会发现幼儿园大门一开,家长全都争先恐后地向班级冲刺般地跑去,无论老弱还是多病,都像是怕接晚了孩子会被别人抢走一样。

周五离园时间我在大厅值班,这种人潮涌动的场景又再现,我退到了大厅的一角。随着人潮的慢慢散去,大厅才显现出一定的空间。我突然听到“哇哇”的哭声,原来是中三班的刘霖飞,只听孩子哭着一个劲的埋怨来接他那驼背的姥姥,“你怎么没有第一个接我,我要你第一名来接我。”我赶紧走过去蹲下来拉着霖飞的手,很认真的对他说:“霖飞,姥姥的腰和腿都不好,你要理解姥姥,走不了那么快。小朋友离园都有先后,早点、晚点没关系的。”可不曾想到霖飞的姥姥的回答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不哭,不哭,我以后一定再早点出门,早早来门口排队,第一名来接你。”我直接愣在那里,问“霖飞姥姥,您为什么这么说?”老人回答我:“要是我没第一名接他,他会哭个没完的。” 我追问道:“那您老几点出门才能第一名接到孩子呢?” “下午三点就来幼儿园门口排队。”可知道我们幼儿园离园时间是在下午的五点,也就是老人要在门外排两个小时的队伍。可怜天下老人心啊!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一、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不利于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隔辈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老人出于对孩子的“爱”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 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要求家长就会照着做,自己就是对的,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容易是非不分,不明事理。

二、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三、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老人在带小孩的时候太过宠溺孩子,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做,玩具玩完了,扔的满地都是,老人么跟在孩子后面收拾玩具;孩子有了新的玩具、零食不愿分享,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不给。在老人的教育观念里,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做不来,就不让孩子做,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做了,好的习惯是从小塑造的,如果孩子养成了习惯,是很难改正回来。

针对错误的家庭隔辈教育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对策。

(一)在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应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一颗心都牵挂孩子,每一双手都呵护孩子。毛泽东曾说,人多好办事。在全家齐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得到了精心的照顾。但是,人多矛盾也多。虽然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各人的经验、判断、做法不一样,很容易产生矛盾。比如,妈妈觉得孩子应该吃清淡的饭菜,而老人认为盐吃少了人就没有力气;父母想给孩子请一个家庭教师,让孩子的学习更好,而老人认为不能把孩子累着了。这时,谁说了算呢?

当孩子拥有判断能力的时候,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听孩子的。但在孩子还不懂得作出选择时,应该由父母做主,老人提供参考意见。养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二是“育”。“养”仅仅指孩子的身体发育,属于物质层面,因此父母和老人都能够胜任。而“育”属于精神领域,在这一点上,由父母亲自教育,更能培养出品格优秀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优秀的品格含义丰富,自信、诚实、宽容、独立、谦虚、有爱心、有责任感等等,都属于优秀的品格。很多老人都具有这些优秀品格,但他们非常溺爱孩子,使孩子错过了形成优秀品格的关键时期。尤其在隔代教育家庭里,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老人溺爱孩子的情况最为严重,他们爱孙子孙女远远胜于爱子女——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玩就陪着去,甚至为孩子护短。这种教育丝毫没有考虑孩子在身体营养、心灵成长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导致孩子不能全面发展。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姚宗桥说:“孩子从0岁到6岁是个很关键的习惯形成时期,父母的参与尤其重要。其间爷爷奶奶只能帮忙照看孩子,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角色。”那么,由父母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情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许多父母也溺爱孩子,但程度比老人轻得多,加上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较高,适应能力、理解能力较强,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较新,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由父母肩负主要的教育责任,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以及孩子自身特点的品格优秀的好孩子。

(二)家园共育,引导幼儿学会面对问题

如果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幼儿园就是幼儿跨入社会的第一步。家长要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多配合,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要和幼儿园达成一致。

在幼儿出现问题时,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幼儿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让幼儿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霖飞的姥姥没有第一名接到他,父母应该帮助他分析接晚了的原因,是不是姥姥的腿脚不好,不能跑那么快?从而激发孩子理解别人的愿望,学会正确面对问题。

(三)三代合力并进,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

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家园共育,正确面对隔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隔辈教育走出特色!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篮球训练中抢篮板球能力的培养探析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