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2015-05-30骆桂林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骆桂林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他们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发生了改变,他们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小学生的性格活泼,他们对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探究中掌握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保证计算正确率的情况下加快计算速度。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氛围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主要运用直观思维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探究,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深入探究知识,提高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数学知识对生活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设计。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还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的距离,使他们喜欢上数学学习,并积极主动的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2.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教师需要利用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提高,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生活化的教学要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实现有效的交流,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效率。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长久保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既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 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1.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积极运转,对问题分析和理解更加深入。例如,在教学“乘法”时,教师可以把乘法题目和答案写到不同的卡片上,把这些卡片发给学生,使他们找到和自己卡片相对应的题目和答案。在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他们积极的进行乘法题目的计算。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效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

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进行问题分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同时要还让他们在假设、推导过程中拓宽思路,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合作探究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要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深入思考,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能力出发,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思考,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在互动、交流中进行知识探讨,使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拓宽他们思维面,使创新思维获得发展。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能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