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5-05-30王小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寓言生词

王小娟

我国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候,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应试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使得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就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通过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却能够很好地改变这样的教学策略。所谓的支架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最终来完成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我们就以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中《滥竽充数》为例来说明支架式的教学模式是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

一、复习旧知,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种叫做寓言的文体,有哪个同学能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这些寓言都说明什么道理呢?

生1:学过《拔苗助长》,说的是人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全盘皆输的故事。

生2:学过《南辕北辙》,说的是人在做事情之前必须确定正确的目标,只有在正确的目标的指引之下才能够成功。

生3:还学过《掩耳盗铃》,说的是不能顾自欺欺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正确,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依旧要带领同学们来进行寓言的学习,在寓言的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学会做人的道理。现在同学们先齐声读一遍课文。

(然后就是齐声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谁能够和别的同学分享一下。

(班级里面沉默,没有人回答。)

师:同学们可能还没有对这课的内容完全理解,那么老师下面就给大家放一段有关《滥竽充数》的动画,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思考滥竽充数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如果你是南郭先生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然后教师就开始给学生放映动画。)

【设计思路】在进行课堂引入部分设计的时候,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寓言故事有所回忆,在对旧知识回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进来。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整个过程起到支架式的引导作用,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文章的寓意,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章、观看动画来自己进行体会,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自己在进行自己知识的建构,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的把握才能够更加的深刻。

二、设立目标,进行探究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有关“滥竽充数”的对话,下面同学们就开始开始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或者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来听取别的同学的意见。

(然后班级里面的同学就开始进入到了积累的讨论过程中。)

师:相信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都交换了意见,现在有哪个同学能够在同学们面前分享一下。

生1: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所以最后在跑掉的。

生2: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生3:滥竽充数就是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队伍里面以次充好,这样是不正确的。

师:没错,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在讨论中同学们已经对这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的主旨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才学的人,这样才能够在社会中站稳脚步。那么现在我们对文章中生词和生句来进行总结一下,同学们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呢?

生1:“滥竽充数”这个词虽然大概能够理解真正意思,但是还希望老师能够准确解释一下。

师:“滥竽充数”的意思就是生3同学说的意思,就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之中,以次充好。同学们不能够做滥竽充数的人。同时,在文章中出现的南郭先生,后来人们也用南郭先生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生2:还有“吹竽”是什么意思,“齐湣王”是什么意思。

生3:“排场”、“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

(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生词进行一一解答,并且对文章中的生词和生字进行归纳。)

【设计思路】这部分的内容是整个文章的核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来对文章的主旨和文章中出现的生词来进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引的支架式作用,提出问题以后先让学生来进行思考,然后再由教师来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总结过程中就能够对比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这样就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也能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课外练习,积极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将整个课文学习完毕,那么同学们现在谁能够用“滥竽充数”来造一个句子。

生1:我们不应该和滥竽充数的人交朋友。

生2:前两天妈妈买回家一筐橘子,里面有许多烂橘子在滥竽充数。

生3: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滥竽充数,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对,看来同学们已经对滥竽充数这个词完全理解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只要能够将这个词学会,就已经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就将这课中出现的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然后拿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来一起进行欣赏。下课!

【设计思路】课文学习的最后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应用,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灵活运用,因此通过造句的阶段就能够让学生对于整节课的内容来进行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自己造句,使得学生在以后进行说话或者写作的时候也能够将课堂中的内容应用进来。教师在最后给学生安排了课下的作业,采用学生比较喜欢的绘画作业,这样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又重新对文章进行回忆,而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这样就使得整个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很完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能够快速提升。

总之,支架式的教学策略关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得学生自主来完成知识的框架的建设。支架式的教学策略应用在小学语文中的时候,教师需要作为学生学习上的支架,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之下来完成知识的学习。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寓言生词
唉,真是报应啊
唉,真是报应啊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发财记
寓言的马甲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