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15-05-30卫晓溪杨婉玲
卫晓溪 杨婉玲
摘 要:新時期高校成立理论研究型社团是大学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应从学校领导和行政干预、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规范社团管理模式和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等方面加以建设,保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理论研究;社团;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89-02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学习交流、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高校里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社团——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它们“以弘扬红色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为己任,在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成效,成为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型平台。”[1]2015年1月1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公布,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蓬勃发展,在校园里掀起了一阵阵的“红色风潮”。
一、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成立的作用
随着“95后”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主流,他们思想更加活跃,易受网络言论左右,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严重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自我意识不断彰显。他们普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除了知道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之外,对民族历史文化、当代社会政治、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等了解甚少。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党课团课等方式,形式过于单调,灌输式的教育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研究型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阵地,可以成为常规教育的延伸。通过专题讨论、形势报告会、参观学习、图片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社团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和当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凭借其理论鲜活化、活动多样化、宣传广泛化的特色,在大学生中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培养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社团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类型的社团。
(一)社团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创新度
高校的学生社团普遍重实用性、娱乐性和文艺性,而理论研究型社团的活动内容以理论和学术知识为主,政治色彩较浓,无法避免枯燥乏味,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由于缺乏创新,导致活动的形式单调乏味,气氛严肃。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积极性变得更低,社团的人气和影响力也日趋下降。
(二)学校对社团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很多高校追求形象工程和形式主义,喜欢跟风,纷纷成立了理论研究型社团,但是对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真正关注,限制了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三)社团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
首先,缺乏专家型老师的指导。有些社团没有配备指导教师,完全按照社团干部自己的意愿举办活动。有些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但过于年轻,理论水平有限,在运作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其次,社团内部管理混乱。在社团干部的选择上,相关的选拔制度不是很透明,容易导致一些能力高的人员没被任用。社团干部责任心不强,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等。最后,对社团的监督不够。对社团的工作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干部是否尽职等情况,缺乏评价机制。还有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奖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对社团的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加强党委的领导和学校的行政干预
高校领导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好工作,充分意识到理论研究型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把社团的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研究新形势下社团发展的问题,给予社团有利的支持与帮助。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有力支持是理论研究型社团建设与发展的强大后盾。针对理论研究型社团的特殊性,学校党委应明确社团的归属和地位,将它纳入到全校学生党建的整体格局之中,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增强社团发展的能力与后劲。学校团委和党校应大力倡导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参加社团,通过先进分子思想认识的提高去凝聚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在全校社团评比活动中,对理论研究型社团给予政策倾斜,以进一步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理论团队。另外,行政部门应摈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切实关注理论研究型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帮助社团解决在开展活动各个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如在场地租用、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等。
(二)配备素质过硬的专业指导教师
相比其他类型的社团,理论研究型社团一般选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从而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活动组织有指导、理论研究有方向。大学生仅凭个人能力去学习政治理论,只会浮于表层,难以企及理论的深刻内涵,而思政“教师专业的理论修养、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将会指导理论社团的学习更专业化,实践活动更有深度。”[2]指导教师要注意指导方法,在宏观上对社团放手,留给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又要在开展具体活动时把好关、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跟踪指导,做好信息沟通和总结。指导教师还要定期研究社团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将调研以建议意见书的形式反馈给社团,提升其管理水平。
(三)提升理论研究型社团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对于社团来说,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保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社团自身特殊性,构建社团的运行保障机制,解决社团在成员准入、推优奖惩以及专项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1.建立健全社團成员准入机制。理论研究型社团的显著特点是社团成员政治觉悟高,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实践能力。以此为标准选拔成员,可以确保社团的先进性。在招新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与各院系学生党支部保持联系,要求学生必须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才能申请加入社团;鼓励团干、学干、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加入社团,保证先进分子在社团成员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
2.建立健全社团的奖惩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理论研究型社团一定要建立健全推优机制、奖优惩差机制等制度。定期进行优秀社团成员评选,将成员参与活动的表现进行量化管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推荐优秀的骨干成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者党员;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时政要闻的考试,将考试不及格的社团成员清退。
3.建立健全社团的财务制度。为切实保障社团成员的利益,社团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努力做到财务的透明化、公开化。社团应有专项的学习活动经费的支持,有关部门可以每学期事先拨入一定金额的日常学习活动基金,由指导教师保管。社团的办公室做出日常开支明细,在每一次大型活动之前做出详细的预算,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申请基金。
(四)创新社团活动形式,以特色活动增强社团的生命力
理论研究型社团强调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活动内容以理论和学术知识为主,如果缺乏创新,就会导致活动的形式单调乏味。所以,社团的发展要牢记“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时效性的活动是大学生理论社团生命力的展现。”[2]这一原则,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1.积极创新,以品牌活动加强社团的特色发展。理论研究型社团在设计社团活动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的特点,架设一个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具有针对性的社团活动体系。如浙江省大学生理论型社团非常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采用时下流行的话语体系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红色经典”散发新魅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漫画大赛”、搭载新媒体平台的“微评论”大赛等,吸引一大批学生参与活动。社团活动的发展需要在活动品牌上进行探索,品牌活动对于社团的日常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立于2007年的安徽师范大学“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品牌化为工作追求,已经打造出近十个品牌公益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作为理论研究型社团,一定要致力于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既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性,又要贴近大学生生活与实际。
2.努力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有效载体。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只靠教师一味进行“灌输式”理论教育,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即使有实践教学环节,形式也比较单一,容易上成“放羊课”“自由活动”课。如果将理论研究型社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载体,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补机制,会大幅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社团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行统一,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3.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氛围。理论研究型社团应以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主。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由专家推荐理论阅读书目供社团成员参考,并聘请专业教师开展辅导学习和专题讲座。围绕国内外大事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时政研讨等大量理论性强、形式灵活、学生参与兴趣高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学校应以课外科研项目资助的形式进行支持,初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探究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在探究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社团还应推动成员们学以致用,宣传理论。为此社团可成立“宣讲团”,成员需通过层层筛选、精心培训,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理论。
4.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生活在信息时代的“95后”大学生对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熟练,所以理论研究型社团开展活动时一定要结合现代科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开展多样的以理论学习和交流为主题的网络教育活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理论研究型社团需要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理论动态和相关活动信息,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抢占优势宣传媒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社团应借助网络新媒体快速的传播方式增加社团活动的参与主体。无论是活动前的筹备、活动的组织还是活动的后续报道,都应注重活动的持续传播力、覆盖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奕.政治理论型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55-25.
[2]姬旺华.高校理论社团创建探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7):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