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孩子喜欢上看书的一些小心机
2015-05-30老崔
老崔
我家孩子挺喜欢看书,我做饭、刷碗时都追着我让我讲书,当然,睡觉之前更要讲书,否则我就甭想睡安生。
有一阵子我偷懒,睡前给他放手机里讲故事的私人广播,我听着很好,但他却只对节目开头的打鼾声感兴趣,所以,还是两腿儿乱蹬逼我给他“亲口”讲。好吧,虽然我从一进家门就一刻不停地忙家务,到了床上已经累成狗,但还是得呼喇一把脸,进入状态声情并茂地讲起来。
喜欢读书虽然也不是什么非富即贵的事,但因为现在手机、电脑、电视轰炸太多,真害怕孩子喜欢上那些把眼睛整瞎了。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央求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双手奉上动画片,不料黏上去跟狗皮膏药一样扒不下来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这么爱书,除了孩子的天性使然,也与我颇费心机有关。
比如,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书让他随便玩,啃也好,撕也好,反正用书把他包围起来。洗澡的时候,澡盆里泡着一本塑料书;出门的时候,给他带一本一捏就响的发声书;还抓拍一切孩子捧书就读的照片,时不时拿出来欣赏一下,赞美一下,造成这个小孩很爱读书的假象。嗯,仔细看看,书大多是倒着拿的!
当孩子发育到虽然不会说话但会和人交流的阶段,就开始给他读书了,读书要趁早,要是IPAD先占领高地,那孩子就爱上IPAD了。那些让我一读就想哭的经典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他听了之后两眼呆滞,听不懂,完全不为情节所打动。倒是一些特别热闹的,比如《妈妈今天不在家》,因为里面有小孩子把妈妈的袜子放进咖啡机里搅断,引发妈妈尖叫的、做坏事的、能闹出各种“声响”的书特别受欢迎。
越来越发现,要想小孩子喜欢上书,故事书第一要素得“图个热闹”。弘扬真善美的那种,除非你改变一下,讲起来各种象声词,比如叮、咣、嘭、咔……时不时冒出来吓他一激灵,给他听觉刺激,然后逗他哈哈大笑,这才能吸引他。
实在没有什么“动静”,那就得分角色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声音演绎,类似于我们小时候老师要求的“有感情地朗读”。当孩子听得十分专注,虽然我的声音听起来那么矫揉造作,自己都一阵阵地恶寒,但心里也在感谢我小学语文老师,当年我被她们各种揪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被坏男生嘲笑,嘿,如今真还派上用场了!艺多不压身,多谢老师栽培!后来又把他爸爸拉进来扮演角色,要不闲着这么大个劳动力干吗?
逢年过节孩子过生日什么的,亲朋好友都会送点玩具。如果送书,送一整套,我不会一套全给孩子,而是把整套书拆分,先送一本书给孩子,并声明这是某某阿姨送的,对他说:书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反正碎碎念久了,他可能就把书和礼物挂起钩来吧?
对了,拆分掉的书干嘛了?只要有人送礼物,我就搭送一本书,告诉孩子,玩具是物质快乐,书是精神快乐,两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呐,某天孩子在超市买书,收银员逗他为什么不买糖,当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是精神食粮”时,收银员笑得那叫一个扭曲……
读着读着我会发现,孩子在某天,竟然拿着我曾经给他读过的书,几乎一字不落地“读”了出来!可别以为他是神童,100个孩子,99个都这样。专家说这是语言敏感,一遍一遍地听,都不自觉地“背”下来了。这时,我就得使劲拍巴掌鼓励,读得好,读得妙,读得妈妈呱呱叫。然后,我就可以偷懒了。让他给我读!或者轮流读,你读一本,我读一本。有时候碰上故事情节比较多的,小孩还给我预警呢:妈妈,我随便读,可以吗?
随便读的意思,就是:乱读。字也不对,情节也张冠李戴,读着读着,虽然还在捧着书,但情节都是自己随口胡诌的,漏洞百出。但这又有神马关系呢?认真听,读到他认为可笑的地方(无非就是那些象声词或者又是小孩干坏事的情节),就跟着“哈哈哈”笑几声。
有个词叫“绿色沙漠”,听说过吗?意思是说,虽然大面积地栽了很多树,但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地面的小花小草无法生长,灌木丛也死翘翘,林子虽大,却是一片死树林,没有生态循环,也没有生机——给孩子读书也是这样,不能逮住某一类书一直给孩子读,我喜欢文艺的、小清新的、搞笑的,那些科普的、科幻的、历史的就得靠孩子爸爸整点儿!也不能把孩子所有的生活都安排成只有书的生活,大自然里走走,乐园里折腾折腾,轧轧马路,发发呆,卖卖萌,扯扯淡……
儿童尿床需早治
为什么孩子晚上总尿床:3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能醒来自控排尿,医学上定义为遗尿症,老百姓称为尿床。儿童尿床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二是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尿感信号在传递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脑;三是膀胱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排尿。
孩子尿床到底需不需要治?对于孩子尿床,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谁小时候没尿过床?长大自然就好了。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尿床都是大人懒惰造成的,“家长勤快点、辛苦点,孩子能尿在床上吗?”
“尿床不用治,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观念是传统的,也是错误的。尿床不会自愈,且随着尿床史的延长,危害的严重程度、治愈的难度和遗传的几率都在增加。孩子尿床千万拖不得、等不得,一定要早治!
“家长叫起夜,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很多家长不辞辛苦,一个晚上几次叫孩子起来去厕所,都认为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就不算是尿床。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小孩在3岁时基本完成排尿反射的建立,不管白天、晚上,都应该能够自主控制其排尿行为。依靠叫起夜才不尿在床上,不是孩子自身能力得到恢复,不是尿床痊愈,而是来自外界的帮助。这种情形的孩子也要治疗,家长辛苦事小,耽误孩子事大!
尿床危害多,千万不能拖:3岁以上孩子尿床是病,不治危害多。据世界卫生组织尿床协会调查显示,长期尿床导致孩子智商下降(比正常儿童低17%-23%);学习困难;危害孩子身体发育(发育慢,身高比正常儿童矮3-5公分);心理缺陷多(自卑敏感、暴躁易怒、自我封闭、不愿与人合作、不适应集体生活);影响成年以后的家庭幸福(影响青春期生殖发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易出现痛经、月经延迟、子宫或卵巢发育不完全)。
专家建议:中华尿床尿失禁康复网、山东省小儿遗尿康复中心专家提醒,以下8种尿床儿童一定要早治:
1.夜尿多,睡觉时听见水声或梦见找厕所会不由自主地排尿;
2.睡眠昏沉,不易唤醒,叫起来也是迷迷糊糊;
3.尿急憋不住尿,白天等不及去厕所就尿裤子,夜晚打湿裤头后会惊醒;
4.孩子到了退牙年龄迟迟不退牙或退牙后长不出来,而且易蛀牙;
5.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不喜欢集体生活;
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多动,学习障碍,尤其数学;
7.挑食厌食、面色萎黄、手脚冰凉、免疫力低,易感冒;
8.叫起夜就不尿床,不叫就尿。
免费咨询电话:400-655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