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真的是害羞吗?

2015-05-30波妞爸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6期
关键词:滑梯天性姥姥

波妞爸

女儿在10个月左右大时,开始学会说些只言片语。姥姥带她出去遛弯,她会摇晃着小手冲不认识的叔叔阿姨说“Hi”,惊得叔叔阿姨掉头使劲看身后还有没有人。大家开始预测小姑娘的未来——她将来肯定是一个社交专家,一点也不害羞,很大方。

那时还经常发生这种事:电梯里,女儿正皱着眉头在妈妈怀里拧着身子百般不乐意,上来一位半点也不熟的邻居。女儿扭头看见了,立马冲人家乐呵呵地打招呼。判若两人这词是给你造的吧,这位同学?

似乎是突然之间,女儿不想做社交专家了。一岁半左右时,她不再逢人就笑,而是警惕地看上看下,别人如果一再逗引,就扭头趴到妈妈肩膀上了。姥姥说,孩子长心眼儿了。姥姥这句话应该是给了女儿很大的力量,因为这没让她觉得害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反而认为是长大的标志。在渐渐跟人熟悉后,女儿会小声地叫声“叔叔阿姨”,然后下巴收紧,羞赧地笑笑。

本来嘛,害羞不是一件坏事,只是一个人的天性,家长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孩子也就不会为自己的害羞而羞愧。

害羞的孩子还有自己的优势,在来到一个新环境时,她会入神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直到熟悉了才开始行动,这是一种不错的自我保护策略。女儿去游乐场滑滑梯时,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

女儿像很多孩子一样,痴迷于滑滑梯。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我带着她出去滑滑梯。离滑梯还好几十米,女儿就开始两眼放光,从我怀里挣扎着下来,向滑梯跑去。

但是一靠到滑梯跟前,女儿就停住了,刚才的欢呼雀跃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位同学又判若两人了。

滑梯上总会有十多个孩子在开心地滑上滑下,女儿就站在那里看,小表情有些严肃。我不说话,站那里陪着她看,等着她慢慢热起来。五六分钟后,女儿回头说,“滑给爸爸看看”,就上去了。上到顶上,又是抓着栏杆看,再两三分钟后,扭头开心地冲我说“我要“嗖”一下滑下去了”,这才开始滑。她不觉得这个羞涩的等待是什么问题,我也不觉得是。俩小时后,邀请她回家,她死活不走,上瘾了。

等到下次去,又是十来分钟的左看看右瞅瞅。因为每次碰到的小朋友都不一样,她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有时候,会碰到看不下去的好心大妈,她们会说“你这孩子太胆小,太害羞”,我说:“没有没有,她在观察,等会儿她就开始滑了,我们不急,你们先。”好在女儿心思都用在研究其他小朋友身上,没听见大妈的“好心话”,时间一到,她就又开始变成风一般的女子,滑上滑下。

我也是个害羞的人,深知被人催促着去掉羞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每次都会在女儿身后等着她。如果我着急推她一把,结果肯定变坏,女儿会认为她的这个羞涩的等待是有问题的,她也不会锻炼出应对陌生环境的技巧。估计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成了“爸爸,我们今天不要去滑滑梯好不好”。

有时候,害羞的孩子应对不了了,她会求助,这时候家长伸手也不晚。

有一次,滑梯上的小朋友太多了,女儿有些看不过来了,她又想上去滑,就扭头说:“爸爸跟我一起滑。”我赶紧给她一只手,领她上去,然后说:“没关系,爸爸在下边保护着你呢,去吧。”她像获得了很大的能量,开心地坐上去了。

玩滑梯的孩子,也有一来就疯狂地滑上滑下的。如果我女儿是那样的孩子,也没问题。不管怎样,都是孩子的天性,与生俱来,只要我们尊重,在孩子需要我们帮助时再伸出援手,孩子就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里自由驰骋。

猜你喜欢

滑梯天性姥姥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暑假就像爬滑梯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