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郊区(县)博物馆如何办好临时展览
2015-05-30诸雯
诸雯
摘 要: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以嘉定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临时展览工作为例,就郊区(县)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
近年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基础文化机构,肩负着展示人类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越来越受到收到社会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及文化习惯的养成,摆在各个郊区(县)博物馆面前的最迫切和棘手的问题就是,相比业内各省市级大馆,郊区(县)博物馆体量较小、专业人才匮乏、展陈环境差强人意、馆藏精品数量和上级财政拨款又极为有限,如何盘活博物馆现有资源,找准自身定位,形成错位竞争,在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已是各郊区(县)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一形势,将临时展览办好办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引进优秀的临时展览也逐步成为博物馆业者的共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嘉定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自2013年6月新馆建成开放以来,除了现有的基本陈列外,已经成功引进多个不同题材、精彩纷呈的临展活动。本文以嘉定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临时展览工作为例,就郊区(县)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做初步的探讨。
1 充分认识举办临时展览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大体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种形式。基本陈列是指能够反映本馆性质和地方特色的、内容比较固定、展出时间相对较长的展览,它是博物馆展陈系统的主体和根本;临时展览则是指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经常更换的短期专题展览,它是博物馆展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一般来说,一个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在推出数年后,往往会因为其过时的内容和落后的表现形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临时展览具备的周期短、时效性强、选题灵活、形式多样、易于更换等特点,正好弥补基本陈列的不足,丰富了陈展内容,为博物馆的展览注入新鲜血液,让观众每次来到博物馆都能有不同的参观体验和知识获取。因而,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积极开发临时展覽,形成适合本馆实际、富有特色的展陈构架对各郊区(县)博物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临时展览的举办也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工作水平,带动其他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临时展览是一个专业的、复杂的系统项目,它从展览构思、文物甄选、大纲的撰写修改,直到布展施工、宣传开放、观众接待、社会教育,甚至包括文物安全保卫、财政预算决算等各方面事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博物馆各业务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临时展览取得良好效果。临时展览的成功与否体现了博物馆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业务工作的整体提升多有裨益。
2015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目前,中国各地博物馆普遍存在着馆藏文物资源厚薄不均,展览展示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一些省市级大馆藏品资源丰富,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珍贵文物长年沉睡在库房,极少与观众见面;而各郊区(县)博物馆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馆藏文物资源匮乏的短板,制约着原创性展览的创作。想要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打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消除藏品管理上的封闭式、占有式倾向,建立起博物馆交流展览的信息平台,以合作办展、互换展览的形式,有效地提高藏品的展示利用率,更大限度地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真正实现博物馆行业藏品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新局面。
2 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高品质展览
如今,随着观众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博物馆的展陈理念也逐步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充分考虑观众的意愿,办观众想看的展览已经成为博物馆展陈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嘉定博物馆自新馆开馆以来,以公众调查为基础,以参观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的观众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满足公众期望值的临时展览,并着力将其打造成自身的文化品牌,成为联系博物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重要纽带。2013年,作为嘉定博物馆新馆开馆庆祝活动之一的《圆明园国宝暨南北朝石刻佛教造像艺术展》在嘉定博物馆新馆开展。此次展览在嘉定、上海甚至是周边地区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反响十分热烈。临时展览的举办不仅为嘉定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宣传造势,提高了社会关注度和文化辐射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潜在观众走进博物馆。此后,嘉定博物馆再接再厉,策划推出了《莼鲈情愫——张氏家族捐赠文物展》《五彩羽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银饰展》《古楚遗珍——郭店楚简特展》《芙蓉出水——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精品展》《根深叶茂——天一阁馆藏珍品展》《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吉金华章——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展》《西藏传统唐卡当代精品展》《磁州古韵——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临时展览,这是嘉定博物馆迈出服务于观众、主动融入社会的坚实一步。
另一方面,在策展过程中,嘉定博物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避免举办一些市场化、快餐化、庸俗化的临时展览。临时性展览的制作,切不可因为展览周期短,就草草了事,必须摒弃“临时”思想,以精品意识贯穿临展制作的各个环节。作为各郊区县博物馆,受条件所限,可以多引进一些成熟型展览。所谓的成熟型展览,大都文物等级较高,展览大纲和展览主题明确清晰,并且兼顾学术性、观赏性和适用性,展出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借鉴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进行自主创作,逐步形成彰显自身地域文化或收藏特色的高品质原创展览。
3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有效吸引组织观众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身处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不得不承认“酒香也要会吆喝”。各郊区(县)博物馆有了好的展览,还要配合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选择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才能让观众及时准确地获取展览信息,达到广而告知的宣传效果。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宣传资料等都可以成为博物馆宣传展览的媒介和载体。但各郊区(县)博物馆应当认清形势,选择适用性更强、更接地气的宣传手段为我所用。临展开幕前,嘉定博物馆以精心设计的大幅户外海报置于门口显著位置,宣教部门设有专人负责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发布展览动态,同时积极联系沟通本地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多种宣传手段构成了立体式的信息网,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使博物馆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由于临时展览展期较短,所以宣传推广工作必须留有一定的提前量。宣传预热期既不能太长,让观众久等不至,丧失参观兴趣,也不能太短,避免观众刚刚获取信息却已临近闭展的情况发生。
4 注重配套活动的开展,发挥博物馆社教职能
临时展览是拓展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优质平台。配合临时展览推出的互动活动,既可以丰富博物馆的宣教内容,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同时对于进一步深化展览主题,加强观众对展览的认知和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
嘉定博物馆在临展举办期间,结合展览主题,突出展陈重点,特别针对未成年人,推出了多个符合其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的手工互动活动。例如,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银饰展期间,推出了“我是小小服装设计师”的互动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参考展览中的少数民族服饰、银饰等,使用蜡笔等绘画材料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民族服饰,让未成年人通过亲身参与,从而进一步感受民族服饰的无穷魅力。借着《磁州古韵——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的举办,“玩转黑白”手工彩绘活动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参与。磁州窑以白地黑花为其典型装饰技法,黑白对比强烈鲜明。抓住这一艺术特点,小朋友们可以动手在彩蛋上生动绘制或典雅古朴,或生动活泼的黑白图案,制作属于自己的磁州窑装饰品。配套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展览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也将博物馆打造成未成年人精彩的社会课堂
以“嘉博学堂”为依托,嘉定博物馆也为成年观众准备了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嘉博学堂”系列活动是由嘉定博物馆举办的群众性公益讲座,作为公共文化普及的平台,在临展举办的同时,也适时推出了内容相匹配、专业性和通俗性相融合的文化专题讲座,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以《吉金华章——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展》为背景推出了“钟鸣鼎食——青铜器与西周时代的贵族生活”主题讲座;“日喀则地区唐卡绘画的主题与鉴赏”则导读了《西藏传统唐卡当代精品展》;“磁州窑赏析”讲座让观众对《磁州古韵——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讲座的举办改变了博物馆僵化单一的宣教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博物馆文化的忠实拥趸,同时也活化了博物馆的展览资源,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的延伸教育。
5 建立健全展览档案,真实记录博物馆陈列工作
每年,各郊区(县)博物馆引进举办的临时展览数量不少,其中不乏一些质量上乘、受观众追捧的精品展览。然而,大量的展览资料由于它既不是文物资料,也不是研究成果,往往被冷落一边,展览档案的建立健全更是无从谈起。通常,各郊区(县)博物馆都已具备相对规范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分类体系,包括藏品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等等。展览档案也应区别于业务档案,作为独立部分在其中占据重要一席。可以说,展览档案不仅是各博物馆展陈工作的真实记录和经验總结,更是提高展览展示水平的重要参考和宝贵资源。完善的展览档案应当包括展览立项过程中的报请审批文件、展览协议、安全责任书、展览大纲、布展方案、文物清单和照片、展览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宣传材料、与展览相关的配套活动资料、讲解词、观众人数统计、媒体相关报道以及反映展览效果的照片和重要影像资料等。只有详尽完备地做好展览资料的归档工作,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客观情况,才能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公众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各郊区(县)博物馆唯有提供更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举办观众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形成特有的文化品牌,才能保持对公众的吸引力,才能走出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单霁翔.试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丰富性与实效性[J].南方文物,2013(4).
[3] 武贞.博物馆临时展览与策展人[J].博物馆研究,2013(2).
[4] 吴鹏.关于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成功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