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程建设的微课资源开发研究

2015-05-30林逸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慕课微课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也呈现多种新的表现形式,其中网络课程即是一种各院校较为大规模地在网络上建设的资源平台。将网络课程与微课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把二者的优势优化组合,将会更加丰富网络课程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网络课程 微课 慕课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2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为网络课程的大规模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一、网络课程建设及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网络课程改革在经过多年建设之后,目前在量的方面已颇具规模,但质的方面仍需精益求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在2013年首届国际在线教育研讨会上提到,目前我国的网络职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主要是软件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网络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既要向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纵深方面进行建设和努力,也要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微课的出现对网络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有助于促进网络课程的建设。

网络课程一般认为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目前,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较为成熟,具有开放、情境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设计有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资源、授课录像、师资力量、教学与研究互动、留言答疑、教学管理、拓展资源等模块,为学生自由自主学习提供了较为丰富内容的资源平台。但网络课程也有些局限性,如“把开设‘网络课堂作为目的,而不是辅助传统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学生不能理解运用网络课程教学的目的,不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等。但是网络课程的核心不仅仅是应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内容才是网络课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内容上的完善才能确保应用上的效果,否则就是先天不足。在这个层面上,部分高校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缺乏教学、学习环境设计;自主学习资源不足;缺少指导学习的系统;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缺少评价与反馈。”[1]“学生与网络课程缺乏深度交互,不能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与反馈方式单一,支持性不强;网络课程缺乏统一的资源建设规范,资源利用率低”等。[2]

为使网络课程逐步完善,应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加强课程规划,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课件技术制作,减少课时时数,丰富相关资源,加强交互设计和反馈建设,制作知识点内容明确、精美清晰、简洁明了的课件。“网络课程的建设要迎合大学生群体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应有专业特色,加强网络课程平台自适应服务功能建设及网络课程平台支柱式服务功能建设”[3]等。同时,进行网络课程与微课相结合是种较好的尝试。

二、微课的产生及其特点

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 T. P.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4]目前,一般是指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程”。[5]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6]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因而微课在产生后能迅速得以推广,为人们学习所接受。微课在实现了大规模在线开放之后,即是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视频资料,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三、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视频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使视频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除了对于课堂教学的努力提升及录像外,“微课”开发与制作是对其较好的补充形式之一,可以便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网络课程中的部分模块内容和微课模块一样,如能利用二者的优势,将能更好地促进网络课程建設。

网络课程中的微课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可以确定为,微课资源的嵌入网络课程并不影响网络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建设,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内容大规模的更换,而是将微课作为补充性资源对网络课程建设进行丰富、改革、创新和更新。因为网络课程的建设也有其相应的要求和评价指标,不可能完全改头换面。而且微课自2008年国外首次提出,国内2010年胡铁生率先给出微课概念,2012年12月份,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发布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的通知以来,微课在国内的研究及发展也仅是短短的3-5年时间,从 CNKI 数据库检索到2015年4月的关于微课的文献有1000篇之多,众多院校及教育界专家人士对微课的探讨和研究在向纵深发展,但实际开发并不像研究那样大规模地进行。且在短期内将一门课程录制完整也有难度。据此,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微课资源开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1.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根据需要确定和选取课程合适的内容与形式,有的放矢地去研究实际建设中“微课”、翻转课堂等的应用,对所建网络课程上已有资源进行解构和重构,进行模块优化和加工。根据已有模块和增加新的模块,进行网络课程和“微课”融合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材开发、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等。

2.进行微课视频开发与设计。设计适合微课视频拍摄的知识点,学习点,突出重点,视频容量和时间长度宜具备精、短、小等特点。“微课”视频拍摄需要有新技术新媒体的支持和应用,相关教学资源特别是微课的配套、优质、一体化,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反馈等,都是影响微课能否宜于学习的影响因素。加强开发新的资源,对于网络课程的建设,除了该课程本身的知识要进行视频录制以外,相关的知识点也需要我们延伸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借鉴、下载和上传国内外相关的视频和资料。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下借鉴国内外最好的教学资料,丰富拓展资源,加大以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觉有意识的快乐学习。如我院在建的《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网络课程,可以下载上传能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以及商务谈判相关的商务视频和资料,国外的商务课程本身就是英语形式教学,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听课学习的习惯。

4.链接国内外微课或视频相关网站。学生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微视频技术可以不按规范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和特长,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包括生活习惯,采取分布式学习,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分散化和离散化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切入,自己控制时间和学习进度,这即是典型的互联网思路。通过大数据抓取和分析,为学生制定针对其特性的一整套的学习方案,互联网是能做到的。这就是“互联网+”的效应。马化腾在4月29日北京举办“势在·必行——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上指出,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管道,互联网+则是一种能力,而产生这种能力的能源是因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所以,在所提供的链接网站方面,除国内一些知名微课、慕课网站如凤凰微课网、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Ewant教育网开放教育平台、(台湾)清华大学磨课师课程NTHU MOOCs、PROERA、均一教育平台、网易公开课等众多网站外;可免费学习国外世界最好课程的网站有如慕课著名的三大机构,Udacity,Coursera,Edx,另有著名的慕课平台如美国Open Course Builder, Udemy, NovoED,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英国的FutureLearn,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等。英语方面的有BBC六分钟英语,VOA的英语一分钟和学个词(Learn a Word),J博士英语,TED-Ed等。

5.加强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一般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但对于微课的设计、录制、剪辑等功能仍需学习和了解,方能应对科技信息时代的步伐,从而更能得心应手地做好网络课程与微课融合的建设工作。

6.设计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设计标准的学生自测和教师检测体系。此处的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设计会略有不同,后者侧重学生学业完成是否合格等效果,网络课程的设计宜侧重其对知识的理解考核,可能需要更具体化、共性中更符合个性特征,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学习考核。

7.以学生为中心,增加交互功能设计,发挥其最佳效果,如学习反馈、师生互动、评价管理、在线提问等辅助学习系统等。此部分功能一般网络课程多少已经建设有一些,但有的院校仍未成体系。交互功能模块可以跟踪学生学习动态,进行答疑、解惑,发现不足,为再次更新优化平台做好准备。

四、结语

网络课程建设除加强自身建设外,展开微课资源的开发、设计和制作等是种新思路。通过信息技术,对丰富的网络课程与微课资源要做到核心东西有所取舍。尽管微课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如能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找到二者融合最佳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足够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主学习都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婧,车帅.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6)

[2]张思,杨高全.从教学维度看网络课程现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6)

[3]閻坚,万仁敏. 高校网络课程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活动与内容的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2014(10)

[4]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5]Shieh 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55 (26) : A1 A13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2010(10)

作者简介:

林逸(1971-),男,河南信阳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慕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