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国际电影节如何打造真正国际范儿

2015-05-30张媛

中外会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红毯班车明星

张媛

国际电影节不仅是各国影迷休闲娱乐的集散地,更是展示一个国家、地区综合文化实力的窗口。4月在雁西湖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较国际知名电影节而言,只能算是学步婴儿,但它已快速积累了一些经验。迄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功走过五个春秋,未来,其如何借鉴和积累、把握细节,如何定位自己、做出特色,将直接关乎到该电影节能否在国际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内容定位缺乏专业特色

从本次电影节最大看点的数据调查中可见,观众最青睐的是一些包括施瓦辛格在内的国际影帝,对于电影展映、评审等其他方面的关注度明显降低;同时《狼图腾》的最佳导演(法国:让·雅克·阿诺)奖关注度最高,此外,影迷并不关心天坛奖的归属。这说明,本次电影节高涨的人气,其主要因素来自于国际大腕的明星效益,而对于国产影片,并非他们的关注焦点。

当然,这不仅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问题,一名资深电影记者曾说:中国的电影节普遍问题就是,大家都过于关注明星的动向,而不關注电影。

纵观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影节莫过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柏林国际电影节,他们历史悠久,各施所长。如世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戛纳标杆了业内水准——“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真空地带,是一个浓缩的好像人们能直接联系,讲同一种语言的微观世界”;奥斯卡金像奖对世界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柏林电影节则更侧重年轻人和观影。

由此可见,艺术作为影片普遍的、唯一的特性和鉴别准则,知名国际电影节普遍追求的正是这种专业的、特色的、纯粹的人文艺术水准,这同样也是各国影迷追求的共同目标。正因如此,电影节才能加速国际电影艺术性的进程,并搭建一个地域性文化碰撞、交互、借鉴的国际平台。

细节服务有待加强

据了解,本届电影节以文化惠民,积极做好服务影迷工作,不仅为部分学生提供免费通行证,选片人可根据兴趣爱好,看遍欧洲三大获奖片,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次大饱眼福的艺术盛宴。

然而,本届电影节对一些细节处理的不足不免引人质疑和吐槽。首先,此前组委会安排了部分记者到“红毯尽头”采访,结果到了才发现:明星在红毯头,记者在红毯尾,谁也看不见红毯上有谁!

其次,因为开幕式设在了郊区的雁栖湖,记者去现场的交通就成了大问题:上去现场的班车需要同时出示红毯票、记者证以及专访/群访证。可很多记者只需去听群访不用进红毯,没有红毯票的记者只能苦苦等后面的班车。而在回程时班车中间不停车,导致记者都只能坐到北京饭店下车,再重新打车返回之前班车路过的家或酒店。

此外,还有被吐槽的是最初红毯现场只有两台饮水机,没有杯子,记者只能用手捧着喝水。一个小时后,主办方才拉来水分发。而此后,从4点过到7点多,记者们集体上一次厕所都是主办方统一召集。

更为雷人的是,从当天走红毯秀的明星矢野浩二的一条微博反映: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最高级别安保的情况下,竟有骗子混进去和明星一起走红毯,还跟着剧组接受采访,真是无语!事后把他们带到了派出所录完口供之后,警方在未给剧组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就把这两个人放了……当天,该微博被转发了5万余次。

本届电影节可谓浮华一片,喜忧参半。这些“美中不足”均反映了组委会的由于责任心不强、经验欠乏,致使诸多细节的串联和应急处理不到位、不得当,从而导致了电影节期间一边是影迷的同庆欢乐,一边却是国际明星、媒体的怨声载道。

一直以来,细节决定成败,创新铸就成功。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包罗万象、星光璀璨的浮华场面掩映下,如不注重实质性的、综合品味的提升,若想迅速走出国门,恐十分困难,我们急需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艺术特色,并做到精细化管理、职业化服务。只有这样,国际电影节才能真正拥有国际范儿,真正走向世界,同时为国产电影开拓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

猜你喜欢

红毯班车明星
悍马的“接班车”
自动班车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电影之外的世界比红毯跟更精彩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红毯
回乡的班车
2015美国演员工会颁奖典礼红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