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新党员教育和培养工作的现状与创新

2015-05-30张昭王琼陈立新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张昭 王琼 陈立新

摘 要:大学生新党员的培养工作,是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的重中之重。以广州大学新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调查报告为根据,对新党员学生自身思想状况的特点、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新党员培养现有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新党员培养工作做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力求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把党支部建设和专业特色相结合、把新党员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新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大学生新党员;新党员教育培养;高校新党员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82-02

大学生新党员的培养工作,是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刚刚进入党员行列的大学生,在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自身思想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要开始从普通同学到学生党员的身份转变。这个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培养工作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所以建立高校党支部、健全新党员培养教育、监督机制,系统化完善大学生新党员培养教育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工作。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新党员的思想状况、认知取向及现实需要,同时也为了发现党组织在培养教育模式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在广州大学针对大学生新党员培养工作现状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情况做出对大学生新党员培养工作创新的一些思考。

一、新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尽管高校的党组织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党员发展,但往往对大学生新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投入不足,对大学生新党员的思想变化了解不及时、不深入。同时对大学生新党员的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调、滞后,教育方法也缺乏综合性,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新党员学生及非党员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所表现的思想动向中得以体现。

(一)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有功利化趋势。

调查中显示,不管是新党员学生还是非党员学生的入党动机还是很端正的,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信仰,要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理念占的比例最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选项和第三选项也占了较大比例。把入党当作一种荣誉,以证明自身在集体中的优秀,虽然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但年轻人有这样的心理活动是较为正常的,体现了年青人的进取心和功利心。但这样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引导,这正在于对新党员的教育培养。把入党当作是找工作的筹码,说明面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繁杂变化,在世界上、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表现在思想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二)新党员同学的形象危机

我們对新党员形象做了对比性的调查,新党员对入党后的个人变化做了自我认识,同时非党员学生也表达了对党员同学的印象。调查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大部分新党员学生都对自己在入党后的行为做了肯定性的评价。也有大部分非党员学生认为新党员学生是集体中的优秀成员、关爱集体帮助他人。但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同学认为新党员学生表现平平,甚至是素质差。这样的结果体现了新党员学生形象存有危机。大学生新党员追求进步,身份上完成了从普通同学到学生党员的身份转变,但现实中部分新党员在思想上、行为上的党员标准还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这个时期党员意识还相对淡薄。

(三)基层党组织缺乏系统化的大学生新党员培养机制

现在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上的突出问题即是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对新党员的教育培养缺乏一套有针对性、计划性、连续性的系统机制。这样的情况在此次调查中也充分体现出来。

在“你觉得党员转正困难吗”的题目中,有51%的新党员同学认为转正“只是个时间问题,预备期没有大毛病,就能自然转正了”。正是由于对新党员没有一套教育监督机制才会让同学有懈怠的心理。

现在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新党员教育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教育培养方式简单化。现有党组织活动形式主要还是集中在政治理论学习的讲座、培训活动,但理论学习总是显得枯燥,调查中有29%的同学表示会参加理论学习,但并不积极主动。有12%的同学甚至表示了对理论学习的反感。如果把学习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学习文件、讲座研讨等等,并不能使党员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的内涵,久而久之理论本身也变得枯燥无味。所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才能升华理论、指导实践,是党性意识和党员精神内化为新党员学生的行为的过程。第二,教育内容陈旧、方式单一仍是突出问题,同时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只重视理论学习、缺乏党员意识的认同感培养,都是我们现在工作中没有解决的或忽视了的问题。需要我们做一个全方面、细节性的思考和设计。

二、对新党员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再思考

新党员学生既是基层党组织的培养对象,更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工作的改进和新党员同学的成长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面,所以党组织对新党员同学培养工作要坚持以新党员学生为本,以促进他们的进步为目标,以适合他们成长的方法为准则。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对如何改进基层党组织对新党员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做一些创新性的思考。

(一)多层次的理论教育和应用强的实践教育相结合

用科学、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是每个年青人适应高度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必备手段,也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所以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理论学习,但是需要学习的手段丰富化、时代化和科学化。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党校、课堂是大学里传播政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但我们可以在教育内容上、形式上有所变化,要及时介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最新经验,全面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同时要从大学生党员最为现实、急需澄清的思想实际出发,把党情国情、形势政策、社会热点、压力释放、心理健康等都纳入到新党员的教育内容。

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把日常课程和专题讲座穿插起来,日常课程没法及时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专题讲座来讨论。党员的教育也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完整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科技手段,让理论的文字生动起来,吸引新党员同学的更多目光。要抓紧建设学生自己的党建网站以及微信、易信平台,这些平台上既有供查找学习的理论文集、文件,也设有同学间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心得,也可以把党组织的活动图文并茂地及时展现。

同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纸上谈兵”上,要组织党员学生开展实践锻炼,如讨论辩论、调研考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比赛等等,让理论学习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结合起来。

(二)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习型党支部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是党支部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把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大方向和具体工作有效联系起来。

应该依据不同专业的党员特长、爱好,建立有特色的学习型党支部,可以是理论研讨型、科研应用型、社会实践型。让党员学生在组织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用。党组织活动也不应只局限于党员学生,应以党员同学为组织者、领导者,鼓励普通同学的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新党员同学起到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和认同感。

(三)新党员教育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

在调查中关于“个人生活目前最大的困境”,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也是党员同学面对的两大困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党员学生在大学生活结束后顺利地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培养一个优秀党员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学有所用,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身价值。所以新时代的党员培养工作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并得以充分的重视。

首先,要帮助新党员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价值观等,利用大学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科学地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各学院党委在新党员学生教育工作中应特别重视新老党员的交流、互助。请优秀的老党员学生介绍自己入党以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和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包括了曾遇到的困境疑惑和一些解决的方法。这样的交流促使新党员学生能尽快地有意识地去思考自己、审视自己,也可以从老党员学生那里获得很多借鉴,有效地促进了新党员学生的成熟和进步。

其次,要帮助新党员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帮助同学理解问题、化解危机,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学习实践中磨炼意志,有坚定信念的人往往能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例如学院党委会经常组织新党员学生参观黄埔军校等各种革命先烈纪念馆,让学生重温艰难的革命岁月,通过直观地了解先烈事迹,去感受理想和信念强大的力量。

第三,要督促新党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德才兼备是对一名党员学生的更高要求,在具有了正确的理念、坚强的意志的前提下,一名党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和人民有所贡献。各学院党委应根据专业内容组织丰富的基层实践活动,由党员学生带队去相关单位参观、学习,增强新党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应经常请一些校友、优秀毕业生为新党员同学做报告,介绍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实践经验、职业规划等等,使学校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新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积极思考新思路、新内容、新方式。新党员培养工作要体现出针对性、系统性和时代性。现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独立意识强,培养工作也要因材施教、丰富立体。要在培养对象和培养人之间建立一个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良好互动机制。我们培养教育工作的创新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国家的繁荣富强输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潘锦全.加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夏光兰.论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

[3]秦莉萍.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2).

[4]郑礼平.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

[5]李玉巧.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