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

2015-05-30胡冰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氢原子能级导学

胡冰琳

【摘要】我校参加省级课改,课题为“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三导”中进行问题导学中的设置问题。

【关键词】三导 设置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7-01

我校参加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的名称是“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三导”主要包括:(1)目标导入(引入课题,展示目标)。(2)问题导学(设置问题,布置讨论,展示点评,精讲点拨)。(3)能力导练(布置练习,检测巩固)。通过一年半的教改实施,下面重点阐述在“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中如何进行设置问题。

1.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

教师创设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困惑和矛盾,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整个课堂活动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更好,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1:进行《自感》一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放一普通日光灯镇流器,然后举起4节干电池问:“用这4节干电池串联后,会不会让一个人触电?”“不会”。“那么,能不能让几个人同时触电呢?”“当然更不会。”然后,教师找几位学生手拉手“串联”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上的电键S突然断开时,学生会感到麻、促而发出一阵叫声,于是,悬念陡然产生了。教师随机设问:“怎么S断开还会有电流?”、“6v电压也能触电”?此时,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就被唤起来了。

图1

2.从学生体验活动中设置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学生从体验活动中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结果将让学生难以忘却。

例2: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在引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时,请同学们用手掌拍打书桌,然后请他们谈谈感受。他们就会体验到本来是自己拍打书桌,结果自己的手感到很痛,而且自己用力越大,手掌越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1)有作用力一定有反作用力吗?(2)作用力的大小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有关系吗?

3. 利用学生作业活动设置问题

物理作业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习题练习,而且还应该包括实验、科学设计、社会调查等。通过作业活动,学生不仅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学习探究的方法,培養研究的能力,而且更重要是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因此,应当对学生作业活动提出提炼问题的任务。学生对物理习题的错误解答,不同学生的“错误”及“错误原因”都可能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各种错解的原因,逐步让学生学会认识纠错的能力。例如有关追赶问题,许多学生混淆不清,在解题中常乱套公式而出现错误,笔者设计了如下一道当堂练习,展示典型错误加以讨论和解决问题。

例3:A、B两物体相距7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阻力作用下,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此时的速度vB=4m/s,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图2所示位置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

图2

展示错误解答 设经过t秒A追上B

SA=4t ① SB=4t-■at2 ②

SA=7+SB ③

联立①②③得t=■s

引导学生讨论本题错在哪里?公式 SB=4t-■at2 有啥适用条件?把结果t=■s代入vt=vB-at会出现什么问题?让学生找到追赶减速运动的物体时必须判断是在运动中还是停下来被追上。正确解答:先判断B停止的时间和位移t1=■=2s sB=■=4m,在B停止的时间A运动的位移为SA=4×2m=8m,由于SA<7+SB,可知B是在停下来被A追上,则A追上B的时间t=■=2.75s

4.利用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的联系也往往是物理教学时设置问题情境的素材。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学生习惯于将熟悉的方法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解决问题,当问题形同而质不同,且方法又迁移不当,就会导致错误。变力做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教学。

例4:如图3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上,用水平外力F缓慢的把小球拉到?兹位置,求外力F做了多少功?①学生自解暴露错误。学生首次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几乎都是这种答案W=FLsin?兹。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发现导致错误的原因是利用功的定义进行求解。②教师提出问题,按照你们的思维方法,利用功的定义求解力做的功,这个力必须是恒力,那么本道题力F是恒力吗?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产生了探索的欲望。③分析纠错。对上题设置的情景小球缓慢运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由受力分析得到F=mgtan?兹,当?兹增大时F力也增大,因此F是变力,不能乱用功的定义计算。

图3

5.利用问题组设置问题

在抽象理论的物理教学中,可使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为前一个问题的拓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诱导,让学生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

例5:在《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的教学中,可以提出系列性的问题:①什么叫基态和激发态?②氢原子在不同能级的能量是指什么能量?③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或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必须满足什么规律?④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或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原子的能量、电子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⑤如何计算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辐射几种频率的光子?⑥什么叫电离?⑦电离和跃迁有何区别?这样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就让学生掌握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导学首先要做好的是问题的设置。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有思维力度,有递进的梯度,问题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原则,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参与课堂研究。

猜你喜欢

氢原子能级导学
“拼、抢、快、优”,展现钱塘“高能级”担当
一维模型氢原子在啁啾激光场中的阈上电离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纠缠Ξ-型三能级原子与纠缠腔场相互作用熵的纠缠演化
关于氢原子跃迁问题的难点突破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对氢原子能量吸收的再认识お
氢原子n=2能级的二级斯塔克效应
中医医院能级护士培训及能级划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