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
2015-05-30姜合水
姜合水
【摘要】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引领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遨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教学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知识生长点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9-02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1]。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习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但想使提问能真正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却还需要在一些细节上下功夫。
1.在“导入”中趣引
问题在导入新课阶段提出,能够快速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想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课时,引用《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通过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断:师:“农夫的这种行为成为笑话流传到今天,为什么人们要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呢?”生:“不一定会有兔子撞死。”师:“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那么要是发生的可能性大呢?那不是很好吗?每天都有兔子吃。”生笑:“因为这种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引出随机事件,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随机事件知识的欲望,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知识的生长点”处延伸
从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新旧关联、架设桥梁、延伸提问,引导学生把自己以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延伸到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中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利于开放思路,丰富想象力,使新知识的种子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发芽”越长越大。如教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时,可引导学生类比根式的除法:即在作根式除法时,分子分母都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从而使分母实数化。进而得到简便的操作方法:先把两个复数相除写成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使分母“实数化”最后再化简,使知识从学生的思想当中流淌出来。
3.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层递
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巧妙地设计问题,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踢开这块学习的绊脚石,让学生在享受排疑解难的成功感的同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如画指数函数的图像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一般的指数函数图像——遇到困难——转为取特殊的指数函数画图像——取哪几个特殊的指数函数画图像——为什么取这几个指数函数画图像——以后怎样画指数函数的图像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反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4.在“巩固”中激发
知识巩固阶段是学生潜能发挥的最佳环节,此时有效利用提问,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让学生在不断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基本不等式练习中,已知x>0,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学生应用时,容易疏忽定理使用的条件,盲目套用致解題失误,可设计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已知x<0,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问题2:已知x>2,则函数y=x+■有最____值为____;问题3:设x,y为正数,求(x+y)■+■的最小值____。学生在解答以上问题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正误辨析,以加深对定理应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等”的理解,促进了思维深刻。
5、在“总结”中拓展
在总结中提问,充分让学生总结,给学生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从知识的“聚宝盆”中快速精炼的自我完善,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中,面临生活中的不定事件,我们应如何决策?请从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知识:
方法: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频率估计概率;道理:随机性中包含稳定性,不确定性蕴含规律性,使学生体会概率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个教学助手,根据学生思维实际情况,创设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及时为学生添设思想阶梯,提供研讨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动机,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从而让学生用各自的语言交流数学知识,用个性的思维表达数学理念,用个性的方法暴露解题思路,让学生说个人理解,体会主见 、异见和创见,真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严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