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胡在江南丝竹中的风格特点

2015-05-30赵晓阳

电影画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丝竹滑音八度

赵晓阳

二胡是我国一件独具特色的拉弦乐器,始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宋元时期的勾栏瓦舍演出中吸收了嵇琴(二胡前身)作为伴奏乐器以来,胡琴类乐器至今仍在戏曲伴奏、丝弦合奏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二胡在江南絲竹中作为主奏乐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声音特点

1、 音色

二胡的音色黏着绵延,这是由二胡的构造和演奏的功法特点所决定的,丰富多变的弓法使润腔的音色近似人声的吟唱,故而胡琴类乐器被用于戏曲的伴奏,主要功能是对演唱者的托腔和包腔。而二胡的音色在我国南北方又有着较大差异,这与二胡制作的木材和形制有关。北方二胡琴筒主要为八角,主要在高音区发挥效果,对音色厚度和柔度的要求不高,追求有穿透力和爆发力的声音,能够充分表现出北方乐曲粗犷豪放的风格;而南方二胡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琴筒多为六角,音量适中,音色圆润、厚重,正符合了南方音乐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在演奏江南丝竹中,二胡的音色需要圆润细腻,适中的音量以及厚实的音色才能与其他乐器相互融洽。

2、音区

在江南丝竹演奏中,二胡定弦通常为d——a,若是演奏时同时使用两把二胡,则另一把定弦通常为a——e或b——#f,两把二胡的声音形成高低八度演奏。如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慢三六》便是典型的两把二胡重奏乐曲。传统二胡的有效演奏音域在三个八度,而江南丝竹中的二胡通常只在一个把位演奏,如d——a定弦的二胡演奏音区一般在d到e1,即一个九度以内,e1以上的音通常采用翻把演奏,即降低八度在第一把位上奏出,所以在二胡声部旋律中,五度、六度和八度等跳进音程较多,如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行街》,整首乐曲二胡都在第一把位演奏。

(二)、演奏技法

1、左手

“透视音”。是左手按弦过程中巧妙运用空弦的一种技巧,在江南丝竹演奏技法中极具代表性。

“带音”。又称“垫指滑音”,运用保留指法,三指同向连压带滑,产生婉转优美的音响效果。一般是运用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三个手指上。此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带音,被称为“垫指上滑音”。

“左侧音”。通常由食指来演奏。在音的上方以“左”字标注。

“勾音”,又可称作“回滑音”。一般用小指或无名指演奏,多为从本音低至小二度的回滑。

“打音”,或称为“颤音”,用记号“tr“标记。在江南丝竹演奏中,通常运用迟打音。

“滑音”,江南丝竹中左手的滑音是其中一大特色。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之分,与演奏北方乐曲不同,在江南丝竹乐曲的演奏中二胡的滑音幅度小,通常为定把的小二度“上滑音”, 多用三指或四指;和换把的三度“下滑音”,多用二指。

2、 右手技巧

浪弓

在演奏江南丝竹乐曲碰到两拍以上的长音,在一弓演奏时通过改变弓速与贴弦度,幅度大时亦可改变弓子的上下角度,奏出波浪式的效果,所以又称为“波弓”。浪弓的运用使得江南丝竹乐曲中长音的表现富有韵味。

点弓

一种运用手腕奏出顿音效果的弓法,通常运用在两个相同音之间。

提弓

在演奏江南丝竹时,通常在乐句结尾处使用提弓。

带弓

是一种跨小节的连弓。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文化,而各个地方的民族音乐又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点,独具韵味。而随着西方音乐的涌入和现代流行音乐的风靡,古老的传统民族音乐已愈来愈少为人欣赏,江南丝竹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无不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充满了江南文化的韵味,而传承与发展江南丝竹的重任落在了年轻一代演奏者们的身上。新一代的演奏者们对于江南丝竹的历史和特点知之甚少,演奏时其音乐韵味也有很大的流失。所以学习江南丝竹的独特演奏技法以及保留住其音乐浓厚的韵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丝竹乐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来追溯江南丝竹的发源和分析江南丝竹的艺术表现手法,希望能对这一门艺术的传承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责编/程诚]

猜你喜欢

丝竹滑音八度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探究李斯特钢琴曲《魔王》
紫丝竹断弦歌落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