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在《达洛维夫人》中的体现

2015-05-30李思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主义价值

李思远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她不断探索,是意识流小说的领军人物。除了在小说上的不断创新,伍尔夫还十分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达洛维夫人》鲜明地体现了其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论述《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主义: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的压迫,以及伍尔夫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关键词:女性主义  平等权利  价值  男权社会

一、 引言

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伍尔夫富有创新精神,她反对传统的小说写作技巧,努力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在她的小说中,故事情节通常被最大限度的简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一连串瞬间的生活体验的反映和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大量刻画,这使她成为了意识流小说的领军人物。除了在小说方面的突出成就,伍尔夫还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在其名作《一个人的房间》(1929)中,伍尔夫就表达了对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中进行创作时所遭受的艰难处境的关注和对男女权利平等的追求。她认为,当时文学创作的语言也是带有明显性别色彩的,是男性化的,因此,当女性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会发现没有现成的、供她们使用的合适的句式。鉴于此,伍尔夫指出,女性作家必须发展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学语言、风格、主题等,从而建立起女性文学传统。作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达罗维夫人》同样鲜明地体现了其女性主义观点。

二、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是被动的,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而这一点从男性作家的作品,尤其是19世纪的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可见一斑。那时,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的“兴趣点在于女主角对婚姻伴侣的选择,这将决定着女性最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的幸福与满足……”①在《达罗维夫人》中,伍尔夫就展现了女性在男性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及所受的压迫,同时对男权制社会进行了批判。作为《达罗维夫人》中的女主角,克拉丽莎正是男权社会下女性受害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首先,克拉丽莎是一个非常渴望能拥有自己的私有空间的女人,但为了能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里捍卫自己的独立空间,她不得不牺牲了自己与彼得的爱情。虽然彼得更能理解她、陪伴她,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嫁给了在政府任职的保守党丈夫理查德。表面上看,理查德给了她想要的私人空间,给了她优渥的生活和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但是他对政治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妻子的关心。因此,克拉丽莎事实上并不快乐,她虽然在婚姻中获得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却失去了婚姻中应有的和谐与完美。

其次,为了追求与男性的平等,体现自己的价值,克拉丽莎经常在家举办聚会,而这在彼得的眼中,却是极其势利和愚蠢的行为。事实上,克拉丽莎本身喜欢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虽然经常举办派对,但她享受不到办派对的乐趣,因为“她每次办派对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而是成为了某件东西……”②但是在男权社会里,除了办派对,她找不到其他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她生活空虚且无人理解。因此,克拉丽莎感到孤单,总觉得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中。

再者,伍尔夫认为战争是由男性的野心和占有欲而引起的,而女性则会成为男性战争的受害者。例如,小说中的福克斯克罗夫特夫人和贝克斯伯罗女士都因儿子在战争中阵亡而伤心欲绝,福克斯克罗夫特夫人甚至还要因此失去自己庄园的所有权;原本活泼的意大利姑娘蕾西娅·沃伦·史密斯嫁给了因战争而变得麻木不仁的英国自愿兵赛普提默斯,可事实上赛普提默斯并不爱她,他欺骗了她。因为战后的赛普提默斯发现自己陷入了精神危机中,所以他娶她只是希望可以得到庇护和拯救。赛普提默斯自杀后,无辜的蕾西娅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三、 在《达罗维夫人》中,伍尔夫对女性的价值给予了肯定。

发现并肯定女性的价值是女性主义者的一个共同目标。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在小说中也表达了她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在《达罗维夫人》中,伍尔夫主要通过克拉丽莎和蕾西娅这两个角色展现了女性在给人以慰藉,从而减轻他人痛苦方面的作用。

《达罗维夫人》的创作背景是一战后,当时,战争粉碎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很多人面临着精神上的危机,被焦虑、失落和孤独等情绪困扰着。在伍尔夫看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沟通能够有效减轻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小说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经常举办聚会,而聚会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从而有助于消除人们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给她们的精神带来些许的安慰与放松。

赛普提默斯是一战时期英国的头一批自愿兵之一,他参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情人。然而,他最终却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在战场上,他被训练成一个有男子气概但毫无感情的人。他做到了:因为在看到自己亲密的战友埃文斯被敌人杀死时,他居然可以做到无动于衷,并为自己的理智感到庆幸。战争结束后,他才发现自己失去了爱和感知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对一切都麻木不仁的人,无法再适应正常人的生活。在他感到极度恐惧甚至快要发疯的时候,他遇到了和姐妹们快乐地编帽子的蕾西娅。他不爱蕾西娅,但是她的欢笑和编的帽子让他得到了安全感。蕾西娅嫁给了处于精神危机中的赛普提默斯。虽然他不能让蕾西娅得到一个正常的丈夫般的爱,但蕾西娅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安慰他,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湾。

四、结语

总之,作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达罗维夫人》不仅象征着她在意识流小说创作技巧探索方面的成功,也鲜明体现了她对男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

注释

①Peter Barry.Beginning Theory[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122.

②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M].姜向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185.

参考文献

[1] Peter Barry.Beginning Theory[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2]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M].姜向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4]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男权社会女性主义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对男权社会的另类解读
“给”的价值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