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装备融合式发展的思考
2015-05-30施立新
摘要:各种作战要素的综合集成,以实现各兵种装备的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为部队完成任务提供重要支撑。新的战争形态要由新技术、新理论、新体制所决定。
关键词:装备;融合式;一体化
新的技术和装备,只是给新的战争形态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为适应作战方式乃至战争形态的发展,必须创新装备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主要国家信息化程度高,装备体系完备,作战实践丰富,装备研究超前,在装备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以数字化装备平合为基础,以空地一体信息系统为纽带,采取嵌入式、融合式的发展理念,实现战场指挥控制、侦察预警、网络通信、信息对抗、机动突击、火力打击、多维防护和综合保障等作战要素的综合集成,实现各兵种装备的融合式、一体化发展。
一、实现装备融合式发展的基础
以军事技术引领装备发展是许多国家装备发展的基本理念,根据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经验教训,发达国家更加注重作战理念创新,从作战需求出发,以信息结构优化为基础,加强信息化平台的新型作战力量装备建设,提升装备的作战能力。
(一)以先进作战理论为牵引发展装备融合建设理论
装备的融合式发展,是与作战理论的发展相伴而行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不确定性威胁,美国的装备建设从基于威胁转变为基于能力,从发现、控制、打击、机动、防护和维持六种功能出发对装备能力提出要求,满足联合作战和机动作战的需求。随着装备发展的重点向多维立体作战能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中心战概念应运而生,成为装备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概念强化一体化设计理念,要求采取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方法,对装备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和优化,对不同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制定统一标准和接口要求,对装备的研制采用开放式体系和模块化结构的设计要求,实现一装多能。网络中心战理念强化装备集成技术,通过在主战装备中“嵌入”数字化装备,使其成为具备互联互通功能的信息化装备,保证了网络中心战能力的执行;同时,通过建立多种综合信息系统,确保部队间进行信息变换和实现了战场态势多方共享。
(二)加强装备信息化改造,挖掘现役装备作战潜力
利用信息技术对战斗平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全面提高了装备的自主作战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从而使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装备融入以网络为中心的联合作战和体系对抗中。美国主战装备几乎都将数字化改造作为升级的主要途径。例如:通过在“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上加装第二代前视红外炮手主瞄系统和车长独立热成像仪、先进的数字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将其升级成为全数字化的M1A2SEPV2。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装备数字化也都采用了在作战平台上使用信息系统和战场管理系统的方法,使升级改造后的平台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
二、我国装备融合式发展的做法
装备融合式发展,顺应军事变革潮流,适应转型需求,考虑未来作战需求,坚持体系化规划论证,集中力精优先发展关键装备,注重对主战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做到重点发展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重点创新与普遍改进有机结合。
(一)有重点逐步推进装备融合发展
采取嵌入、插接等方式对主战装备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同时,尽快形成型号齐全、通专兼备、轻重结合的主战装备体系和无人机系列;以系统整合兵种装备的效能,统筹规划新一代的装备研发与列装,逐步缩小军兵种间装备的代差,形成系统研发、有序配装的装备体系;加强顶层筹划,依托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激光技术和隐身技术的最新发展,以装备系列化、信息化、系统化发展为目标,系统规划装备与其他军兵种装备的融合发展,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二)以装备建设为突破口,完善融合系统
实现装备的融合发展,建设是关键。一是找准发展的关键点,增加主战装备规模,加快动力系统、火控系统的技术研发和升级改造,实现火力打击装备向精确化系列化发展。二是从实战需要出发,加强与主战装备的信息化建设的综合集成,系统研发在航空侦察、预警、数据链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装备在信息获取、指挥控制方面的优势互补和互联互通,以装备的发展带动机动立体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三是重视加强对无人机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当前,我军无人机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WJ600、翼龙等无人机平台已经具备较强的集“侦察、打击、毁伤”于一体的高空高速隐身突防作战能力。
(三)加强卫星资源的应用研究,建立融合的数据纽带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建立融合的指挥信息网,要重视加强对航天系统的应用研究,优先发展对夺取多维一体化战场制信息权的空间信息对抗技术、网络攻防技术、信息感知技术等,将信息应用技术的开发作为重点,高度重视计算机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开发创新发展,研发基于卫星资源的新一代装备,包括网络化信息装备、精确化打击装备、一体化反空反导装备等,为装备融合发展打牢根基。
(四)发展轻重结合,通专兼备的主战装备
装备融合体系建设应以优化装备体系结构为中,综合考虑装备的配套、衔接和比例关系。在正确理解使命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主要作战方向和次要方向的装备需求将装备作他性能与作战任务相结合从部队装备建设实际出发,紧跟世界装备发展的大趋势建设重型履带装备、轻型牵引装备和中型轮式装备优势互补的主战装备结构体系。
作者简介:施立新,武警指挥学院教员。研究方向: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