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仁智 梦始三江

2015-05-30陈永添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江梦想课程

陈永添

创建于1969年的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三江一中)是一所充满乡土气息的城郊学校。根据地域特征、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等实际情况,学校领导班子紧密结合新时期下的“中国梦”热点,将办学理念提炼为“源于仁智,梦始三江”,用“源梦文化”构建精美典雅的“若水校园”,旨在以“水”的品格作为全校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目标,将三江一中办成一所“校园美、质量优、特色显”的市级农村优质特色学校。

“源梦教育”特色的确立

“源梦”,即梦想起航、正努力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推动和促进梦想实现。源梦教育归属于中华传统“水文化”教育框架之下,即以“梦想”为引擎,经过“引导—形成—到达”三个阶段,最终达成梦想。在理解“中国梦”内涵和思考个人理想与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三江一中引导师生发现梦想、探究梦想、成就梦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

“三江” 因水得名,是清代在东江、增江、县江(已淤塞)三江之间形成的圩集。三江一中的校名与“源”紧密联系,也拥有源头活水的内涵。我们的“源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承源尚新品质为目的,让师生都具有向上的精神追求、向善的道德品质,使其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而行。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课堂文化各个层面,如同载歌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源梦教育”促使三江一中成为幸福人生的泉源,为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石。

于是,我们以“源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水之内涵,丰富水之精神,提炼水之品性来创建“若水校园”,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平和、包容、博大、开放、自然的成长环境。

建设优美“若水”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建设的终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种精神,从而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三江一中以“源梦教育”为指引,精心打造功能场室,为三江学子建设“若水”成长环境,使全校师生每天都沐浴在“水文化”的环境中,滋润着水的品性,践行着水的美德,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一坛”(源石花坛)。源石花坛正对着学校大门,其中央矗立一巨石,上书“源”字,并附刻学校理念体系。其底部绘制了三江水系图,周边配以四个石墩,伴随流水潺潺,体现“源头活水达三江”之意。

2.“两园”(篆刻园、河流园)。篆刻园位于学校综合楼右侧,中心矗立一主体篆刻雕塑,周边配以各种形状的地上篆刻,营造出浓郁的历史人文氛围;河流园位于学校综合楼左侧,在镂空的展板上绘制出全球著名河流,并配上简介,地上穿插了观赏小路。

3.“三源堂”(墨香堂——文字之源、德馨堂——礼仪之源、梦想堂——心愿之源)。墨香堂安排专人管理纸墨笔砚,学校师生可以尽情地挥毫泼墨,实现“我手书我心”的愿望,其优秀作品也陈列于此;德馨堂以孔子提出的“人生八德”为主题,布置了国学名著、诗词歌赋等展板,流水线型天花设计将水元素变现,以画卷形式展示“中国梦”故事;梦想堂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张贴在堂内正墙上,“我书我想”梦想墙书写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梦、“源梦教育,若水校园”的学校梦,梦想树则悬挂学校师生的美好祝福小卡片。

4.“三广场”(球文化广场、感恩文化广场、学生作品广场)。篮球、橄榄球竞技是我们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原有围墙张贴相关运动造型人物,配上休闲座椅,打造具有运动文化气息的球文化广场。在操场与停车场之间的空地开辟出感恩文化广场,陈列各届校友捐赠的文化石,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校友的尊重与感谢,更教育学生感恩母校。在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设置学生作品广场,以“展我才艺”为主题,给广大学生提供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创意手工模型、化学晶体作品等平台。

打造融洽“若水”的管理文化

1.提升干部凝聚力,促進干群融洽。大力发挥“蚁群效应”,引导领导干部弹性管理、韧性管理、自主管理。工作作风讲究“三无三有”,即执行无理由、工作无借口、管理无缝隙;思想有人交流、情感有人沟通,主动提升成员凝聚力、执行力、学习力、管理力的职业自觉,养成脚踏实地、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做事品质,公正公开的阳光管理作风,勤于沟通、善于分享的民主管理作风,以及淡泊名利的个人境界。

2.打造雁鹰团队,促进师生和乐。在教师队伍管理上,我们引进“雁鹰理论”,要求教师既有鹰一样的能力,又像雁一样懂得合作;推行“健康工程”,教师可以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在运动中强健体魄、舒展身心;邀请专家到校开展心理疏导讲座,帮助教师树立阳光心态,提升个人魅力指数和幸福指数;强化人文关怀,建立救助基金,生日会等,让教师倍感大家庭的温暖;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通过阅读丰厚教师的人生底蕴;采用捆绑式评价,激励教师以团队形式互助成长,并实行阶梯式培养;细化教学管理,本着“小、实、新”原则组织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每周坚持开展一次教研沙龙活动。

3.强化回声效应,促进家校和谐。充分发挥“回声效应”,引导教师善于倾听家长心声,了解家长企盼,解决家长烦忧。主要措施是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实行“每月一信”,开展主题家长会、课堂开放日与书香家庭创建活动,推行家长课堂和家长志愿者制度,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社会变成学习的大堂课,形成了和衷共济、其乐融融的家校良好氛围。

酿造典雅“若水”的德育文化

三江一中倡导德育生活化、课程化、活动化,以完善的德育课程为载体,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1. 阅读课程,开启每一天。编写适合学生年龄与学业水平的阅读课本《三江一中校本阅读课程》,每天通过晨诵经典美文15分钟,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理,在诵读中积累,开启美好的一天。

2. 体艺课程,内涵每一周。每周五下午开设一节书法课,引导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达到“以字怡情,以字益智,以字促学,以字健身”的教育效果。每周安排一节球类课(篮球、橄榄球),通过球类竞技,让每名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把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等竞技精神融入到“源梦文化”之中。

3. 习惯课程,丰富每一个。习惯是心理上的一种定势,是贯穿人一生的行为指向。围绕“一生有用的12个好习惯”,我们认真开启“每月一事”习惯课程,以帮助学生规划成长目标,服务其生命化成长。

4. 感恩课程,贯穿每一年。“源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感恩的教育,我们将贯穿一年的重要传统节日和公历节日设置为节日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进而变得更加幸福与快乐。例如,清明节感恩历史与自然、中秋节感恩社会与亲人、春节感恩他人与社会……

同时,我们以完美班级建设为目标,以班级文化构建为载体,让每个班级都有明确的班训和班级公约、丰富的班级活动,以及明亮的班级环境和积极的班级管理;分月度开展“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实施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安全小卫士和班干部竞选轮换制度……

打造有序“若水”的课堂文化

三江一中非常重视源梦教育的常态化建设,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各类教育课程,真正使源梦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的肌体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源梦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以系统教授审美知识带动创作技能的培养,保证高质、高效完成艺术课教学,另一方面把源梦教育渗透到非艺术课程中,做到教学手段艺术化。

1.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奠定有序课堂根基。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形成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呼吸和成长。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引导老师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投入学习,通过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来实现育人之本。

2.探索和谐自主的学习模式,彰显有序课堂魅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以和谐自主为目标,严格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艺术,全力打造有序课堂。

3.开发源梦教育的校本课程,整合三大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与源梦教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具有序列性的个性鲜明的课程文化。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整合德育、艺术、活动三大课程资源,《篮球》《我快乐,我成长——我的心路历程》《伴我飞翔——师生作品专刊》《生活与科学课外趣味实验》等校本教材相继出版。

塑造柔韧“若水”的艺术文化

艺术教育是三江一中实施源梦教育的突破口,一方面强化艺术教学特色,低年级注重兴趣培养,中高年级则注重发展特长,实施层次化推进策略。另一方面,我们以文言志,以字养心,以画抒情,以球健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1.以文言志。多番事实证明,文能怡情、育美、养德、励志。我们开设了《作文》选修课,以《三江一中经典诵读读本》为载体,通过每周阅读、写作,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经典名句,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2.以字养心。书法教学是我们的强势教学项目,借助每周一次的书法课实施层级教学,引导各年级学生观察、欣赏汉字演变过程,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享受静心书写所带来的无穷快乐。

3.以画怡情。涂鸦是最好的情感表达与宣泄方式之一。在每个班的走廊上,我们都设立了涂鸦墙,学生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作品挂到走廊画板上;开展了校园动漫人物大赛、漫画故事会、科幻画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习得真本领。

4.以球健体。在发展传統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推广篮球与橄榄球,做到全校学生人手一球,都要学习拍球、运球、传球、控球、投篮技术,并成立了源梦篮球社团、源梦橄榄球社团。同时,我们采用以篮球(橄榄球)游戏为主体的篮球(橄榄球)趣味教学,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基本技能,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源梦教育”在三江一中形成了一种精神凝聚的心灵感应,关于“源梦”的教育和学习行为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学校在源梦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进步,成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增城首批“文明校园”和“绿色达标单位”,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第一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三江梦想课程
三江之水天上来
三江之水天上来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江并流
我的梦想
梦想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