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中小学特色课程评价研讨会在渝召开

2015-05-30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南坪特色学校校园文化

2015年5月26日,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南岸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承办,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协办的全国中小学特色课程评价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开幕。国家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文化教育领事朗晨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湖北、贵州、新疆等近20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多位教育专家,以及重庆市各区县教研机构、监测评估机构负责人约200人参会。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代表市教委向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对中英教育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对近年来重庆特色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牟主任围绕教育教学、课堂活动、特色课程评价等主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把特色学校建设、特色课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把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把特色学校、特色课程评价与教育评价改革结合起来。四是把“深化国内交流”与“加强国际交流”结合起来。“特色课程评价是教育质量有力保障”“特色课程评价激发办学活力”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特色课程建设应循环渐进

在特色课程展示环节中,南坪实验小学带来了全市首创的主题三级拓展戏剧课程,将6个年级分为高、中、低3个阶段,围绕同一主题——《曹冲称象》进行各具特色的戏剧课展示。例如,低年级采取语文剧模式,重点培养孩子的表演能力以及自我评价与相互学习;中年级采取音乐剧模式,选取适合主题的音乐,再根据内容对歌词进行改编,重点培养孩子的再创作能力;高年级则将整个戏剧英语化,不但台词和对白全部使用英语,甚至连结束后的互相评价都使用英语,将英语与表演这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而且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同学再针对他们的歌词、演唱、台风、情感等方面展开评价,任课教师还特意引导后面的小组,总结前面的优点与不足,改善本组表演。这一充满活力的课堂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据南坪实验小学校长冯晓旭介绍,在规划特色学校建设方案时,学校首先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育——这两个自身最具优势的领域结合起来,提出了“责立南校,任当世界”的办学理念,用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用英语教育帮助学生放眼世界。接着,通过“一校五点”的布局,将世界文化元素融合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认识世界,以英语为载体的特色校园文化逐渐形成。2012年6月,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刘坚高度评价学校“具有‘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特色发展成效”。在校园文化成型,并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后,南坪实验小学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入特色课程建设上来,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戏剧课、阅读课、口语课、双语课、小班化教学建设。而在研讨会上展示的主题三级拓展戏剧课是加入语文、音乐、英语等科目的戏剧课,属于学校结合国家基础课程和特色拓展课程而开发的跨界课程,其开展形式与社团活动相似。

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具深度

围绕“如何建设特色学校”这一话题,各位与会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其中,来自台湾省高雄凤翔国小的吕瑞芬校长收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吕瑞芬校长的演讲主题是“校园就是一本书——营造有感校園”,主要内容关于如何开展针对学生的美感教育。从她的分享报告中,笔者得知台湾中小学借“9·21”灾后重建契机,对校园规划与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其中,大多数学校以环保理念为指导,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家乡之美、校园之美,进而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美育方面缺乏更深层次的“美感教育”,过于简单地理解为“美术教育”。在她所介绍的案例里,校园文化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装饰层面:校园附近树木茂盛的,建材多用竹木;校园附近有温泉的,将温泉引入校园;校园附近有农村的,在校园内开辟农地,甚至还根据原住民生活习惯,将操场跑道围绕教学楼而建……这样的校园建设才是真正的体现了当地文化特色,才是把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除了吕瑞芬校长外,还有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延明博士、香港教育局课程资源与服务委员会的邱日谦主席等专家介绍先进的办学经验,诸如新加坡的特色课程与评价、芬兰的学校特色等等,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学校品牌管理》重庆工作站供稿)

猜你喜欢

南坪特色学校校园文化
校园穿新衣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庄浪县南坪学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将英烈记心间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大南坪核桃楸母树林种子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