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带着兴趣快乐地学习语文

2015-05-30蒋彩云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蒋彩云

常听身边的老师说:“如果学生不想学,就是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是呀,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将成为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成为一种负担,让学生头痛,让学生心烦,越怕越学不好。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怕学习变为爱学习、想学习、自觉地学习,让兴趣这一学习的促进剂激活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这也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引发动力,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

学习需要动力,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读书没有前途,不如去打工。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之近年人事用人制度变革的影响和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便觉得读书无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班级里开展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提高了认识,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二、 设计好导入语

精心设计的课前导语,可以唤起学习的兴趣,激起乐学欲望。形式可以是故事式、谜语式,也可以用耐人寻味的题目导入,或结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新闻导入,或创设情境导入,因文而異。如在教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用猜谜引入,“旧房子——打一作家名。”于是谜语一出,学生就积极思考。虽然部分学生答错了,但大脑皮层得到刺激,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上课就专心,也就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到,有的老师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在下面,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代教学的要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必须真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教师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又不自觉的陷入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的怪圈,认为还是多年的老教法好,我也曾“满堂灌”过,费时费力,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近年来经反思,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结合学生情况,大胆进行教改试验。在课堂中,运用“设计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答——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效果很好,比从头到尾精讲细讲的效果好得多,归结到一点就是这种活动,学生开动了脑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当然,教师要组织好教学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不追求表面热闹要讲究实效。由于有的学生基础差,思维陕窄,教师必须给予耐心地帮助,在关键时刻,要加以点拨。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更是要降低要求,搭梯子让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四、融教学过程于趣味之中

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否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趣味性?我的做法是“二趣”并用。一是“设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趣味性教案);二是“生趣”(尽量使每一节课形式内容的安排妙妙趣横生,即有趣味“点”)。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上台表演闰土捕鸟的过程,在教学《核舟记》第三段时,让三个学生来表演东坡、伄印、鲁直三人在船头的位置、动作神态,让其他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评价他们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通过阅读,激发情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阅读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学会读书。

1.在课堂教学中,我抓情感定因素。在课堂上通过多读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启迪。

2.加强课外阅读,巩固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初步获得语文学习兴趣时更不满足课文的学习,大千世界,所有怪事,风云奥秘都会把学生从囿于课文学习中吸引出。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历史、民间传说、科普等课文故事激励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把学生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宇宙奥秘等问题悬挂在高高的课外书上,触动学生揭开答案的心。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推荐了《三国演议》等儿童版课外书,并寻建议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在阅读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功效无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六、为学生松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就要讲究教学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尽量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课外作业,为力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要提高效率,就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精讲精练,把练习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文章的基本知识点。

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快乐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学生的层次不同,采取的对策应不同。不论是纪律上还是学习上,只要有点滴进步,我们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诱发巨大的情绪力量,增强学好语文的动力,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学习的动力,两者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并且从中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