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传统遭遇现代化:怀念与渴望

2015-05-30张苗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克鲁斯现代化

张苗

【摘要】尼洛·克鲁斯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安娜在热带》讲述了大萧条时期的佛罗里达州,一家生产雪茄的家庭烟厂中古巴移民们的故事。传统的手工卷烟业在机械化的轰鸣中衰退,传统文化也消失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分析被现代化淘汰的以朗读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引发人们对如何延续传统文化、发展现代化的反思。

【关键词】尼洛·克鲁斯 《安娜在热带》 朗读人 现代化

《安娜在热带》尚未在纽约上演,仅凭剧本朗读便在强有力的作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次年的普利策戏剧奖,这在美国戏剧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尼洛·克鲁斯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少数族裔剧作家。

他不仅冲破了美国戏剧孤立主义的桎梏,写出了他们的民族在逆境中求生的艰苦旅程,他们对“美国梦”的憧憬,也写出了少数族裔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他的创作成就丰富并促进了美国戏剧的发展,使其更加多姿多彩。

一、令人骄傲的故土传统文化

《安娜在热带》剧中的主角们都是来自古巴的移民,他们都在竭力与美国文化的同化作斗争,从而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然而,对于古巴裔美国人来说,取舍古巴的传统。和其他来自拉美裔的移民一样,他们挣扎在艰难的抉择中,这并不轻松。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他们作为古巴人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古巴的传统习俗的坚持与热爱。不仅是拉美裔的移民,所有生活在美国的移民都处在骄傲和冲突的碰撞与冲击之中。

在剧中,角色们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他们对于古巴文化的自豪感,工人们对于手工卷烟的热爱贯穿了整出剧。

胡安作为故乡最棒的朗读者,受烟厂女主人奥菲莉娅之邀到伊波城来为工人们朗读。听他朗读宛如在聆听鸟儿的歌唱,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波斯鸟”。胡安把自己当作是泰诺印第安人的后裔,通过朗读向世人转述上天的神语。胡安坚信自然的恢复力量,他警告说机器正在摧毁人们祥和与平静的生活,他认为机器和现代化正威胁着雪茄的消费。胡安选择朗读《安娜·卡列尼娜》,因为他觉得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理解人性,他也相信永恒的真理。胡安既是传统文化的拥护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切齐意识到卷烟厂日益衰退是由于还在用“几百年前印第安人的方法卷制雪茄烟”,而跟不上时代的的需求和发展。尽管雪茄业不景气,手工卷烟也不如机器一般省时高效,但工人们还是想保持传统,保证高质量的雪茄。所以当切齐尝试把烟丝填料机应用到工厂时,遭到了工人们的抱怨和抵制,这反映了工人们对于传统的热爱与忠诚。切齐企图在烟厂实现现代化的尝试中遭遇的困难与阻挠,正是移民们竭力保持自己的传统和风俗的最好证明。切齐渴望成为新社会的一员,渴望融入新的文化之中的愿望虽然是处于少数地位,但正是他的尝试才让工人们感到他们不应该抛弃他们的本族文化。

克鲁斯创作出切齐这样一个不想受古巴传统影响而一心想融入新社会的人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切齐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被尊重。因为既然已经从家乡古巴搬到了美国,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那他们为什么不想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积极地融入美国呢?

二、现代化中逐步消亡的传统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佛罗里达州的雪茄业由于大量涌入的古巴移民日益繁荣。西班牙殖民者和古巴之间日益紧张的政治关系,迫使成千上万的古巴人到佛罗里达州等地寻求庇护。仅1867年,就有超过10万人带着古巴的卷烟技术逃到这里。当时,美国就已经是古巴最大的商品进口国。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古巴与美国的经济文化关系进一步紧密,古巴烟草也极受欢迎。由于古巴的无望生活并且为了避免进口的高关税,手工卷烟工厂在佛罗里达州广泛的建立起来。

伴随着雪茄业的衰退,来自古巴的传统手工卷烟法也衰落了。为了振兴行业而采取更现代、进步的方法。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在观察切齐和其他工人之间的争论时尤为明显。切齐主张烟厂只有使用了机器操作,实现现代化,才能跟上时代,才能在和其他烟厂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切齐的观点是进步的,他明白烟厂的首要任务是追求经济效益和效率,而朗读人在机器轰鸣中也是毫无用处的。奥菲莉娅和其他工人们则认为保留传统的方式,保留古巴的传统卷烟方式,保留朗读人的传统,才能维系他们与古巴联系,不截断他们的根。

来自古巴的朗读人,为工人们大声朗读,并通过一系列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化启发人们的心智。卷烟厂里的朗读人不仅是常见的古巴传统,也是剧中人物努力保护的文化的一部分。在故事结束时,切齐杀死了胡安。众人都沉浸在沉默和悲伤中,缅怀着他们深深热爱的已逝去的朗读人。正如剧中所展现的一样,现代化的机器和工资低廉的美国工人取代了烟厂的手工操作者,传统卷烟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衰退。古巴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朗读人都从烟厂消失了,一个时代就此画上句号。烟厂的朗读人彻底消失了。对于烟厂的命运,克鲁斯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但胡安的死却预示着古巴的古老传统的结局也终将和他一样。

古巴移民的手工制作雪茄的传统及他们的梦想与希望被美国工业文明的进程无情地粉碎了。对于那些被物质文明无情的践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在它们销声匿迹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弥足珍贵。

作为少数族裔的优秀剧作代表,《安娜在热带》是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内省;是对逝去的传统文化的一次哀婉的低吟;是对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一次深沉的追问。它在岁月的涤荡中,也将长远不衰,成为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郭继德.美国当代少数族裔戏剧[J].戏剧艺术.1999(2).

[2]胡开奇.安娜在热带[J].剧本.2006(10).41-69.

[3]胡开奇.尼洛·克鲁斯与《安娜在热带》[J].剧本.2006(10).

猜你喜欢

克鲁斯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不怕你惦记
汤姆·克鲁斯
站在街对面的黑人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站在街对面的黑人
烙饼超市
高楼上的上帝
中国新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