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研究

2015-05-30刘美芳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性格译者

刘美芳

【摘要】翻译者的自身气质和性格形成了翻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同的翻译者拥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想要了解译者的翻译风格首先要从翻译者的气质、个性等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本文通过对译者个性和审美差别进行分析,了解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翻译风格 审美差异 译者 性格

对于翻译者而言,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个人的喜好、知识认知度、对待事物价值观和个人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都各不相同,这造就了不同的审美差异,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翻译风格。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在译者翻译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译者翻译风格

译者的翻译风格是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和立场、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相同,在进行处理题材、描绘题材、表现题材和语言运用方面各不行同,因此形成所谓的翻译风格。

在进行翻译时符合作者写作构思是必须的,但每一个译者也会不自然的融入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在追求与作者一致的情况下,总会有自己的风格。早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中许多译者都是自成一派的。例如凝重简洁是鲁迅的翻译风格、流畅圆润是傅雷的翻译风格、自然晓畅是巴金的翻译风格等。处于不同时代,每个译者的跟人经历以及性格不同,各自的翻译风格也不同,在追求保持原作家作品风格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独特风格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译者审美差异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大千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东西,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审美观去发现美好的事物,“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正如这句话所说审美与我们的心灵是相互的,能够完善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审美者心目中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因此作出不同的审美判断,而审美差异是指美感具有高度的个体化,客观的美都要经过具体化才能够得到再现。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面对同一个文章的同一句话,又或者是同一句话中的同一个字上都会有各自的看法和解释。例如翻译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时罗伯特·裴恩泽译为“I slept in not conscious of the dawn,but heard the gay birds chattering all around”而翁显良译为“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在这两者中罗伯特·裴恩泽译文中对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景色所感受的是一种开心喜悦的情感,因此表地在译文中也是以开心喜悦所呈现的,而翁显良则感受到一种忧伤情怀,对文章的翻译也是以悲伤之情表述的。由此不难看出每个人的审美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的审美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的译者风格。

三、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的形成

风格是一个作家流露出来的个人特性。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认说“风格是人心灵的外貌”,苏轼有诗云“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也是指文章的风格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决定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之间存在审美差异。

在译者进行翻译选材时,作者的性格直接决定所选择的内容。傅雷曾说“选择原文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一个作品是否与自身的性格和气质相符是选择素材的关键。我国林语堂翻译的代表作《浮生六记》就是因为与自身性格相符,由于《浮生六记》中反映性格特点和处事态度与林语堂本人的性格相符,在精神上林语堂与原著作者达成共鸣,翻译出与自身气质和性格相投的译著。由于个人性格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审美观,体现在翻译中的情感表达也是不同的。例如:中国对雪莱的《西风颂》进行翻译

原文: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译文1(王佐良译):吹响一个预言!呵,西风,

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译文2(江枫译):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译文3(查良铮译):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译者在对同一句话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通过从三位译者的翻译中能够侧面看出三个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审美观。王佐良以淳朴,真实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展现自我真诚性格;查良铮性格鲜明、刚毅、果断的性格,使翻译语句充满力量。由于每个人社会经历、性格不同,产生了审美差异,致使文章翻译风格各不相同。

结论:审美差异的不同造就了译者不同的个性审美,由于每一个译者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不相同造就了以着不同的审美观,体现在翻译风格上也各不相同。译者的个性审美差异和翻译风格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译者不同的审美风格,造就了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也是由于译者不同翻译风格的表现,体现了译者审美的差异性。译者的个性审美差异通过在生活中不断完善最后通过译者所翻译的著作中再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翻译风格。

参考文献:

[1]段晓嫱.译者风格研究策略对比——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7(12):43-44.

[2]郑美玲,肖珺,黄金兰.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大地》译者风格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

猜你喜欢

性格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猫的性格爪知道
冬天的性格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风的性格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译者的影响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汉语新诗英译:理解之殇与译者之任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