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看脸色了

2015-05-30寇丽娟

父母必读 2015年6期
关键词:脸色小家伙大人

寇丽娟

不知从何时起,不谙世事的小家伙也会察言观色了。当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偶尔,父母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斥责他学坏了?还是不声不响顺其发展呢?

为何学会看脸色?

遭遇不同对待

仔细回忆,家里的孩子有经历这样的事情吗?“妈妈,我可以看电视吗?”“不行。今天已经看过了。”小家伙一转身,看到爸爸笑眯眯地走过来,于是说:“爸爸,我想看一会儿电视。”“好啊,看一会儿没问题的。”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家里常伴孩子的不同大人身上,几次之后,孩子就知道要达到自己的不同目的,应该找什么人,说怎样的话了。

有收获就会继续

孩子也许开始时并不知道看脸色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但试了几次后,既能轻松躲过妈妈的责惩,又能讨得爷爷的欢心,最主要的是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小要求,例如玩一会儿智能手机上的游戏。成功几次后,孩子会更加大胆地尝试用哪种表现来对待不同的大人,怎样的脸色会不挨骂,甚至还能有奖励。慢慢地,看别人的脸色再决定自己的行为成了一种不用思考的习惯,在别的小朋友或老师面前,孩子也会这样处理事情。

成人的情绪阴晴不定

刚才爸爸还喜笑颜开,突然间就怒气冲冲了,忽冷忽热的情绪变化让孩子有点不知所措。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小心翼翼,看看大人脸上的表情来决定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哪件事情,例如他是可以疯跑一会儿,还是需要静静地坐着玩拼图,完全取决于大人脸上的表情。

智慧妈妈来帮忙

达成统一 

父母发现孩子问自己的问题却会得到不同答案时,要尽快悄悄地达成一致意见,并继续留意近期孩子常关心的问题。如果遇到孩子提出的新问题时,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妈妈需要和你爸爸商量一下。”这样孩子只会将精力集中在所问的问题和听到回答的语言里,而无须视脸色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对象。

多询问,少猜测 

孩子“长”了这样的本领,和家里的父母或常陪伴孩子的成人有关系。如果父母习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习惯性地将同意或反对通过表情表达出来,孩子也会习得这样的表达方式。因此,鼓励孩子询问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刻意费心地去猜测,父母首先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表率。慢慢地,孩子就会在父母营造的环境中丢掉这样的习惯。

自己做主,独立支配

孩子在家里应该有自己的专属游戏区,父母可以划分一个没有危险的区域供孩子在指定范围里自由地畅玩,也可以在和他做了必要的计划和安排后,由孩子独立做主支配他的时间和游戏所需要的物品。这样他会有一种自己做主的独立意识,不需要因为不确定而看大人脸色再做判断。

猜你喜欢

脸色小家伙大人
为什么可爱的小家伙会被攻击
脸色暗黄用桂花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开始看你脸色了
板栗中的小家伙
卷着尾巴的小家伙
如果没有了大人